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萬聖節應該怎麽過

萬聖節應該怎麽過

萬聖節的英文Halloween其實是AllHallows'Eve的縮寫,也就是“諸聖節的前夜”,在基督教年歷裏是紀念亡靈和聖人的節日。

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在前壹天的夜晚最熱鬧的時刻,萬聖節當日小孩會裝扮各種鬼怪逐戶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搗蛋,萬聖節來源於古西歐國家,在德魯伊特人的信仰中,11月1日是新的壹年。

世界上的許多民族都有壹個祭奠亡靈重返人間的節日,比如西方基督教的“萬聖節”(Halloween)、墨西哥的“亡靈節”(DíadelosMuertos)、奧地利的“全亡靈周”(Seleenwoche)。

萬聖節的習俗

萬聖節的習俗有:南瓜燈、不給糖果就搗蛋、裝扮鬼怪、咬蘋果。

1、不請客就搗亂

萬聖節(萬聖夜)的主要活動是“不請客就搗亂”。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鐘,大叫:“TrickorTreat!”(意即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恐怖服裝)便會派出壹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制煙機器營造恐怖氣氛。大多數家庭十分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孩,於是,小孩壹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整袋整袋的搬回家。在蘇格蘭,小孩要糖果時會說:“Theskyisblue,thegrassisgreen,maywehaveourHalloween。”(天是藍色,地是綠色,齊來慶祝萬聖節前夜),然後以唱歌跳舞等表演來博得糖果。

2、傑克燈

傑克燈是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征物。在英國和愛爾蘭,當地人原本在挖空的蕪菁中燃點蠟燭造成傑克燈,但移民到美國的人很快便采用南瓜代替,因為南瓜比較大和容易在上面雕刻圖案。不少家庭在南瓜上刻上嚇人的面容,並放在大門口的階梯上,傳統上此做法是想嚇走惡魔或妖怪。

3、咬蘋果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裏,然後讓參與者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4、占蔔遊戲

在愛爾蘭,有壹種傳統占蔔遊戲,參加者蒙著眼,從放著幾個小碟的桌上選出其中壹只,如摸到的碟盛有泥土,代表來年會有與參加者有關的人過身,如盛有水代表會遠行,盛有錢幣代表會發財,盛有豆代表會窮困等等。在19世紀的愛爾蘭,少女會在灑有面粉的碟上放蛞蝓,而蛞蝓爬行的痕跡會是少女將來丈夫的模樣。在北美,傳說如果未婚女子在萬聖夜坐在黑暗的房間中,便可以在鏡中看見未來丈夫的樣貌。如果她們將於結婚前死去,鏡中便會出現壹個頭骨。這個習俗自19世紀後期已經非常流行,也有相關的賀卡售賣。

萬聖節吃什麽

1、南瓜派

“萬聖到,吃南瓜”,南瓜是萬聖夜的節慶食品之壹。因為沒有合家團聚的晚宴,所以萬聖節並沒有像其他節日那樣發展出類似整只的火雞、肥嫩的牛排這樣的“大菜”,而更多是精心設計各種各樣的甜點。而南瓜派算得上是萬聖節的“主菜”了。南瓜派,美國人最喜歡的食物之壹,平常就有在吃,而到了萬聖夜的前後,各大蛋糕店更是供不應求。

2、蘋果

因為蘋果的豐收期臨近萬聖夜,所以蘋果也是萬聖節期間不能缺少的應節食品。除了組織咬蘋果的遊戲之外,人們還會制作焦糖蘋果,蘋果的外面裹上壹層糖衣,再沾上果仁、棉花糖等等小零食,它是從萬聖節到聖誕節期間最流行的節慶食品。另外,用蘋果制成的熱蘋果酒也這個期間最受歡迎的飲品。

3、糖果

在西方國家,萬聖節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糖果了,萬聖節商店裏售賣糖果有各種鬼怪造型。萬聖節的糖果壹般會以橘黃色為主,很多的糖果還會做成鬼怪的樣子,這也是為了給萬聖節應景。到了萬聖節的晚上,就會有小孩子打扮成各種鬼怪的樣子到親戚鄰居家敲門,這時候主人壹定要拿出糖果送給孩子。

4、烘南瓜子

這可能是在西方傳統萬聖節中,唯壹不甜的零食。鹹鹹的口感,略帶堅果的味道,西方人常喜歡用葡萄酒來搭配飲用。這種葡萄酒常帶有熱帶水果的香氣,充盈在鼻尖,但當它進入口中,香氣又會變化成桃子、杏仁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出產這款葡萄酒的哈德遜河谷,就在美國著名的“無頭谷”和著名的“無頭養馬人”附近。

5、粟米糖

粟米糖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糖果,主要是在秋季的萬聖節流行。粟米糖的制作方法較為古老,起源於何時已無從查考。糖果是模仿玉米粒,三種顏色,每片約3倍的壹個玉米粒。糖果是主由糖,玉米糖漿,人工色素和粘合劑。傳統粟米糖片是三種顏色:黃色廣泛年底,錐形橙色中心,白鰭尖。

  • 上一篇:論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市場化生存
  • 下一篇:物流配送中心運作流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