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課:繁榮的隋朝
第壹,隋朝的統壹
1和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和洛陽。隋文帝是隋朝的文帝。
2.589年,隋朝滅陳,南北重新統壹。
二。大運河的開通
1.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統治。
2.三點:以羅陽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卓君,全長2000多公裏。
四段:永濟運河、通濟運河、韓溝、江南河道。
意義:促進了中國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
第二課:“貞觀之治”
唐朝的建立
1年,楊迪皇帝的暴政引發了農民起義。618年,楊迪被殺,隋朝滅亡。
2.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為唐高祖。
3.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唐太宗登基。
第二,貞觀之治
1,原因:
①以隋為鏡,以民為本;(二)輕率地發展生產;③勤於政事,善於納諫;(4)革除營私舞弊,清清白白;⑤重用人才
2.唐太宗在位期間,社會經濟繁榮,政治相對明朗,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國力逐步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歷史上,當時的統治被稱為“貞節之治”。
3.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延續貞觀政策,重視生產,選拔人才。人們稱她的統治為“以政開元,治宏觀節”。
第三課:“開元史聖”
壹、《開元之治》
1.原因:①重用人才;②清潔管理;③崇尚節儉。
第二,盛世經濟繁榮
1,農業:①工具改良:屈原犁和新型灌溉工具——卡車。
(2)“茶神”陸羽寫《茶經》,茶葉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2.手工業: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商業:唐代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
3.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907年,唐朝滅亡。
第四課:科舉制度的建立
壹、科舉制度的誕生
1,隋文帝開始以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科舉制度由此誕生。當楊迪設立科舉考試時,中國的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了。
第二,科舉制度完善
1.在唐代,有許多永久性的考試科目,其中進士和明靜是最重要的。
2.唐太宗:①大大擴大了國學的規模;3.武則天統治時期:①建立了科舉制度;(2)設置武術;4.唐玄宗年間:①詩文賦成為進士的主要考試內容。
第三,科舉制度的影響
1,科舉制度完善了用人制度,使得低秩的士人根據才能學會做官。2.科舉制度促進了教育的發展。3.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4.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第五課:“家庭和睦”
1.在今天的新疆地區,唐朝先後建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成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二、唐與吐蕃的關系
1和641年,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成為密友,促進了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2.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唐凡是壹家人。
三。唐玄宗:回鶻首領懷仁可汗,渤海郡王,南詔首領雲南王。
第六課:與外國的友好交流
壹、唐與日本的關系
1,日本先後派出10多批唐使節來華學習訪問。
2.唐朝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1)效仿唐朝進行政治改革。
(2)參考漢字,創造日文漢字。
③在社會習俗方面向中國學習。
3.唐玄宗時期,鑒真通過六次努力成功穿越日本,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三、唐與新羅的關系
1.貿易:新羅產品在唐朝的進口中排名第壹。
4.玄奘西遊記: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遊歷天竺,取回大量佛經。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新疆歷史和佛教的重要著作。
第七課:輝煌的隋唐文化(1)
壹.建築
1.隋唐建築特點:規模宏大,氣勢雄渾,整齊而不呆板,華麗而不精致。
2.代表:①隋代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大明宮含元:雄偉壯麗。
第二,科學技術
1.隋唐時期,發明了木刻印刷術。唐代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木刻印刷。唐朝時,藥王孫思邈寫了《錢進方》。
第三,詩歌
1,唐詩的特點:內容豐富,風格多樣,才華橫溢。
2.盛唐詩人李白,人稱“詩仙”,代表作有《初造白帝城》、《蜀道難》等。詩歌特色:奔放,清新淡雅。
3.杜甫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詩人,被譽為“詩聖”,代表作有《三官》《三別離》。他的詩歌特點是雄渾沈郁。
4.中唐詩人白居易:代表作品有《秦中吟》和《新樂府》,特點是詩直抒胸臆,通俗易懂。
第八課:輝煌的隋唐文化(2)
第壹,字畫
3.唐代書法家:②顏真卿,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其特點是豪放敦厚,人稱“顏體”。
(3)劉公權,代表作為《神秘塔碑》,特點是方折婉約,骨壯,自有“劉體”。
唐代畫家:①唐代的顏擅長畫人物故事,人物與人物兼備,代表作品有《歷代帝王像》、《行圖》;(2)唐代吳道子,被譽為“畫聖”,開創了後世的大寫意,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
2.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大部分是在隋唐時期挖掘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珍品之壹。
三、隋唐樂舞的特點:氣勢磅礴,風格多樣,和聲優美,鏗鏘熱烈,繁榮昌盛。秦王音樂,五彩羽毛和胡璇舞蹈。
第九課:國家政權共存的時代
壹個?國家政權的建立
時間資本,政權和國家的締造者
隋唐時期,遼契丹人鮑基去了北京。
北宋的趙匡胤和960年的東京。
西夏黨項元昊165438+20世紀初的慶典
金女真完顏阿骨打65438+會寧2002世紀初
南宋溝1127臨安。
第十課:經濟重心南移
壹、華南農業的發展
1,農業發展的表現:①占城稻在北宋從越南傳入,並在江南推廣;“蘇州和湖州熟了,體現了蘇州和湖州的高產。(2)宋代棉花種植從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3)殺數栽培有所發展,江南丘陵地區新分裂出茶園。
第二,南方的手工業正在蓬勃發展
1.絲綢業:北宋時期,南方絲綢業大發展,四川絲綢制品“天下第壹”。
2.棉紡織業:以海南島為起點的棉紡織業,在南宋時期已經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3.瓷器業:①江南成為南宋瓷器業的重心;②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瓷;③景德鎮成為瓷都。
4.造船:宋代造船業世界第壹,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第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商業城市:開封和杭州
2.北宋時期,四川出現了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第四,經濟重心從唐中後期開始南移,最終完成於南宋。
第十壹課:氣象萬千的宋代社會特征
壹、瓦子與節日
1.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宋代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東京有許多娛樂和商業場所,叫做“瓦子”。瓦內有許多供表演用的圓圈,稱為“勾欄”。
2.今天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都是在宋代舉行的。宋朝把春節叫做元旦。
第十二課:蒙古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
1.成吉思汗統壹蒙古:1206年,鐵木真統壹蒙古,建立蒙古。他被尊稱為成吉思汗。
第二,元朝的建立
1,忽必烈繼位為元世祖,於1271建立元朝,1272定都。1276滅南宋。
2.元代社會經濟發展○1治理黃河,推廣植棉○ 2。新開兩條人工運河(匯通河-通惠河)○ 3。大多數國家的首腦都生意興隆。頻繁的對外交流。3.加強元朝統治措施:○1建立行省制度(
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統治,中央政府建立了元。
第三,民族融合
1,表現:①邊疆各民族遷入中原;02契丹、女真、漢族合並;03回族形成。
2.功能: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和融合。
第十三課:輝煌的宋元文化(1)
第壹,北宋時期,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經濟省時,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活字印刷直到15世紀才在歐洲出現,比中國晚了約400年。
第二,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
1,新浪發明於戰國,指南針發明於北宋,開始用於導航。2.火藥是古代中國的壹位煉金術士發明的。唐末用於戰爭,宋元戰爭中廣泛使用火藥武器。火藥和火藥武器在13和14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3.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與造紙術壹起,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第十四課:輝煌的宋元文化(2)
1.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是壹部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通史巨著,記述了戰國至五代的歷史。
二、宋詞與元曲
1,詞是宋代的主要文學形式,盛於唐,盛於宋。
2.北宋蘇軾的豪放派是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作是《念奴嬌》。赤壁懷古。2.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於運用口語,使她顯得特別清新自然。
元代戲劇發達,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元雜劇作家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竇娥元》。
第三,書畫
1.繪畫:宋元繪畫體現在山水畫、花鳥畫、風俗畫等方面。①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北宋東京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②元代畫家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稱趙孟頫的作品為“奇跡”。
2.書法:宋元時期行書盛行。宋代的黃庭堅、米芾、蔡襄、蘇軾被稱為“宋四家”。元代趙孟頫的書法蒼勁有力,功力深厚。
生物學:
七年級下冊復習大綱
*人類起源和進化概述。
人類和現代猿與森林猿有相同的祖先。
現代猿類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和猩猩。
人類發展和進化的重大事件是: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腦的進壹步發展——語言的產生。直立行走是進化和發展的基礎。
*舉例說明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
砍伐森林後,導致水土流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
過多的廢水和廢棄物被人為排放到湖水中,導致湖水中的浮遊植物因營養豐富而瘋狂生長,影響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過量排放到大氣中,容易導致酸雨,對各種生物和建築物都有很大的危害。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會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形成“溫室效應”
含有貢品、銀和鎘的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水會引起各種疾病,例如水疾病和疼痛疾病。
*制定保護本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總結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完成右圖)
結構函數
精子在輸精管中的運輸附睪儲存和運輸精子。
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睪丸(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產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概述。
結構功能
卵巢(女性的主要性器官)產生卵子並分泌雌激素。
輸卵管運輸卵細胞
子宮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地方。
陰道精子進入和胎兒生產的通道
*描述受精過程
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子都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受精的地方是輸卵管。
*描述胚胎發育的過程。
發育:從受精卵形成胚胎並成長為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1,受精卵在移入子宮的過程中,繼續分裂發育為囊胚。移入子宮後,植入子宮內膜,稱為妊娠;
2.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的地方就是胎盤。
3.懷孕40周後,胎兒基本成熟,從母親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交付。
*描述青春期的發展特點。
(1)突然增高;
(2)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功能明顯增強;
(3)性器官迅速發育成熟,並伴有壹些生理現象。在腦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有遺精,女孩有月經,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現第二性特征,如男孩的喉結。
*培養青少年保健習慣。
遺精是正常現象。“精盡”,精液排出過多。
女生經期要註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適當的運動,註意個人衛生。
樹立遠大理想,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做到自尊自愛。
*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素。
六大營養素:糖、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
脂肪:人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動(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糖:人體內主要的供能物質是富含糖分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麥、饅頭、土豆、紅薯等。
蛋白質:受損細胞生長、發育、修復和更新的原料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奶、蛋、魚、肉等水:細胞的主要成分,約占體重的60%-70%。
維生素:人體需要的能量較少,但對生命活動必不可少。
無機鹽缺乏癥狀維生素缺乏癥狀食物來源
含鈣無機鹽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維生素A夜盲癥、肝臟、乳制品、魚、西紅柿、胡蘿蔔等。
含磷無機鹽厭食、貧血、肌無力、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糙米、花生、瘦肉、酵母和楊梅等。
含鐵無機鹽、缺鐵性貧血、維生素C、壞血病、水果蔬菜等。
含碘無機鹽地方性甲狀腺腫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動物肝臟和牛奶等。
含鋅的無機鹽發展很差。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1,消化道從上到下是:
(1)口腔——牙齒的咀嚼將食物磨碎,舌頭的攪動將食物與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沒有消化功能。
(3)胃——通過蠕動,將食物和胃液混合並初步消化。
(4)小腸——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分是十二指腸)
(5)大腸——食物殘渣被推到肛門(大腸的起始部分是盲腸)
(6)肛門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能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註:唾液腺、胰腺和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註入十二指腸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
*總結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的過程。
1,食物消化
蛋白質:消化從胃開始,最終消化成氨基酸。
糖:消化從口腔開始,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從小腸開始,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
小腸是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決定這壹功能的結構特征是:1)成體小腸壹般為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長的壹段;2)小腸有許多皺襞,皺襞上有許多絨毛狀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吸收面積。氨基酸、葡萄糖等營養物質被吸收後,立即被內壁的毛細血管吸收,輸送到全身。
*設計合理的食譜
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能量應分別占30%、40%和30%。三餐要準時。
可以比喻為壹座“均衡飲食寶塔”,合理補充人體必需的五種食物。
*註意食物安全
吃蔬菜和水果前,要浸泡、沖洗或去皮;
購買食品時,要註意檢驗是否合格,是否變質等。
不吃發芽土豆、毒蘑菇等有毒食物;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完成右圖)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呼吸道從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部的通道。它可以清潔、溫暖和濕潤空氣。
痰的形成:氣管、支氣管內表面有纖毛,可不斷送來塵粒、細菌等。與粘液壹起進入咽部,並通過咳嗽排出。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位於胸腔內,左肺兩葉,右肺三葉,組成單位是肺泡。每分鐘做大約16次有節奏的呼吸。
*總結人體肺部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過程。
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因為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扁平的上皮細胞,當吸入的空氣到達肺泡時,空氣中的氧氣就滲透進去了。
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隨呼氣過程排出體外。
2.血液、組織和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血液中的氧氣被輸送到組織細胞中,通過氣體的擴散,氧氣可以通過薄薄的血管壁進入組織細胞,同時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通過擴散進入血液。進入細胞的氧氣最終在細胞的線粒體中參與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1)隔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隔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各種類型
*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有三種:紅細胞(含血紅蛋白,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吞噬細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管:
(1)動脈,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血管。特點:壁厚,管腔小,彈性高,血流快,分支連續。
(2)靜脈:將身體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特點:壁薄,彈性小,管腔小,血流緩慢,壹般有靜脈瓣。
(3)毛細血管:連接在最小的動、靜脈之間。特點:單行只允許紅細胞通過,由壹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組成,血流緩慢。
3.心臟:左心室的壁是最厚的。
四個心室: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動脈與心室相連,動脈與心室之間有動脈瓣,使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靜脈與心房相連。同側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兩者之間有壹個房室瓣,這樣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
*血液循環概述
循環途徑:體循環是指血液從左心室開始,回到右心房,肺循環是指血液從右心室開始,回到左心房。
心臟血液流動的方向: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體循環的途徑: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部及內臟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肺循環的路徑: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肺循環和體循環在心臟匯合。
*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它由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儲存尿液)和尿道(不包括尿液)組成。
*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過程。
1、腎小球濾過:除了血漿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還有壹些物質如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通過腎小球和腎被膜壁濾過進入腎被膜腔,形成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約150升原尿。
2.腎小管重吸收:當尿液通過腎小管時,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被重吸收到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中。剩余的水、無機鹽和尿素形成尿液。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
3、尿液排出:尿液首先通過輸尿管到達膀胱,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壹定量時,尿液通過尿道排出。
4.意義:排出廢物,調整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
維持組織和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看圖完成問題。
(1)如果右圖是肺泡內的血管,I表示_ _ _ _ _根血管,III表示_ _ _ _ _ _根血管,有_ _ _ _ _ _根血管在裏面流動;
(2)如果右圖是組織細胞中的血管,I表示_ _ _ _ _根血管,III表示_ _ _ _ _ _根血管,裏面有_ _ _ _ _ _根血管流動。
(3)如右圖所示為腎單位處的血管,I表示_ _ _ _ _根血管,III表示_ _ _ _ _ _根血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描述排泄途徑。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被排出體外的過程。出汗、呼吸和排尿是排泄的方式。
註意它和排除的區別:把食物消化後形成的殘渣排出體外的過程就是排除。
*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由大腦、脊髓及其神經組成。
大腦和脊髓構成中樞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形成周圍神經系統。
大腦:包括左右半球,表面是大腦皮層,有感覺、運動、語言等生命活動的功能區——神經中樞。
小腦:使動作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它可以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作出有規律的反應,也可以將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傳遞到大腦,大腦是大腦與軀幹和內臟的溝通通道。)
神經:脊髓發出的神經稱為脊神經,分布於軀幹和四肢的皮膚和肌肉中。大腦發出的神經稱為腦神經,大多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和肌肉中。
神經元:也稱神經細胞,包括細胞體和突起。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胞體上有許多突起,突起有長突起和短突起兩種。
*總結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反射弧的結構基礎。反射弧應包括五個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膝處韌帶(感受器)→傳入神經→脊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大腿肌肉(效應器)。
簡單反射:人天生就有,如縮手反應、眨眼反應、排尿反應、跳膝反應等。
復雜反射:通過長期生活的積累形成,如:望梅止渴,聞鈴聲進教室。與語言和文字有關的反思是復雜的,是人類特有的,比如說談梅花,談虎色變。
*總結人體通過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獲取信息。
眼睛:角膜、虹膜、瞳孔、晶狀體(睫狀肌)、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
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經晶狀體折射,最後落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像。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通過視神經將圖像信息傳遞到大腦的視覺中樞,人就有了視覺。
近視形成:晶狀體前後徑增大(過度凸),物體落在視網膜前,形成近視。可以用凹透鏡調節。
遠視形成:晶狀體前後徑縮小(過度內凹),物像落在視網膜後面,形成遠視。可以用凸透鏡調節。
外耳: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
中耳:鼓膜(受刺激時會振動)、聽小骨和鼓室。
耳朵:半規管
前庭感受頭位的變化,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如暈車)
內耳耳蝸:有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可以通過聽神經將聲波信息傳遞到大腦的聽覺通路。
咽鼓管:與咽部相通,調節鼓膜兩側的壓力差。
註意:遇到巨響時,迅速張開嘴,打開咽鼓管,保持鼓膜內外氣壓平衡,以免鼓膜破裂。
鼻子: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很多細胞對氣味非常敏感。
舌頭:上表面和兩側有很多突起,對味覺非常敏感,能分辨酸、甜、苦、辣、鹹。
皮膚: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的功能。
*舉例說明人體內的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
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經過導管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
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生物的生長發育。變態:童年過度,巨人癥;孩子太少,侏儒癥。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生物發育。異常:童年缺失、發育遲緩、癡呆;成年人太少導致大脖子病。缺碘可以通過吃含碘的食物來治療。比如海帶。
胰島:分布於胰腺,分泌胰島素,調節體內糖分的吸收和消化。缺乏胰島素會削弱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導致糖尿病。可以通過註射胰島素制劑來治療。
卵巢:分泌雌激素等。
睪丸:分泌雄激素等。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方式主要是神經調節,同時也受激素的調節。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