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逐漸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各種影響,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生態學界關註的重要問題之壹。生態旅遊被認為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模式之壹,因為它倡導人們認識和保護自然,強調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及其與社區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壹定的破壞,因此,探討生態旅遊的環境保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壹、生態旅遊和生態旅遊環境
早在1965年,美國學者Herzt就提倡所謂的“生態旅遊”,後來又被加拿大學者克勞德?莫琳在《當地居民和社團參與的生態文化旅遊規劃》壹文中使用過。1992“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範圍內推廣了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原則。1993國際生態旅遊協會的定義是:生態旅遊是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持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國際資源組織認為,生態旅遊是“以欣賞自然審美為初衷,同時表現出對環境的關註。”我國學者陸將其定義為“以生態學原理為指標,以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導向,既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又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邊緣生態工程和旅遊活動”。
在生態旅遊的定義下,生態旅遊環境可以定義為:生態旅遊環境是以生態旅遊為中心的環境,是指生態旅遊活動賴以生存、開展和發展的壹切外部條件的總和。註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是旅遊環境的壹部分,它不同於旅遊環境。它符合生態學和環境學的基本原理,以系統的良性運行為目標,是以壹個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容量為極限,滿足旅遊者心理感知的旅遊環境。
二,生態旅遊環境保護案例
近幾十年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自“生態旅遊”提出以來,學者們紛紛對其進行研究,旅遊業界也進行了實踐。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我們來討論幾個生態旅遊環保的成功案例,總結壹下他們的環保經驗。本文從工程規劃和政府支持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壹)工程規劃層面的生態旅遊環境保護——以青島喜鵲山森林生態休閑公園為例。
喜鵲山林生態休閑公園位於青島西海岸,膠南市黃山經濟區,沙溝水庫以北,韓家寨、嶽家村以南,小珠山水庫以西,薛家莊以東。為了防止生態旅遊破壞環境,喜鵲山森林休閑公園在開發之初就制定了詳細的環保工程設計方案和相關細則,嚴格按照生態旅遊的要求設計項目,做好前饋控制。其設計方案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緊緊圍繞生態保護原則進行設計。
防護工程設計原則:
(1)園區項目建設以保護為主,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確保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2)公園的保護工程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地域特點,選擇建設方案。保護工程的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二是防護工程設施牢固、適用,並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第三,工程設施的保護要藝術化處理,能起到景點和美景的作用。
(3)根據保護對象的特點和科學管理的技術要求,確定適當有效的保護措施。
(4)對危及物種生長和生存的病蟲害、地方病和汙染提出積極的防治措施。
以下四個部分對生物資源保護、景觀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衛生工程設計作了詳細的設計規定。其中,生物資源保護又細分為植物資源保護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在植物資源保護方面,對珍稀植物制定了相應的恢復和開發措施。動物資源要特別註意禁止狩獵活動。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是防止廢氣、廢水和放射性物質,以及工程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安全衛生工程主要是針對遊客為防止破壞環境而設置的安全衛生設施進行必要的設計和規劃。
本文主要從環保項目的規劃設計談生態旅遊環保措施的體會。
(二)生態旅遊與政府環境保護——以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為例
武夷山遺產位於中國福建省西北部,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裏。整個區域分為四個保護區,即西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中部的九曲溪生態保護區、東部的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區和程村的越王城遺址保護區。
武夷山生態旅遊在其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基於政府的支持,其環保經驗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是環境保護的前提。
武夷山在生態旅遊建設過程中,處理好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認真貫徹了“開發與保護並重,開發服從保護”的方針。政府從旅遊收入中拿出大量資金用於資源保護,二期保護建設投入3.4億元用於旅遊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旅遊環境的監測。這在經濟上給了武夷山環保工作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2.通過制度法規建設保護武夷山生態環境。
武夷山的保護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九曲溪金谷巖上,有崇安縣禁漁令石刻:“...有毒的魚、鱅魚、網,三十裏之內不準入境……”這部節石法被國內外專家奉為經典的古代環境保護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省市兩級管理者壹方面嚴格遵循國家相關保護法律法規,另壹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地方性法規,如《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福建省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有效地保護了武夷山的生態資源。
3.培養旅遊從業人員和遊客的環保意識。
近年來,武夷山壹直在加強生態旅遊宣傳,在導遊的年度培訓中增加生態道德教育,提高導遊的整體環保意識,通過導遊的話語和自身的行動,讓遊客積極響應和參與保護生態環境,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在培養遊客的環境意識方面,首先,在旅遊景點的明顯位置設置生態保護的宣傳標誌。比如,在很多景點門口,妳可以看到“除了攝影什麽都不帶,除了腳印什麽都不留下”、“保護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禁止吸煙”。另壹方面,遊客的行為受到強制性條約和法規的規範,這引起了遊客的極大關註。對違反有關規定者,將嚴肅處理,並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
第三,結論
任何壹種旅遊活動都會對環境產生壹定的影響,有利有弊。有利影響主要在於生態旅遊本身對環境質量要求高,客觀上要求改善當地環境質量;不利的影響是任何壹種旅遊活動都會對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壞,生態旅遊也不例外。因此,我們應該在發展生態旅遊之前和發展過程中采取各種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基於以上案例,從工程規劃方面,開發前要設計合理的工程規劃;政府應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制定合理的保護政策,以保證該地區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的順利進行。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