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大北寺與大北古寺的具體區別;
遼寧海城大北寺的和尚,都是抱著不抓財的戒條,天天吃。和尚每天早上2點起床,上楞嚴咒10遍,下午念2小時戒,每天只休息4小時。保持佛系,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開始行。在路上乞討食物。寺內紀律嚴謹,僧人有足夠的尊嚴,佛的戒律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大北寺沒有功德箱,每個月有兩次佛事法會(14,超高,15,普佛,免費)。
每年轉換兩次,分別在4月8日和7月15日。皈依居士,必須念誦《心經》和《慈悲咒》,才能發皈依證。在遼寧省海城區大北寺,所有的僧人都持錢戒,每天吃壹次飯。寺內無功德箱,每月有兩次佛事法會(14超車和15普佛,免費)。
每年4月8日和7月15轉換兩次。皈依居士,必須念誦《心經》和《慈悲咒》,才能發皈依證。和尚每天早上2點起床,去楞嚴咒10遍,下午念2小時戒律,每天休息4小時。保持佛系,每年8月15開始。在路上乞討食物。寺廟裏,紀律嚴明,僧人有足夠的尊嚴!佛陀的戒律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大悲古寺的住持不是和尚,確切的說是沒有住持,因為壹家之主不是和尚,而是居士,姓譚,居士林的主管,僧尼聽主管的安排。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譚常林,但我只聽過他的聲音,很親切,很溫柔。據說譚有個女兒,現在也不小了,他和妻子也很恩愛。他潛心佛學多年,造詣深厚,有意出家。
在他即將出家的時候,他的妻子又懷孕了(後來生了壹個兒子)。這個時候出家自然不好,但是他對佛的心是很真誠很迫切的,所以就發了心要建壹個書生林。自然壹開始規模很小,後來四人漸漸被他的赤誠之心所感動,書生之林的規模越來越大。
第二次去的時候下著傾盆大雨,休息的時候幹了點活。粗略觀察,參加佛事的不下兩三千人,風調雨順的盛況可想而知。我覺得譚很有日本佛教壹大宗派日蓮派創始人日蓮的風格。
壹般來說,寺廟裏的佛事服務需要事主付出壹定的金錢,僧尼們會吟唱非凡的經文。受害者大多不精通,不知道大師們在唱什麽或者知之甚少。大悲寺不向任何人要錢。給不給由受害者自己決定。
更重要的是,每個修持佛教的人都發壹本書《中峰三小時課頌》(名字不太準確),由僧人帶領大家逐句吟唱。當然,壹些經常去的人對佛教的造詣和宗教的認同感會逐漸加深,所以我覺得譚有壹種教育家的氣質。
三場佛事裏,南無唱阿彌陀佛的調子很慢。感覺就像爬山,剛開始是壹個又慢又平的坡,很好走。漸漸變成阿彌陀佛字,節奏會變快,仿佛坡越來越陡,路更難走;壹口氣念很多遍阿彌陀佛,具體唱法是第壹個A字念第三聲,其余A字念第四聲。從近處看,就像在壹個直上直下的陡坡上,上面的人使勁拉,下面的人使勁推,幫助中間的人壹起上。
從遠處看,這樣唱就像壹支利箭直插雲霄,迅速上升,壹下子跨越了許多境界,直到所有人都疲憊嘶啞,沒有什麽可唱的。沒什麽可唱的時候,節奏突然慢下來,南方有壹句溫柔的阿彌陀佛,念了很多遍,就像爬山到山頂。
擴展數據:
大悲寺典故:相傳唐王帶兵東征時,曾在此山頂與外交部尚書薛下棋。山上有壹個神奇的石頭棋盤。棋子可以在棋盤上來回移動,但不能拿走。山頂有壹塊平地,叫“脫靴頂”,是唐王脫靴時抖落的泥土形成的。山上還有唐王留下的石鍋和馬蹄印。後來,人們稱這座山為“唐王山”,壹直流傳至今。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們在這裏采石和采礦,山上的這些遺跡已不復存在。
在唐朝南方的黃三山上,有壹座古老的寺廟,唐朝的大悲寺。根據傳說,唐朝的國王李世民在討伐期間來到了唐王。壹天,唐王在睡夢中夢見南海大師觀音菩薩碰了他壹下,說唐王有災...因菩薩相救,唐王脫險。唐王回朝後,下令重修寺廟。唐朝的大悲殿就是由此而建。
參考資料:
大北寺-百度百科大悲古寺-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