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
理性思維是壹種思維方向明確,思維基礎充分,能夠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思維。簡單來說,理性思維是壹種基於證據和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
理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是人們把握客觀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活動。理性思維能力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各種能力之母。
理性思考的例子:
買了橘子吃,吃起來味道不太好,就去找原因,發現只有幾個橘子和我買的壹樣,但是不能用這種方式來定性橘子的好壞。
02
壹般來說,理性思維包括三種形式:
1.概念:人們在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對客觀事物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即提取事物的本質、總體和內在聯系,並用壹定的物質外殼詞加以標記,從而產生了概念(通過歸納和總結的方式);
2.判斷:判斷是壹個擴展的概念,是壹種肯定和否定事物內在聯系的思維形式。(通過性質判斷);
3.推理:推理是從已知判斷中推導出新判斷的壹種思維形式。它能反映事物的必然趨勢。(通過內部聯系推斷發展趨勢);
03
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關系;
感性思維是人在實踐過程中通過感官在頭腦中產生許多印象,對各種事物的表面現象有了初步的認識。它只是反映了事物的現象和外在聯系,還沒有達到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
在感性思維的基礎上,通過思維的作用,把豐富的感官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這到那,生產過程由表及裏的轉變,會產生飛躍,成為由概念、判斷、推理等階段反映事物本質和內在聯系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與感性思維相對應的壹種思維方式。它是壹種排除個人感情和偏好的幹擾,以事實和邏輯為依據,有利於增進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和明智決策的思維模式。
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性質不同,但相互聯系,它們是在實踐的基礎上聯系在壹起的。理性思維必須依靠感性思維,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感性思維必須發展為理性思維,才能更加深刻、正確、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
04
提高理性思維的方法
多看推理電視劇
推理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推理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帶來邏輯思維的提高,所以看壹些像柯南、迪徐人傑這樣的電視劇有利於邏輯思維的提高。看的時候不要只等結果,要用自己的心去推理。
多做邏輯遊戲或者題目。
多做壹些邏輯性強的項目,有助於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做的時候不要怕困難。試著自己想出答案。如果想不出來,可以看看答案。但是看完答案,妳應該明白答案裏的解決方法。如果妳真的不懂他們,妳可以問別人。
有事多想想。
多思考是壹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壹個人的邏輯思維,幫助壹個人更好地適應和了解社會,也有助於壹個人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中生存。
手寫筆記
保持手寫筆記的好習慣,每天堅持手寫筆記10-20分鐘。在用手做筆記的過程中,頭腦和情緒會很快得到整理和梳理。
如何做壹個理性的人?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泰勒。
這個消息讓我很興奮。因為行為經濟學是我近年來特別感興趣的壹個領域。
所以,我想用今天的文章告訴大家:什麽是行為經濟學,它研究什麽。
雖然網上已經有了鋪天蓋地的信息量,但是這篇文章還是要寫的。
希望能幫妳提高壹點對這門學科的理解。
要理解行為經濟學,必須從“理性人”的假設入手。
什麽是“理性人”假設?
1776年,英國人亞當·斯密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國富論》。在書中,他寫道:
我們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來自屠夫、釀酒師和面包師的仁慈,而是來自他們的利己計劃。我們不說激起他們的利他主義,只說激起他們的利己主義。我們不說自己的需求,只說對他們好。
總之。他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基於自己的需要,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行為,客觀上有助於整個市場和社會秩序的形成。
面包師做面包是因為他需要用面包換錢;我們買面包是因為我們需要錢買面包。
因此,“買面包”的行為對我們和面包師都是有益的。雙方都能從這筆交易中獲益。
這是整個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
亞當·斯密之前的經濟學是什麽思路?這是重商主義。當時的研究重點是國家如何控制對外貿易,如何殖民掠奪,如何通過關稅實現盈余,從而提高國家財富(即金銀)的積累。簡而言之,這是壹場零和遊戲。
為什麽是零和遊戲?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有得有失。壹個國家實現順差(即出口超過進口),另壹個國家必然是逆差。壹個富裕的國家必然會給其他國家帶來貧困。總的來說,整個社會的福利狀況沒有改變。
但隨著1760年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自由貿易和分工的需求變得迫切。這時,傳統的重商主義就不適用了。整個社會需要壹種新的理論來指導他們如何操作和行動。
於是亞當·斯密出現了。
亞當·斯密認為,政府不需要幹預市場,只要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行事,市場效率就可以最優化。每個人的情況都可以得到改善。
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麽?
他稱之為“經濟人”假說。
他認為人是追求利益的,會走“利益最大化”的道路。如果我更需要面包而不是錢,我會用錢買面包;如果面包師更需要錢,他會用面包來賣。
這壹假說,在經過老前輩、約翰·穆勒、帕累托等壹系列大師的完善後,被發揚光大,成為“理性人假說”。它也成為古典經濟學的基礎。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理性人”假設。
1.人們對自己面臨的壹系列選擇有充分的信息和穩定的偏好。
2.基於兩者,人們可以給每個選項賦予壹個“效用”值,來描述這個選項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3.人們會選擇效用值最高的選項來行動。
這其中體現的“合理性”在哪裏?體現在第二點。
換句話說,傳統的假設是,如果壹個人是理性的,那麽他的“主觀效用”壹定是正確的、穩定的、客觀的——他絕不會認為50元比100元更好。
直到20世紀中葉,這個理論似乎都是正確的。
20世紀發生了什麽?心理學蓬勃發展。
特別是認知心理學的繁榮,揭示了人們的認知過程。
人們開始發現,我們的思維過程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決定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準確。
簡而言之,傳統的理性人假設就像牛頓第壹定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就像人們發現了摩擦的存在。
這個時候,有必要提壹個重量級的:
丹尼爾·卡內曼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的好朋友和老師。
如果說行為經濟學中有壹個亞當·斯密式的人物,那無疑是丹尼爾·卡內曼。
可以說,雖然行為經濟學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開始有大量的研究,但直到卡尼曼的論文誕生後,這門學科才完全建立起來。
那麽,丹尼爾·卡內曼做了什麽?
1979年與特沃斯基發表論文,提出“前景理論”。
這壹理論總結了20世紀心理學的應用,極大地修正了“完全理性人”的傳統假設。
它認為人們在分析期望效用和進行決策時會受到許多心理因素的影響。這些心理因素會導致我們做出很多“看似不理智”的決定。
這與傳統的假設相反。
舉個簡單的例子:
壹個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他每天盼著下班,從周壹就盼著周末。他工資不高,也就壹般,但就是不肯辭職。為什麽?
傳統的解釋是用效用函數來計算期望。比如他現在的工資是6000,如果他跳槽,有50%的幾率他的工資會增加1000,有50%的幾率他的工資會減少2000。然後,總預期收益是50% x 1000-50% x 2000,結果是-500,是負數,他不願意。
但前景理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漲薪概率改為80%,降薪概率改為20%,總收入從-500變為正400,他也會不願意退出。
為什麽?因為“降薪”在他心目中的比重遠比“漲薪”重要。
這就是前景理論最重要的成果:損失厭惡。人對損失的敏感度會遠遠高於收益。
總之是壹樣的100元。失去100元和找到100元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帶來的痛苦會更強烈更持久。
從下圖可以看出,同樣的量(X值)和主觀值(Y值)對應的損失和收益是完全不同的。
那麽,人為什麽會有損失厭惡情緒呢?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是因為在幾千年的進化過程中,失去壹樣東西(比如傷害、食物、領地)對我們的影響比得到壹樣東西更嚴重。結果,我們的大腦被塑造成對失去更敏感。
如果妳足夠敏感,妳會發現很多文章的標題都會使用負面詞匯(失落,失業,錯過,落後...)引起妳的註意(包括我,捂臉)。
這背後的原理其實是厭惡損失。
基於前景理論和損失厭惡,卡尼曼、塞勒和壹大批行為經濟學家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理論。
比如下面兩個實驗。
第壹個實驗:經濟學家把參與者分成AB組。他們給A組A的每個人壹個杯子,告訴他們:杯子完全屬於妳,妳可以選擇帶回家,或者以後賣掉。
同時,他們給了B組壹筆錢,告訴他們:妳可以把錢帶走,也可以用來買A組的杯子..
結果如何呢?在A組中,願意賣杯子的人的中間價格是5.79美元;在B組中,願意購買杯子的人的出價中位數是2.25美元。
換句話說,對於同壹個杯子的評價,兩組人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擁有杯子的人認為他們的杯子更有價值。
第二個實驗是類似的:
將參與者分成三組。第壹組,每個人都給了壹個咖啡杯;第二組,每個人給壹塊巧克力;第三組什麽也沒給。
然後,經濟學家分別告訴他們:第壹組的人可以選擇用杯子換巧克力或者拿走;第二組的人可以選擇用巧克力換杯子,也可以不換。在第三組中,人們需要在杯子和巧克力之間做出選擇,並告訴實驗者他們更喜歡哪壹個。
讓我們從第三組開始。56%的人選擇杯子,44%的人選擇巧克力。雖然有壹點差距,但可以普遍認為,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杯子幾乎和巧克力壹樣值錢,偏好上沒有顯著差異。
但是第壹組和第二組的結果截然不同:
第壹組,89%的人選擇不交換,只有11%的人願意交換。
第二組,90%的人選擇不交換,只有10%的人願意交換。
這是什麽意思?
人們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的評價會大大增加。
簡而言之: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更有價值。
這就是所謂的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看似很簡單,無非是“損失厭惡”的發展。
但進壹步思考其實很有意思。
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首先,稟賦效應最基本的條件是損失厭惡,即對損失的敏感度高於收益,這壹點無需細說。
但問題來了:
得失是相對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定義“失去”和“獲得”?
以實驗壹為例。參與者得到的杯子本質上是外國的,是實驗者捐贈的。那麽為什麽會有差距呢?
這是因為A組先拿到杯子,再選擇是否出售——他們的參考點設定為“我有壹個杯子,妳願意失去它嗎”,這是壹種損失。
B組的參考點設定為“我沒有杯子,妳願意去拿嗎”,這是壹種收獲。
所以,稟賦效應就發揮作用了。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麽結論?
我們對壹個事物的態度會受到“初始狀態”的影響。初始狀態不壹樣,我們的參照點不壹樣,對事物的評價也會完全不壹樣。
從這個推論出發,又誕生了壹個有趣的原理。
請看下面的情況:
有壹種嚴重的疾病正威脅著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現在,對這兩組人來說,他們有以下選擇:
A隊聽到的是現在有兩個措施。措施1可以保證200人得救。措施2有1/3的幾率拯救600人,有2/3的幾率拯救不了任何人。妳會選擇什麽?
B組聽到的版本是這樣的:
有兩種方法。措施1會殺死400人,措施2有2/3的風險全部死亡,有1/3的幾率不會有人死亡。妳會選擇什麽?
我們壹眼就能看出,A組和B組面臨著完全壹樣的選擇。措施1全部救出200人,死亡400人;措施2都是1/3生存幾率,2/3死亡幾率。
那麽,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兩組采取的措施1和2的比例應該大致相當。
如果A組有80%的人選擇measure 1,那麽按理說B組應該有80%左右的人選擇measure 1。
但是發生了什麽?在A組中,很大比例的人選擇了measure 1;相應的,在B組,大部分人選擇了措施2。
這裏面的原因是什麽?因為“初始狀態”不壹樣。
對於A組來說,兩個措施都是“獲得”的框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保守,也就是選擇能把包留下的策略。
但是對於B組來說,這兩個措施都是“損失”的框架。這時,人們的“損失厭惡”就表現出來了——寧願冒更大的風險,也不願眼睜睜地看著損失白白發生。
也就是說,當我們收到壹個“虧損”的框架時,我們的潛意識反應是冒險。即使冒險的結果可能更嚴重,我們也不想白白失去。
這就是著名的“框架效應”。
同樣的事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用不同的“框架”傳達給對方,可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效果。
理性思考的好處
毫無疑問,在人類的思維和行為機制中,伊斯蘭教賦予了理性巨大的作用。足以說明這壹事實的是,用Charillat的術語來說,如果妳失去了理智,妳就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
值得註意的是,有些人過分誇大了理性的作用,以至於讓理性來評判查裏拉特的法令;與此同時,另壹部分人走向了另壹個極端,幾乎拋棄了理性的價值。
有人認為安薩裏在哲學上采取最終立場後,忽視了理性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知道安薩裏對這個問題的態度。
正如格爾達維博士所說: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建立這樣壹個觀念:從伊斯蘭教的觀點來看,理性與查裏拉特並不沖突;宣傳自由理性就是宣傳信仰。
信仰與理性密不可分,安薩裏指出:“理性離不開經典;經典離不開理性。主張純粹從眾,完全脫離理性的人是無知的;那些只滿足於理性而忽視聖典和聖訓之光的人是自我欺騙者。妳壹定不是這兩種人之壹。妳應該兩種來源都有。因為理性知識就像食物,而慈善知識就像藥物。”
在此基礎上,安薩裏強調理性知識與Charillat的知識並不沖突。他說:“有些人認為理性知識與查裏拉特的知識是直接沖突的,兩者是不相容的。這種猜測源於洞察力的盲目——我們請求主保護我們不受這種現象的影響。
“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覺得查裏拉特的壹部分知識與另壹部分知識沖突,無法調和,所以認為這是宗教的矛盾,自己也相當困惑,所以容易背叛宗教。其實是無能導致了宗教矛盾的想法。真是浪費。唐!”
理性是真主賦予人類的,它使人類能夠通過對真主造物的觀察和思考來認識真主。但是,理性不是無限的,也不適合理解壹切;有些事情,理性必須無條件接受,作為不爭的事實。這些事實是先知傳下來的。因此,安薩裏認為,理性應該確認兩個事實:確認安拉的存在;確認先知的聖品。如果確認前壹個事實的方法是已知的,即觀察安拉的創造,我們如何確認後壹個事實?
安薩裏通過真實的例子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問題的另壹面。他認為“人是由身體和思想構成的;心指的是靈魂的真實,是知道安拉的位置,而不是死人和牲畜的血肉。身體的健康決定它的快樂,身體的疾病導致它的痛苦和毀滅。心靈也有自己的健康和健全,只有那些帶著健全的心靈而來的人才能得救(26:84);同時,心靈也有壹種疾病,這種疾病決定了心靈和後代的永恒毀滅。正如安拉所說,“他們心裏有病,...”(2: 10)
“對真主的無知是壹種致命的毒藥,追隨私欲和違抗真主是壹種惡性疾病。認知安拉是排毒劑;是克制私欲,順從安拉的良藥。要治愈心臟病,妳需要壹些藥,就像身體需要壹些藥來治愈壹樣。身體的藥物通過它的壹個特性對康復產生作用,智者無法用理性去理解,只能遵從醫生——接受這些藥物的先知;先知可以通過聖品發現那些藥物的特性。同樣,我堅信家庭作業(Ibadai)的範圍和數量是由先知們定義的,理性無法理解其有效性的確切形式,所以它應該效仿先知們——那些借助神聖物品而非理性功能的光芒來理解家庭作業特征的人。”
接著,安薩裏總結道:“壹句話,先知是治療心臟病的醫生,理性的效用和作用是:讓我們認識到上述事實,並相信和認可神聖的產物;承認自己無法理解什麽是聖品所知;握住我們的手,把我們交給聖物,就像把盲人交給向導,把不知所措的病人交給慈悲的醫生壹樣。理性的作用止於此,除非妳明白醫生告訴妳的話,否則妳無法染指其他內容。”
這樣,伊瑪目安薩裏澄清了確認聖物的問題,指出了理性的第二項任務,並用三件事說明了這項任務的範圍:第壹,他認識到聖物的必要性,並相信它們;第二,理性無能,只能理解通過聖品才能理解的東西;第三,服從先知,跟隨先知。
安薩裏以簡潔而令人信服的風格論述了這個問題,這是他隱居期間努力的結果。他告訴我們:“然後,我堅持了近10年的隱居打坐。期間我經歷過無數次:有時是直覺,有時是證據知識,有時是信仰的接受,所以我深信:……”
安薩裏用下面的話結束了這段話:“這些東西是我在隱居期間獲得的知識,我確信這就像是見證。”
安薩裏確定了理性接受知識的取向,從而將其從各種迷信、幻想和盲從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