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裏
2065438年6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祿口區,原株洲縣行政區域為祿口區行政區域,祿口區人民政府駐祿口鎮唐雪路1號。
株洲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遊。全縣地形為丘陵,年平均降水量1.389毫米,全縣總面積1.386,5438+0平方公裏,現轄21個鄉(鎮),2個農場,總人口45萬。株洲縣位於湖南發展中心(五區壹廊)經濟帶的中心,長株潭(金三角)城市群的南緣,水陸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江南工業中心、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株洲僅15分鐘車程,距大型黃花國際機場50公裏,僅1小時車程。京廣鐵路、京珠高速、省道1815線(S211),湘江航運縱貫南北,湘贛鐵路、320國道連接東西。全縣公裏交通裏程581公裏,村村通公路。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裏44.7公裏,居全國先進行列。湘江可運至衡陽、零陵,順流而下至長沙、嶽陽入長江。株洲航電樞紐工程和漓江大橋已經完工。
自古以來就是湘東的重要門戶,扼中原至廣東沿海。社會、經濟、科技與長株潭城市群密切相關,市場、技術、資金、信息、人才等因素廣泛影響著長株潭城市群。是典型的郊縣。隨著特區動力空間的內移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全面實施,株洲縣成為湖南對外開放的前沿,被確定為全省招商引資重點縣之壹。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京廣大動脈縱貫南北,浙贛復線和320國道連接東西,客貨直達全國各地。京珠高速公路橫跨全縣53公裏,有三個立交,進出方便。實現了鄉鎮通油路、村村通汽車的目標;郵電設施齊全,萬門程控電話、無線尋呼、數字移動通信全面開通,覆蓋全縣;輸變電設施完備,城鄉電網改造全面完成並通過驗收,電力供應充裕;城市供水能力和配套管網可以保證工業和非工業用水。
自然地理
株洲縣屬丘陵地貌,地勢東西窄,南北長。
該縣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光熱充足,適合多種動植物的生長。
礦產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廣泛而豐富。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鉛、鋅、鎢、金、鈾等十余種,特別是石灰石、耐火泥、高嶺土、花崗巖等,在發展建材、陶瓷產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兩河年流量553億立方米,人均1,654,38+0.7萬立方米。水電儲量可開發利用154600千瓦。初步建成了商品糧、黃華麗、生豬、蔬菜、用材林、油茶、黑山羊、網箱養魚等養殖基地,成為湖南省重點商品糧、油茶、毛竹、黑山羊、網箱養魚生產基地縣。
這個地區的奇特景觀遠近聞名。寧靜祥和的大井景區,是休閑度假的勝地。有八個景點裝飾的破仙嶺,和水鏡湖的水清澈如鏡,哼魚,郁郁蔥蔥的鮮花和美味的風景。孔令廟位於湘江西岸,古樸典雅,風景秀麗。它與南嶽廟、嶽陽樓並稱湘江三大聖地,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壹體,顯得格外端莊秀麗。在縣城的南端,有壹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人工森林——朱婷森林公園。此外,還有伏坡嶺、白勝廟、昭陵、建寧古城、萬州等名勝古跡。
株洲縣大井景區破仙嶺。傳說很久以前,七姑奶奶壹個人住在這裏修行。他們吃盡了人間的辛苦,終於看破了紅塵,生活在這山之巔,嶺之巔。後來他們終於感動了上帝,終於得道了。終於有壹天,他們手挽手,肩並肩,踏上祥雲,衣袂飄飄,壹起飛升成仙。他們居住的那座山叫“破仙嶺”。他們給這座山起了壹個如此獨特的名字。但是他們再也沒有回來。他們只留下滿山紅杜鵑花的破仙嶺。寶山陵是七個苦命女人的紀念碑。後來,在破仙嶺上修建了壹座名為金輪寺的寺廟。從清朝開始,金輪寺的香火就非常旺盛,破山嶺也越來越有名,成為附近四縣的壹處名勝,也就是方誌中所謂的“四大名城”。
歷史的發展
三國時,武太平二年(257),株洲縣初設建寧縣。建寧九年(589)廢,復唐高祖李淵,後廢李世民。至今為湘潭縣管轄。23年(1934),設立湘潭縣株洲鎮。36年(1947),湘潭縣株洲鎮、關白鄉、昭陽鄉合並為株洲鄉。1949 8、6月12、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成立,轄株洲、甌嶺鄉;1951年5月,株洲由湘潭縣劃為縣級市,隸屬長沙專員公署。原株州鎮和湘潭縣第壹區的太平橋鄉、湯和鄉、龍洲鄉、大井鄉、關白鄉、白靜鄉、南華鄉、荷花鄉五個村為其行政區域。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省轄市,建立新郊區。4月30日,1965,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株洲縣。從株洲市分離出來,以株洲市郊區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歸株洲市管轄。從此建立了株洲縣。
1992年2月前為國有園藝場,由株洲市郊區管理。1992年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同年2月,經國家科委批準,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全國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壹。1997 1年8月,株洲市天元區由株洲縣馬家河鎮和群峰鎮組成,版圖包括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年,經市政府批準,天元區與株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功能合並,效能整合,組建株洲河西新區。
1949 8、6月12、湘潭縣株洲區人民政府成立,轄株洲、甌嶺鄉;1951年5月,株洲由湘潭縣劃為縣級市,隸屬長沙專員公署。原株州鎮和湘潭縣第壹區的太平橋鄉、湯和鄉、龍洲鄉、大井鄉、關白鄉、白靜鄉、南華鄉、荷花鄉五個村為其行政區域。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省轄市,建立新郊區。4月30日,1965,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株洲縣。從株洲市分離出來,以株洲市郊區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歸株洲市管轄。從此建立了株洲縣。
1992年2月前為國有園藝場,由株洲市郊區管理。1992年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同年2月,經國家科委批準,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全國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壹。1997 1年8月,株洲市天元區由株洲縣馬家河鎮和群峰鎮組成,版圖包括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年,經市政府批準,天元區與株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功能合並,效能整合,組建株洲河西新區。
當地習俗和慣例
瑤族人對祖先非常尊敬,吃飯前習慣先說出祖先的名字,意思是先讓祖先嘗壹嘗,後代才能享用。對於豐盛的飯菜更是如此。逢年過節,祭祖必有豬肉、雞鴨、酒,吃飯的座位數也有講究:老人、貴客必須坐在座位上。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的地方還要把雞冠花獻給客人。瑤族向客人敬酒時,女孩們通常向梅綺舉杯,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有些人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壹起向客人敬酒,這被視為壹份大禮。
在大山瑤,人們喜歡用油茶來招待客人。有客人的時候,習慣敬三碗。叫做“壹碗疏,二碗親,三碗誠”。老瑤族人也喜歡喝茶,所以茶也是待客飲品。招待客人時,雞、肉、鹽要成排放在碗裏。無論主客,都要依次食用,不得錯亂。每次客人和老人吃完壹碗飯,都是女人來裝飯。鹽在瑤族的飲食習俗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姚地區不產鹽,但也不能缺鹽。鹽是瑤族中向道長及至親詢問的大禮,俗稱“鹽信”。誰收到“鹽信”,誰就得留下,準時赴約,不管有多重要。
過去,崇拜王磐的瑤族壹般禁止吃狗肉。崇拜“米羅陀”的瑤族人過去不吃母豬肉和鷹肉。在湖南省西南部的辰溪縣,黃瓜在農歷七月初五前禁食。大多數瑤族人不吃貓肉和蛇肉。在壹些地方,產婦在分娩後的頭幾天不吃豬油。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株洲縣商業企業穩步發展,成為株洲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個體經營蓬勃發展。從2000年開始,全縣自營店數量發展到8001,從業人員17343人。實現產值和營業額65798萬元,比上年增長22.95%,上繳稅收28425萬元,增長23%,占全縣財政收入的32.78%。
消費品市場穩步增長。近年來,該縣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企業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購物環境、開辟量販折扣、專賣等多種營銷方式,方便和促進了城鄉居民的消費,全縣消費品市場明顯回升。到2000年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821.5億元,比上年增長6.61%,增幅比上年提高3.49個百分點。縣內商業、供銷、煙草、藥材、農資、木材、種子等主要商業企業的營銷網點。,遍布縣城,固定資產總額17213,銷售凈收入37968萬元,利潤總額53.6萬元。
城市市場建設進壹步加強。到目前為止,全縣已發展到48個集貿市場和2個專業市場,拓寬了商業企業的發展空間。2000年,湖南省國鑫房地產開發公司與株洲縣人民政府在縣城中心,金口路與向陽路交叉口開發“祿口商貿城”,營業面積1.1.000平方米,總投資654.38+0.000多萬元。成為湘東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農特產品集散地,現作為農特產品使用。
株洲縣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揚“開拓奉獻、開拓爭先”的株洲精神,大膽探索,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改革開放後的第六、第七、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發展速度分別為14.18%、5.92%、7.44%。經濟總量成倍擴大,人民水平顯著提高。到1998年末,全縣經濟增速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12957萬(按不變價格計算1990),城鎮職工年人均工資5860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512元,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當地以服裝、建築、建材、機械、化工、機電、食品、旅遊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初具規模。
行政區劃
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遊。
株洲縣
430221
412100
縣人民政府駐路口鎮
截止2005年6月65438+2月31,株洲縣轄7個鎮,11個鄉。
路口鎮
轄區:灌口、向陽、伏波嶺、姚家嶺、南塘、甘棠坡、接龍橋、桔園8個居委會;王家洲、雙月、祿口、唐婉、柏樹、石翔、松崗、西塘、秭歸、楊梅、快山、花園、東塘、蛇頭、團山、湯漾、唐家沖、排上、四美橋共19個村委會。
朱婷鎮
轄:港街、新街、車站3個居委會;小華、華政、鳳凰、塘蓋、黃龍、龍翔、高福、黃州、天長坪、喬杉、石鎮、湯原、雙江、朱家龍、馬橋、興隆、紅旗、九丘坳、石椿、高盛、水口、牌樓。
甘田鎮
轄:車站、新街2個居委會;棋盤、青南、青山、南崗、仙鵝、瑤泉、八鬥、東湧、南塘、茅坪、子木、長崖、穰水、余念山、宏圖、橫嶺、盤龍、銅鑼、三峽、蘇塘、徐建、建寧、新馬、幹田。
關白鎮
管轄範圍:關白居委會;關白、八角、成家壩、旭日、宋家灣、天府、東莊、大嶺、雙牌、潘蕓、團山、沙洲、殘美、煙竹、苦竹、仙降、林場共17個村委會。
雷大石鎮
轄:蒼沙埠、鞏崢、青石3個居委會;唐生、程維、石霞、磐石、顓橋、龍塘、勝利、全豐、鐵力、龍巖、強劍、布塘、龍泉、新林、中心、麥灣、小蟲、楊怡、農科、金堂、福怡山、林東、仙鶴共23個村委會
三門鎮
管轄範圍:尚潔街、夏傑街2個居委會;共有範家洲、高陵、劉陽、黃田、白松、蓮花、湖田、馬道坪、白石、蒼霞、高楓、響水、復興、石婷、湖塘、巨木、燕子、金牌、南江、胡平等22個村委會。
嶽峰古鎮
轄區:向陽、王三、弘毅、橫塘、石塘、翟家、金臺、友誼、廖家、河臺、昭山、金盤、白碧、常山、柔公廟、嶽峰、巴塘、李淑萍、堯塘等19個村委會。
龍鳳鎮
轄:龍鳳、長垣、勝天、天臺寺、興泰、石天、中天、茅塘、四方、天山、金夫、立馬、傅沖13個村委會。
龍潭鎮
轄區:新壩橋、華少、新田、太水沖、樂韻、水原、龍潭、欣彥、紫雲、銅鼓、太華11村委會。
磚橋鎮
轄區:廟灣、朱倩、太田、屈直、鐵沙、馬集、西充、光明、華田、和平、石川、石雙、文佳6個鄉鎮13個村委會。
平山鄉
管轄範圍:平山居委會;有平山、星橋、官塘、泉塘湖、龍潭、白宇、花石、紅石、黃泥塘9個村委會。
太湖鎮
轄區:九獅、桐梓、黃驊、長巷、郭田、永豐、永福、水庫、太湖、風行、龍門、唐紅、清塘、滿堂、鄧嘉、李佳、祠堂、泉龍、周嘉、-、黃泥、華沖。
周平鎮
管轄範圍:昭陵居委會;清水塘、泗洲站、馬洲、紅龍、吳家橋、石阡橋、鵲橋、昭陵、石霞、大關、田家沖、烏鴉山、徐家灣、將軍、烏石龍、北平、農科站、湯和、河邊、菜花橋共20個村委會。
南陽橋鎮
管轄範圍:皂河沖、竹園沖、南巖沖、神下龍、周家埠、橫江、鐵西、南安、諸暨、唐城、三王沖、大壩橋、馬家灣、堿作灣、銅山、南陽橋、袁家洲17村委會。
景賢鎮
轄區:雷家橋、孝陵、高銓、王鑄、黃霞、唐毅、高壩、漂沙井、梅縣、遊鎮、前公堂、路下橋、關王廟、張公嶺、燈頭、梁瀟、陳家山、梧田山、龍鳳沖、曾家沖、石子塘、泉塘、斑竹園等。
姚家壩鎮
管轄範圍:姚家壩、長龍、童家灣、錢智橋、八眼塘、楊家橋、張家灣、石莊、同化寺、田心、東方沖、光明山、南田橋、沈家橋、燒光鋪、瓜市、水口寺、竹山、桐木沖等19個村委會。
唐史鎮
轄:唐史、半湯、金華、樓下、機投、大龍、龍泉、蜈蚣、排塘、土城、錢繆、黃澍、湖塘、城北、迎春、太水田、新河、17個村委會。
王石灣鎮
管轄範圍:王石灣居委會;20個村委會:臘樹、象形、顏佳、赤石、萬州、神山、長垣、河堡、山塘、梅沖、花石、米鬥、銀牌、石龍、新湖、王石灣、石灰沖、傅家沖、奉賢橋、榜頭。
2020年6月25日,165438+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祿口區榜上有名。
2065438+2009年3月,祿口區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湘贛地區)名單。
2065438年2月16日,祿口區被列入2015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