本文對銀行中小企業融資業務進行了分析和思考。關鍵詞:商業銀行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的風險與收益1。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構建市場經濟主體和促進社會穩定的基本力量,特別是在保證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科技興國和優化經濟結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發展比較迅速。據悉,中國正式註冊的中小企業超過10萬家,占中國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出口的60%,稅收的43%,城市就業機會的75%。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吸收勞動力、促進市場競爭、方便人民生活、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第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對商業銀行具有戰略意義。1.大客戶貢獻快速減少,銀行利潤空間逐漸收窄(1)。大客戶資金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大客戶基本建立了資金網絡,資金集約化管理導致大銀行和企業的存貸款份額逐漸下降。(2)大客戶融資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渠道暢通,傳統貸款業務需求增長不夠。例如,短期融資市場的快速發展加快了“金融脫媒”的步伐,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業務面臨嚴峻考驗。(3)銀行目標市場趨同,激烈的競爭導致銀行在與大客戶的談判中處於弱勢,貸款議價能力弱,中間業務收入水平低。在競爭壓力下,銀行很多大客戶的貸款利率都在基準利率以下,尤其是壟斷大集團客戶多數是下浮10%,大客戶的中間業務往往因為追求可觀的貸款利差而不收或少收。2.中小企業的貢獻逐漸增加,日益成為商業銀行(1)發展的戰略目標。銀行對中小客戶貸款議價能力強,中間業務收入水平高,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某國有銀行浙江分行調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公司客戶貸款余額的70%,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上平均上浮20%,遠高於其他貸款收入。企業貸款85%的利息收入來自中小企業,中間業務、國際業務、信用卡業務的中小企業也是創收的主力軍。(2)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分散集中度風險,對信貸資產結構和客戶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客戶的信貸需求多為短期信貸產品,拓展和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短期信貸產品對調整資產結構、降低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3)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大,潛力大。目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龐大,中小企業客戶占銀行客戶總數的比例極低,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因此,中小企業巨大的資源和業務發展空間有待挖掘和拓展。三。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貸款難原因分析1。不完善的信用體系使得銀行普遍不願放貸。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是銀行貸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業的高經營風險使其成為銀行加強對中小企業貸款支持的天然屏障。中國中小企業的壽命很短。根據全國民營企業大規模抽樣調查,1993之前,民營企業的平均存續期只有4年,2000年增加到7.02年。70%的中小企業會在創業後五年內被淘汰,而經營超過10年的中小企業不到10%。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持謹慎態度。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很多企業缺乏信用觀念,在交易和融資的關系中不講信用,經常有意拖欠貸款。再加上地方保護、政府幹預、失信懲戒等法律法規缺位,使得逃廢銀行債務現象日益嚴重。企業違約後,銀行難以收回貸款本息,不得不加強信貸管理,改善放貸條件,導致惜貸行為普遍存在。2.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已成為融資的首要障礙。我國中小企業90%以上的廠房用地多為集體土地和宅基地。房地產抵押是目前銀行發放貸款的常用擔保方式,也是擔保公司防範貸款風險的重要方式。由於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至少三個),在實際工作中很難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此外,行政權力往往被用來替代土地資產的經營權,帶來了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各主體土地產權的“邊界”,導致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難以抵押的問題。《擔保法》明確規定:“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著物可以抵押”“鄉鎮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能單獨抵押。鄉鎮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其占用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應當同時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和其他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房屋所有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在抵押中的錯位,成為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機構變現難、擔保機構擔保難的僵局。3.信貸管理和商業環境風險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充分和財務數據失真,使得銀行在放貸前很難進行調查,也不真實。我國面向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和信用管理尚未形成。4.銀行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降低了銀行的積極性。雖然壹些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失敗率很高,但是成功的創業會帶來很高的創業收入。另壹方面,銀行信貸融資只能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也就是說,銀行承擔了融資風險,無法分享企業成功帶來的高收益,導致銀行的風險和收益不對稱,降低了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動力。4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1。銀行的價值取向和市場定位需要調整。在大企業貸款業務需求不足的形勢下,商業銀行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市場定位,尋求新的業務增長基礎。要以“價值最大化”為中心,堅持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的原則發展小企業金融業務,運用適合小企業的風險識別技術、違約率統計和客戶信用風險評估技術規避小企業風險,提高風險定價能力,通過提價覆蓋風險和成本,最終體現效益目標。2.小企業金融業務不宜采取與大客戶相同的管理機制。現有大企業金融業務“壹刀切”的管理機制難以對市場做出正確快速的反應,有效防範小企業金融業務風險。
二、銀行公司業務的發展思路?
想法如下:
第壹,成立公共事業發展領導小組。分類大項目(大企業)、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專班,分類推進突破。
第二,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重點發展重點企業的業務。
第三,創新信貸業務產品,因地制宜投資辦學。
第四,各專班的分類考核。
第三,商業銀行如何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
壹、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是信貸客戶群體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信貸需求涵蓋了大量的表內外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等信貸業務戶,具有單筆金額小、期限短、資金需求迫切、業務發生頻繁、擔保方式難以落實等特點。從中長期來看,不同程度地存在壹些風險因素,引起了各大銀行的高度重視。(壹)由於健全的管理風險和不完善的組織體系,缺乏精通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管理者。大多數企業主和管理者,在基本的或必要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工業化程度較低,對市場的把握、執行和控制非常有限。由於阻力因素,中小企業自身實力相對較弱,流動性不足,對產品市場調研重視不夠,營銷渠道的建立和拓展,投入較少,受經營規模的限制,難以獲得比較價格優勢,這說明其資本存在缺陷。中小企業整體財務制度不規範,大部分處於會計核算階段。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財務報表不真實、隨意、不透明,為避稅虛增成本,現金收入不入賬,為融資或企業形象虛增利潤的現象普遍存在。財務管理混亂,信息不對稱,直接影響銀行對企業的判斷。(4)類型多樣,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普遍存在誠信問題,企業故意弄虛作假騙取銀行貸款、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屢禁不止,導致銀行難以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二、商業銀行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存在的問題(1)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意識體系。商業銀行的業務運作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市場化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沒有受到重視。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大客戶和大項目。圍繞大客戶和大項目、組織架構、資源配置、風險管理、激勵機制、客戶評價體系、業務流程等設計並實施了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從戰略層面看,對產品設計和風險計量工具的研究不足,導致信用風險管理滯後於業務發展的局面,導致不良貸款的經營受到高比例的限制。小企業基本采用與其他法人壹致的信用評級流程,但基於成長發展特點,小企業與成熟的大企業差距較大。因此,在目前的信用評級中,由於小企業的資產實力指標和財務指標不占優勢,然而,小企業的增長率相對較低,這最終形成了小企業評級擔保方法。目前即使核實基礎材料,風險很小,商業銀行要求的手續也比較復雜,操作周期也比較長。在壹些具體的業務指引上,可操作性不強。尤其是壹些新業務,具體操作規則和註意事項不夠清晰,導致客戶經理在具體操作中無所適從。三。商業銀行完善小企業信貸風險管控的建議(壹)建立長期貸款關系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主要是通過長期、多渠道接觸貸款企業及其所有者的相關信息而做出的。因為長期關系產生的各種軟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財務數據等硬信息,部分彌補小企業無法提供合格的財務信息和抵押物造成的信用缺口,有助於改善其不利的信用狀況。商業銀行在向小企業貸款時應著眼於長遠利益。目前,在利率管制的條件下,對小企業的貸款定價過低,無法彌補其風險,這必將降低商業銀行對其貸款的積極性。但如果商業銀行選擇壹些有增長潛力的企業貸款,與之建立良好的資金和業務合作關系,可以為未來利率市場化後獲得更高的貸款收益打下基礎。(2)進行業務創新。根據小企業特點,拓寬現有金融產品的應用空間,開發配套適用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應該增加金融產品的種類,更方便地使用現代融資工具,為商業銀行獲取利益。(三)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是信貸風險監管的關鍵環節,是信貸風險防範的最後壹道關口,必須做好、做嚴。領導要高度重視,完善貸後管理問責制。貸後管理負責人應定期走訪,認真分析企業財務報告,檢查產品、存貨、固定資產生產狀況,分析判斷信貸資產風險狀況。同時,要通過實地考察、現場座談、與第三方溝通等多種方式了解企業所處行業的情況,及時準確地了解借款企業的重大變化。(D)重視對信貸人員的培訓。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特點決定了貸款銀行必須具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和強烈的責任感。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引進和培養具有行業專業知識和金融基礎知識的高素質信貸人才。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信貸員選拔、培訓、考核和獎懲機制,切實加強對信貸員的績效管理和考核。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信貸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指導,增加信貸員之間的交流機會,有利於信貸員業務能力的提高。只有全面提高信貸人員的管理素質,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業務知識,了解更多的國家政策,熟悉各種產品的市場信息,才能真正把信貸風險降到最低,真正做到貸款風險實時預警。[2]關敏。中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分析[J].沿海企業與技術,2007(3):33-34。
四、淺談商業銀行如何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
1.發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風險因素中小企業作為銀行信貸客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信貸需求涵蓋了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等多種表內外信貸業務。同時,它們具有客戶數量多、單筆金額小、期限短、資金需求急、業務發生頻繁、擔保方式難以實施等特點。中小企業普遍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不同程度地存在壹些風險因素,因此引起了各大銀行的高度重視。(壹)管理風險因素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和組織體系不完善,缺乏精通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管理者。大多數企業主和管理者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或實踐經驗,整體素質和崗位專業化程度較低,對市場的把握能力和組織的執行力、控制力非常有限,抵禦系統性風險的能力較弱。(二)市場風險因素中小企業自身實力相對較弱,流動性不足,對產品市場調研、營銷渠道的建立和拓展重視不夠,投入較少,受經營規模的限制,難以獲得比較價格優勢,資金流動性存在明顯缺陷,抵禦市場沖擊的整體能力相對較弱。(3)財務風險因素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規範,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還停留在會計核算階段,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財務報表不真實、不隨機、不透明,為避稅虛增成本,現金收入不入賬,為融資或企業形象虛增利潤的現象屢見不鮮。財務管理混亂,信息不對稱,直接影響銀行對企業的判斷。(四)信用風險因素中小企業所有制類型多樣,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普遍存在誠信問題,企業故意弄虛作假騙取銀行貸款、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屢禁不止,導致銀行難以對中小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估。(1)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意識落後。我國商業銀行脫胎於計劃經濟體制,業務經營更多的是行政化,市場化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長期以來沒有將中小企業視為潛在客戶,在經營理念和意識上沒有重視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估和管理。特別是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主要服務於大客戶、大項目,管理和風險控制制度、政策的制定都是圍繞大客戶、大項目來設計和執行的。組織架構、資源配置、風險管理、激勵機制、客戶評價體系、業務流程都是針對大客戶、大項目制定的,導致對中小企業的風險缺乏戰略層面的認識,對產品設計和風險度量工具的研究不足。(二)商業銀行小企業貸款業務在小企業評級和授信方面存在局限性。由於小企業基本采用與其他法人壹致的信用評級流程,基於其成長發展特點,與成熟的大企業差距較大。因此,在目前的信用評級中,小企業的資產實力指標和財務指標不占優勢,而其成長性和技術性指標相對較低,最終導致小企業的評級相對較差。目前即使核實基礎材料,風險小,但商業銀行要求的手續復雜,操作周期長。在壹些具體的業務指引上,可操作性不強。尤其是壹些新業務,具體操作規則和註意事項不夠清晰,導致客戶經理在具體操作中無所適從。三。商業銀行完善小企業信貸風險管控的建議(壹)建立長期貸款關系商業銀行的貸款決策主要是通過長期、多渠道接觸貸款企業及其所有者的相關信息而做出的。因為長期關系產生的各種軟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財務數據等硬信息,部分彌補小企業無法提供合格的財務信息和抵押物造成的信用缺口,有助於改善其不利的信用狀況。商業銀行在向小企業貸款時應著眼於長遠利益。目前,在利率管制的條件下,對小企業的貸款定價過低,無法彌補其風險,這必將降低商業銀行對其貸款的積極性。但如果商業銀行選擇壹些有增長潛力的企業貸款,與之建立良好的資金和業務合作關系,可以為未來利率市場化後獲得更高的貸款收益打下基礎。(2)進行業務創新。根據小企業特點,拓寬現有金融產品的應用空間,開發配套適用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應該增加金融產品的種類,更方便地使用現代融資工具,為商業銀行獲取利益。(三)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是信貸風險監管的關鍵環節,是信貸風險防範的最後壹道關口,必須做好、做嚴。領導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