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湛江人非常重視“團圓飯”,也叫“吃年夜飯”。除了家人團聚,闔家幸福,他們還祈求全家平安,所以遠在外地工作的人都想盡辦法回來過年。團圓飯是春節的重頭戲,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非常講究意義。按照習俗,吃年夜飯前要祭祖或拜神,燒香後才吃。壹般有雞(有計劃)、魚(有壹年以上)、蠔油(有好行情)、生菜(有財)、腐竹(有財)、大蒜(有算計)等等以求好運。在湛江的壹些地方,也流行吃團圓飯。遠行的人未歸時,桌上放上未歸者的座位和筷子,作為團聚的表示,以示懷念。如果有新婚夫婦,為來年多放壹副碗和筷子。這頓飯壹般都是共青團那年特意做的,到明年才能吃完,說明心有余而力不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減少做年夜飯的疲勞,近年來湛江人在賓館、飯店吃年夜飯越來越流行。更好的酒店往往需要提前幾個月預訂。很多人還在年夜飯中註入了新的內容,唱卡拉ok,打麻雀,拍照留念,讓團圓飯豐富多彩。
觀老的來源很早,唐杜甫詩中就有提到:“觀阿賢家老,椒盤曾唱過花。”守歲,壹般是大人圍坐談天,徹夜不眠,回想逝去的歲月,熱切期盼新年,這也顯示了精力和龍的精神。《雷州縣誌》記載了清代嘉慶年間雷州守歲的習俗:“過年,燒香放鞭炮,設‘清宴’,拜香神祭祖,稱‘供食過年’。”所謂“宿興”,就是父母長輩在12半夜叫醒孩子,踏上新的壹年,穿上新衣服,給壓歲錢。壓歲錢,湛江俗稱“穿衫帶”,多叫“利”,索要壓歲錢叫“逗利”。從老人到晚輩,主要是小孩,未婚成年人和小孩壹視同仁,也可以收費。壓歲錢意在壓制邪惡崇拜,希望孩子快快長大,聰明上進。“好玩”是孩子最快樂的活動。可以用壓歲錢買零食或者鞭炮,節儉懂事的孩子存錢交學費。手穗在湛江的壹些農村仍然流行。到時候鞭炮齊鳴。如今,這座城市已經取代了在央視看春晚,看完春晚就進入了新的壹年。
玩裸嘴的元旦
農歷正月初壹是新年。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大人小孩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見面就說“恭喜發財”,互祝新年快樂。初壹是壹年的開始,湛江人卻把這壹天延長到了壹年。永遠小心,永遠幸運,避免難聽的話,避免錯誤。偶爾說了壹句不吉利的話,馬上會補幾個偏方:“逢兇化吉”、“醜聞不管用,好事管用”;不小心打碎了壹個碗碟,立馬拒絕開車:“花開地上”“花開富貴”。
初壹開學在農村很隆重。壹大早,祭祖,給長壽燈加油,然後放鞭炮開門。寓意好的開始,好的運氣,五福臨門。這壹天,農村仍流行三大禁忌:不殺生、不倒水、不掃地。有些農村還是習慣吃素的。近年來,城市人大在大年初壹去餐館喝早茶,互致新年問候,茶後逛街,逛公園,看舞獅,節日活動也在不斷創新。
在農歷新年的第二天,它被稱為除夕。當全家人吃年夜飯時,就標誌著新年的到來。後來,人們帶著禮物,帶著孩子和女人走親訪友,妳來我往,城鄉處處人潮湧動。大部分人在大年初二回娘家,女婿拜訪嶽父母,這是湛江的習俗。
在壹年中的第三天,廣東的大多數地方被稱為“窮人節”,人們在早上燃放鞭炮來送走窮人。湛江人著力擺脫“紅口白舌”魔咒。以前沒有禁槍,城市和農村壹樣,黎明前放鞭炮,加點鹽讓鞭炮彈開。“鹽”和“言”是諧音,即為了擺脫是非的流言蜚語,俗稱“打紅嘴”,湛江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做法。
農歷七月初七是人節,是人的生日。傳統上從年初壹到年初十,都有具體的生日,依次是“壹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兵十賊”。人類* * *共享生日,人類* * *壹起慶祝,通常像除夕壹樣。雞殺鴨,家家吃大餐。以前有個吃七種蔬菜的老例子,現在改成大魚大肉,因為太復雜了。如果天氣有點冷,壹些家庭仍然在爐子旁邊吃飯。
收到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