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各地郵政管理局相繼成立。中國郵政政企分開已成定局,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更加迫切。作為“戰略性、支柱性”業務,物流和快遞是中國郵政未來面對市場競爭的兩大利器。如何提高物流業務的管理水平是郵政改革後不可回避的話題。
起步於2003年的中國郵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物流),除了“中國郵政”的品牌和遍布全國的網絡資源外,在現代物流領域並沒有太多先天優勢。它需要壹點壹點地建立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向四面八方出擊
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劉剛眼裏,按照中郵物流目前的網絡布局,在農村配送業務上應該更有優勢。他認為,壹方面,農村市場沒有生產資料分配的主渠道,市場有需求;另壹方面,中國郵政在農村有很強的網絡優勢,但大部分農村郵局自身業務並不飽和,有開拓新業務的動力。換句話說,農村市場有需求,農村郵政正好可以滿足。劉剛曾經在國家郵政總局擔任管理職務,物流管理是他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
北方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副院長王耀秋認為,中郵物流應該服務於特定的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在特定領域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他認為,現代企業運營組織模式需要現代物流的支撐,企業對快速供應鏈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國內雖然有70多萬家物流公司,但是能提供讓企業滿意的服務的公司很少。
劉剛和王耀秋的想法在中國郵政物流得到了實踐。在河南、山東等農業大省,配送業務已經成為當地郵政物流的重要收入來源。
據山東中郵物流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介紹,中郵物流在農資和農村消費品配送方面發展迅速。在為特定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方面,中郵物流還開發了50多個綜合物流項目。目前已為戴爾、雅芳中國(有限)、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客戶提供庫存和配送服務。
優利系統運輸行業亞太咨詢總監Hans Nieuwland在接受本刊電子郵件采訪時指出,物流企業的業務已經越來越依賴於信息技術。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需要對作業環節、法律法規遵守情況和財務相關信息進行控制,但這些數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紙面上,以各種形式和文件存在。物流企業需要利用信息系統從訂單環節收集信息,使信息流流動起來,成為各個環節的信息基礎,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近日,山東中郵物流準備推出全省統壹的“分撥配送系統”,確保產品從廠家到地面縣局,再到鄉鎮縣局,再到農村服務站的各個環節都能實現信息化管控。據中郵物流信息財務部張文龍介紹,中郵物流從2003年底開始建設信息系統。目前,中國郵政物流配送網絡信息系統(CNPL)已連接中國所有城市。各省市的中國郵政物流通過互聯網登錄該系統,實現了統壹信息錄入和統壹查詢的功能。
不過,除了郵購配送和綜合物流,中郵物流還經營中郵速遞和貨代兩項業務。前兩者加起來只占中國郵政全部物流業務的50%左右,其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綜合物流,目前的營業收入只占中國郵政全部物流收入的不到30%。張文龍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
挑戰系統
業務分散對中國郵政物流信息系統是壹個巨大的挑戰。壹方面,不同的信息系統需要由不同的人來操作和維護。另壹方面,有限的信息系統投資更加分散,各個系統難以細化。
在高度依賴信息系統的物流行業,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是對企業運營水平的考驗。
福建省廈門市是中國郵政接收綜合物流業務最多的地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贏得了戴爾這樣的客戶。廈門物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余說,戴爾對送貨時間要求非常嚴格,要求送貨率達到95%以上。中郵物流很好地滿足了這些指標,今年第二季度的投遞率為96.8%。所以這個項目從2004年開始延續,戴爾將18省市自治區的配送業務交給了中郵物流。
根據戴爾季度末的出貨計劃,7月24日到7月31是出貨高峰期。戴爾要求各地反饋到CNPL系統的信息必須在當天完整傳輸到戴爾的服務器上,否則視為“未送達”。這意味著信息反饋和交付本身壹樣重要。為此,廈門戴爾集團的客戶服務部,以及各地公司的信息負責人和信息記錄員都延長了工作時間,加班加點,確保信息反饋和傳遞的及時和正確。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有壹次,CNPL系統突然硬件故障,各地信息反饋緩慢,甚至沒有反饋。為了保證達到戴爾的信息反饋指標,中郵物流廈門戴爾集團只能通過電話與當地公司確認訂單狀態,當地公司信息員通過郵件和傳真反饋當天送達的信息。同時,總部信息部門緊急排查系統問題,迅速解決故障。雖然事故沒有造成商業損失,但也造成了很多麻煩。信息系統越來越重要,多系統的運維無疑是壹項艱巨的任務。
而且,單壹的崗位信息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要求。中國郵政物流信息財務部張文龍表示,中國郵政物流在各系統信息錄入、跟蹤、反饋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訂單管理、報表統計等功能,並與中國郵政物流總公司經營分析系統對接,為經營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同時,中郵物流根據系統數據對參與整合項目的各省中郵物流進行統壹結算,並根據不同環節對參與本項目的所有郵政物流主體進行利潤分配。
這是壹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原北京ZJS快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ZJS)信息總監劉東平對此深有體會。ZJS業務發展不平衡,有的地區承接業務多,有的地區交付業務多,這就涉及到成本核算和利益分配的問題。ZJS在公司的MIS系統中集成了內部財務核算,系統自動統計每個工單的成本和收益,然後進行收益分配。如果沒有信息系統的支持,這個任務的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據中郵物流內部人士回憶,2003年某省中郵物流公司還沒上信息系統的時候,結算省內壹個月的數據,三個人算三個月。這件事雖然沒有得到驗證,但也說明了計算工程的浩大。
事實上,中郵物流目前涉及四大業務,各有特色,有獨立的信息系統。除了使用總公司全國統壹的CNPL系統外,中國郵政物流在各省運行自己的配送網絡信息系統。河南、山東等省也有自己的配送信息系統。很多系統的情況使得不同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分散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上,在成本和收益上可能是壹筆糊塗賬。目前,中國郵政物流各省的信息系統逐步統壹到中國郵政物流總公司的統壹系統。
改革問題
業務分散、系統繁多的根源在於中郵物流目前的體制。雖然中郵物流名義上是與地方中郵物流的母子公司,但母公司只擁有地方子公司565,438+0%的股權,沒有絕對控制權。很大壹部分管理權還在各省郵政局,這也導致各省各自為政,各自建系統。
劉剛指出,信息系統在這樣的格局下無法實現信息的暢通,所以無法支撐運營。中間管理成本過高,運營成本不明,都是現實問題。王耀秋認為,不同的行業涉及不同的物流環節,提出物流要求和物流設備,有不同的運作和組織模式。中郵物流將網絡資源優勢轉化為業務優勢的根本出路在於進行體制改革和業務轉型,深入了解客戶的業務領域,制定有效的業務模式和流程。
系統問題背後還有壹個服務問題。中國臺灣省商報環球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讓最近頻頻來大陸尋找物流合作夥伴。在蔡讓眼裏,中國的物流市場才剛剛開始,還遠遠談不上有競爭力。據其介紹,在臺灣省,物流公司的服務非常重要,配送時間甚至精確到幾分鐘。如果顧客對服務不滿意,他們可以拒收貨物。這個時候,物流公司總經理往往會親自買花道歉。因此,如何讓客戶滿意也是信息系統需要考慮的問題。了解客戶的各種需求,規劃送貨路線等。都需要制度的支持。
蔡讓認為,物流是壹種服務,講究服務質量。如果企業的業務方向太分散,就很難做好,也不可能做好信息系統。在臺灣省省,物流公司要非常專業,比業內人士更懂物流業務才能拿到訂單。所以本土物流企業都在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而不是全部業務。蔡讓說,建立壹個信息系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考慮服務細節,並通過系統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