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期的歷時發展(在時間維度上)和地域演變(在空間維度上),火把節所呈現的民俗文化內涵不可能是早期的單壹形態,而是壹種復合形態,它包含了傳統社會中的諸多活動,包括宗教、信仰、倫理、歌舞、技藝、民俗審美等豐富內涵。民間廣為流傳的“火把節傳說”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
彜族地區被稱為火的故鄉。彜族善歌善舞,秉承祖先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樂舞傳統和口頭藝術。火把節習俗中形成的歌曲、傳說乃至史詩表演,也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傳承。
主要的民俗文化有:
火炬曲調
彜族地區有大量的火炬歌。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炬歌。由於彜語方言讀音不同,涼山大大小小的彜族人稱之為“杜澤多羅”,意思是祭祀用火,“多羅”是許願的意思,“嗬”是歌。
雲南楚雄彜族蘇諾支系叫“朵朵”,意思是祭祀火神,“額”是“玩”的意思。彜族的火把節歷來是最隆重的,並逐漸演變成壹套完整的民歌。楚雄彜族的歌曲中,有燒火歌、送火歌、招魂調、樂瞳調、火把節對歌、火把節祭祀歌等。唱這些歌的時間,地點,歌手也不壹樣。比如《燃情火歌》就是全家人在父母的帶領下圍著自家屋檐下的“節日火”唱,以示慶祝;《招魂》由家庭主婦獨自吟唱,壹邊捧著祭品(糧、鹽、酒、肉),徑直走向自己的菜地或糧田,邊走邊唱,回來時摘壹株莊稼苗,表示人的靈魂、牲畜的靈魂、莊稼的靈魂已壹起接回家來慶祝火把節,同時象征著迎客丁慶吉、六畜興旺、五谷豐登。
“火把節對唱”只是這個村子的人在村子附近的壩址見面時唱的;火把節祭祀歌由生產牧業、祭酒、消祀、稻田祭經四部分組成。這首歌是由畢摩祭司在火把節之夜朗誦的,反映了彜族原始的宗教觀念,以火除崇拜,祈求幸福。
楚雄彜族的火把歌多為傳統的五言押韻句,句首句尾有相對固定的襯,並填充了“哦,剛,迪力剛”“阿剛,哦來”等虛詞。部分歌曲有較長的空襯詞,如獨唱、合唱、對唱、和聲等,壹般不需要樂器伴奏。歌曲多為五聲音階,其次為羽音。在其求調歌曲中,往往會出現調與韻交織的現象。大部分演變成了中小型歌曲和少量以上下樂句為主題的敘事歌曲,采用二三拍。
火炬史詩
彜族的英雄史詩《銅鼓之王》流傳於雲南富寧縣、廣西那坡縣和中越邊境彜族支系羅羅(又稱羅羅)的居住區。它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流傳廣泛。《史詩》是當地彜族宗教牧師莫拉在“喬年節”(火把節)、“跳公節”等祭祀節日的相關儀式上演唱的傳世歌詞,又稱“銅鼓歌”。
在羅羅彜族支系的祭祀儀式及相關的儀式活動中,祭祀銅鼓或以銅鼓為禮器是該支系的重要文化符號。作為祭司的莫拉在許多節日祭祀活動中唱出“銅鼓之歌”這壹神聖的詞,稱之為“銅鼓之舞”,這本身就構成了壹種口頭語言民俗現象。
以在祭祀祖先的戰爭中搶救祖先的金竹為主要活動的跳宮節,分為“大跳”和“小跳”。壹般九年或二十七年舉行壹次“大跳”。在庫雅跳躍需要九天。除了在跳公坪上祭祀、歡樂跳外,還要在特定的山頭、村裏所有的住戶跳。“小跳”是壹年壹度的宮廷舞蹈節,前後舉行四天。每天的活動是向山、音樂神、織錦神(光明未來之神)和驅邪鬼獻祭。同樣是宮廷舞蹈節,各寨子的祭祀程序不同,但整體活動都是以莫拉祭祀為中心,是以唱“銅鼓歌”、跳銅鼓為主要祭祀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傳統盛會。
“喬年節”即火把節,在廣西彜族地區已不流行。在雲南富寧地區的羅羅分會,它被稱為火把節,是彜族的壹個盛大傳統節日。這與農歷六月彜族主要農作物蕎麥豐收有關。史詩《變鼓》追溯“喬年節”的由來:
遷徙到滇桂邊境的四夷人在躲過瘟疫後,也遭受了旱災帶來的饑荒。當時,彜族的莫拉伯賢做了壹個培育耐旱蕎麥的好計劃。他徒步來到交趾(今緬甸)借蕎麥種子,貪婪惡毒的交趾人不換銅鼓。無奈之下,被束縛的伯賢只好屈服,用十個銅鼓換了十種蕎麥種子,讓易家變成了壹個安全的地方。為了紀念蕎麥和鼓的恩情,彜家在每年的六月擊鼓慶祝蕎麥年(火把節)。富寧的彜族人認為“喬年節”(火把節)的目的是讓神靈高興。銅鼓可以娛樂和安慰神靈,讓神靈給人壹個好年景,保護寨子裏的人免於疾病和死亡。
此外,在廣西彜族地區,銅鼓之歌傳唱最多、最完整的場合是在每年節日期間特定的“鋪銅鼓”、“祭銅鼓”、“開銅鼓”、“封銅鼓”儀式及相關的節慶活動中。
可見,史詩的形成與羅羅彜族在特定的祭祀節日中演奏銅鼓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上述節日大多是由祭祀儀式發展而來,史詩《銅鼓王》也是由祭司莫拉對銅鼓的祭祀話語發展而來。祭祀儀式及其衍生的節日是史詩形成和代代相傳的民間文化場域。祭司莫拉是史詩的演唱者、編輯者、組織者和傳播者,他的詩歌和歷史角色在祭祀儀式中和諧統壹。正如《伊利亞特》和《羅摩衍那》的產生離不開荷馬和螞蟥式的人物,彜族英雄史詩的產生和形成也離不開這位祭司兼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