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時,與同樣是美男子的夏侯湛同遊,更是紅極壹時,留下了“連墻都爬滿病菌”這個成語。還有“只有宋玉比潘安好看”,“只有子蔡健比潘安好看”,“潘安是再世”,“長得像潘安”,“李白被贊才氣,潘安被贊美貌”?“潘嶽的出現是壹種恥辱”等等都是歷代對潘安美貌的贊美之詞。明代王婆在小說《金瓶梅》中總結了壹個完美男人的五個指標。第壹個就是男人要像潘安壹樣漂亮。可見其美對中國人對男性的審美影響很大,成為千年標準。
除了美貌,潘嶽還是泰康文學的領軍人物,中國文人的領軍人物。他善於遣詞造句,善於鋪陳細節,造句工整,充分體現了太康文學註重形式美的特點。他的《寡婦賦》、《元稹之死》、《悼亡詩》等作品都以善敘悼亡著稱,而極大地發揚了西晉賦的風格,其中《西征》、《居閑處》、《居田》、《海》、《秋》、《興賦》等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 潘安經常和陸機說“陸采如海,潘采如河”的古話,他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尤其是《悼亡詩》,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悼亡作品,被推至歷代之首,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著。 ?
在政治和做官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對妻子楊忠貞不渝。他在12歲與妻子楊訂婚,相戀終生。楊死於52歲,為她寫的悼詞真摯纏綿,終身未娶。它已經成為壹個永恒的故事。有“潘陽好”的評價;而他對母親的孝順也成為了二十四孝中“辭官服母”的主將,成為了中國傳統孝道的典範。
潘嶽出生於西晉的壹個中產階級家庭。其祖父潘進為安平知府,其父潘弼為瑯琊文史。潘嶽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學影響。《晉書》說“潘嶽以才著稱,鄉名神童”,在當時就有“月藻如河,美不勝收,絢爛無比”的美譽。成年後更是意氣風發。司馬燕入晉後,年僅20歲的潘嶽被荀封為禹。後來由於“借天福”名氣大,招致嫉妒,在位十年。鹹寧四年(278),賈充稱潘嶽為官。潘嶽因與竹林七賢之壹的單濤政見不合而被逐出洛陽。鹹寧五年(279)任河陽(今洛陽吉利區)縣令。在河陽期間,他為官清廉,積極帶領百姓因地制宜在縣城種植桃樹、李樹,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又被稱為“花縣長”,後人常用“河陽”、“潘”。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美男子”的由來。四年後,遷居懷縣(今河南修武)。因為政績突出,資深大臣杜之郎回到首都洛陽,移任廷尉,不久就被免職。雍熙元年(290),楊軍輔政,稱《潘嶽》為太傅主簿。楊軍受到懲罰後,被免職,不久被選為長安令(今陜西Xi)。元康六年(296)左右回到洛陽。歷任作家、黃門侍郎。此時,他經常參加嘉米所屬的文人團體“二十四友”,是其中的首席人物。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西晉發生“八王之亂”。趙王司馬倫精於政治,孫秀、石崇、歐陽漸等人受刺史之命,在淮南密謀反對王允、王琦,潘嶽在西市洛陽被殺,殺了三個部落。
壹年後(永寧元年(公元301)),由侄兒潘尼葬於鞏義,墓碑為“黃門侍郎潘浚之墓”,此墓至今仍有遺址。
今天有66件潘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