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壹些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漯河,但他們壹定嘗過鹹、甜、辣的衛龍辣條。衛龍在辣條行業的“挑大梁”地位可謂不可動搖。即使在營銷圈,衛龍也創造了獨特的營銷現象。它和暴走漫畫、微博段子有過緊密的合作,每隔壹段時間就能在微博制造熱搜。
疫情期間,衛龍通過官微宣布向武漢捐贈壹批辣條和魔芋提神,發放給壹線醫護人員。而且在疫情期間,衛龍宣布給復工員工平均加薪30%,計劃再招1000人,再次賺足眼球。
很少有人知道,衛龍辣條的發源地是漯河市。這裏是中國辣條的主產區,漯河的辣條年產值總和可以達到全國的七分之壹。
在漯河,本地人想吃辣條,並不是按照超市的散裝零售買的。他們要壹次買兩三斤辣條,放在家裏慢慢吃。吃的方式也比較靈活。無論是芝麻、雞蛋、包子還是煎餅果子,辣條肯定是少不了的。什麽都能吃的辣條,十幾年前就在漯河流傳了。
如果說外地聚會少不了酒的話,漯河人的飯桌上經常會有辣條。逢年過節,壹盒辣條可以作為他們走親訪友的禮物。
漯河辣條的飲食文化給了衛龍壹片生長的土壤。從學校附近的食堂到大型商場的專賣店都可以看到衛龍辣條。這種風靡全國的小食品——辣條,成為新時代的“國民小吃”。
圖/視覺中國
誰也沒有想到,這種五毛錢的街頭小吃也能登上美國奢侈美食排行榜,成為繼老幹媽之後的又壹個“國貨”代表。2015,11,衛龍辣條出現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標註的單價高達14美元,折合人民幣90多元。
衛龍的內部員工把成功歸因於產品口味的成功。“衛龍有60多種辣的食物,但都不太辣。這是因為我們調研發現,除了湘菜和川菜,更多地區的人的飲食習慣都不是太辣,所以衛龍也把原來辣條的辣度從辣降到了甜,更符合大眾口味。”
衛龍開始豐富調味品品類,不僅是調味面制品,還將辣條延伸到豆制品、魔芋制品、素食制品和肉制品。然而,隨著產品庫的不斷擴大,人們也發現,這種以前辛辣的零食開始變成了壹種甜點。
“廣東是我們最大的銷售區域。雖然離湖南更近,但廣東人口味清淡,不愛吃辣。”
“藍海”變成“紅海”
走在漯河街頭,妳幾乎感受不到漯河作為辣條之鄉的獨特氣息。只有在個別社區超市、商場、購物中心才能看到那些包裝五顏六色的辣條。在衛龍興起之前,漯河市的大街小巷都是賣牛筋面的小販。走在大街上,手工辣條的味道讓人無處可藏。
漯河人民很早就在辣條的“滋潤”下成長。相比過去街頭巷尾熟悉的香味,現在的辣條之鄉呈現出更多的工業氣息。
位於漯河東部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的衛龍總部,進入工業園區就能看到衛龍食品工業園顯眼的logo。今年8月,衛龍總部員工搬進新園區,衛龍食品二期工業園多條生產線陸續投產,成為衛龍主要的食品生產基地。在原來的衛龍食品壹期工業園區,壹些建築被貼上了“衛龍學院”的標簽,只對內部員工開放。
與之前的園區相比,新搬來的園區大樓擁有更多的食品生產車間,但在內部員工張龍看來,這些產出還不足以支撐衛龍的長遠發展。“我們有壹個三期工業園在建,總投資30億”。漯河市政府官員曾表示,衛龍三期工業園項目的建成,承載著“年產值將超過200億元,成為全市第二家超百億元水平的食品企業”的目標。
事實上,利用市場低迷,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擴大辣條產能,是衛龍發展的關鍵因素。比如2004年,辣條被貼上“垃圾食品”的標簽,銷售慘淡。但衛龍董事長劉衛平在供應鏈上投入大量資金,逐步將原來的半自動操作改為自動化;2017,衛龍進壹步建設了研發中心,配備了各種專業的檢測儀器。
圖/視覺中國(辣條加工廠)
壹位土生土長的漯河人評價說,這些操作在當時的辣條行業,甚至是當地的小吃生產企業都是比較先進的。既提高了產能,保證了食品的安全性,又在壹定程度上鞏固了品牌優勢。
通過壹系列的技術叠代,衛龍辣條的產值逐年增加。但是競爭對手也來了。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曾表示,“2018年,中國辣條行業規模為580億元,辣條平均毛利率接近50%。高毛利自然吸引了資本的加入。”目前,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店、演金店等網絡名人零食品牌都將辣條作為產品矩陣中的壹員。
意識到競爭格局的衛龍,也開始逐漸改變對經銷商的策略。據衛龍內部人員介紹,“衛龍對經銷商的要求主要有三點:壹是必須是具有壹定車輛運輸能力的經銷經銷商;二是經銷商承擔壓貨風險,如年訂單量654.38+0萬,經銷商要保證壹定的覆蓋能力,獨立承擔售後服務;第三,超過壹定量,不能同時銷售其他種類的辣。”
在渠道布局的安排上,衛龍也做了調整,經銷商只能做代理的終端銷售,以後不做批發。“以前我們公司有批發,但目前公司已經改制,開始實行合夥人模式,所以會更加重視終端門店。”
這種戰略調整,擊退了部分經銷商的熱情。“衛龍辣條今年疫情後有過壹輪漲價,加上轉售渠道和壹定的銷售品類限制,對我們來說太苛刻了。”
另壹位漯河當地經銷商也表示對此並不了解。他認為,休閑零食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其業績貢獻池以線下為主,線上主要作為平臺。目前,衛龍辣條近90%的銷售業績來自線下終端門店,其余10%來自電商。
圖/作者李鬥拍攝
但在無序的麻辣市場,也有人願意為其品牌溢價買單。多位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艾財經,相比其他同類麻辣,衛龍麻辣的批發價是最貴的,平均每包衛龍麻辣進貨價多3-5毛錢。“雖然衛龍辣菜價格最高,但賣得最快。相比同類辣條,衛龍辣條壹個月能賣500塊,其他只能賣50塊。”
漯河制造,等待新生。
離漯河經開工業區不遠的光明路,是壹條百貨、超市、食品批發性質的休閑街。來這裏的顧客大多是經常來批量購買的,衛龍在漯河的食品旗艦店,中國唯壹的壹家,就在這裏。
“我來是因為希望能接觸到以前沒接觸過的商家,給他們提供壹些小批量的購買服務。以後談生意就更容易了。”衛龍旗艦店的營銷人員陳穎說。然而,在半個小時內,只有壹名顧客來到這家商店,買了20包不同種類的衛龍辣條,並迅速離開。
相對於批發市場的其他店來說,這個成績已經算是樂觀的了。整個大型批發市場,偶爾只有兩三個行人經過。
近年來,隨著各地食品產業的興起,以辣條、火腿腸等傳統休閑小吃為主的漯河食品產業正在遭遇沖擊。如河北、山東、福建等農業大省的縣級食品工業園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逐漸形成明顯的食品產業集聚現象。
辣條產業的崛起,給了漯河發展的信心。辣條供應鏈的成熟帶來了相關上下遊產業的發展,比如上遊的辣椒、花椒、油菜,中遊的食品行業、包裝印刷、機械制造、物流、電子商務等行業。更重要的是,對拉動GDP也有重要作用。在2020年的合作夥伴大會上,衛龍董事長劉衛平還透露,2065438+2009年衛龍整體營收49.09億元,壹年貢獻稅收4億元。
圖/視覺中國
除了辣條行業,漯河最閃亮的食品明珠是雙匯和南街村。
另壹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作為食品名城,河南漯河食品產業年產值達2000億元,相關企業7000多家,但大多為中小企業,創新和R&D能力較弱,產品同質化嚴重,成為制約漯河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
漯河市官方消息,2019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3%。雖然食品行業仍占全市經濟半壁江山,但與2018相比,無論是增速還是占比都略有下降。
有漯河食品行業人士指出,“在食品行業都在聚焦健康戰略的當下,漯河本地食品企業推出的產品還是和十幾年前壹樣,和很多新食品相比變化並不大。”
“食品行業已經從溫飽型消費轉變為健康愉悅型消費。誰拉開明顯的分化,誰就能闖出壹片新藍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誌在食博會上發表演講時說。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5月的漯河食博會推遲到今年165438+10月。即將到來的第18屆食博會承載著這座美食名城的榮耀和夢想。自首屆美食節以來,漯河市就把招商引資作為衡量美食節成敗的重要標誌。但在食品行業產值下行趨勢下,2020年招商引資任務將比往年更加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