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以《乘法表》壹課為例,結合布魯姆的認知教育目標分類進行分析。
兩年前,因為參加青年教師競賽,我抽的題目恰好是乘分配定律。當時做了壹個簡單的設計,所以上了兩次這個課,對比很明顯。
兩年前,我的教學設計是:我先問問題“這次植樹活動有多少學生參加?”解題後要求學生觀察公式的特征,發現左右公式包含相同的數字,但運算順序不同但數字相同;然後請學生舉例,從幾個不同的公式中歸納總結出乘法分布規律並用字母表示出來;最後明確了乘除法的應用,有時利用乘除法可以簡化計算。在舊的設計中,我想達到教育分類的目標:知、懂、用、析(通過例題觀察總結乘法)。但由於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有限,在看似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替我說出我想說的話),只知道乘除法的運算規律並根據字母表達式機械套用,並沒有達到對低班乘除法的“理解”。
今年我的教學設計:參考北師大出版的教材,從平鋪場景入手。之所以選擇導入這個場景,是因為人教版除了有生命的意義之外,還有壹個數形結合,可以為後續的學生探索乘除法和分配法(乘法的意義——幾)背後的道理提供腳手架,也就是可以為後續的作圖和驗證方法提供直觀的腳手架。
首先,學生還要列出綜合公式,觀察公式的特點:
今年設計的不同之處在於學生獨立思考(公式中標註),同桌討論。老師隨機選壹個人說原設計沒有獨立思考,舉手的同學直接回答。
然後就是今年設計的不同。我要求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特征寫出自己的公式,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算、畫、寫)驗證左右兩邊的公式相等。對於可以改進的部分,這裏要打印壹份學習清單給學生。
這裏投票的目的(只需按幾個方法記錄)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是否掌握了不同的方法,然後選出學生進行匯報。學生的作品如下:
無論是計算還是畫圖(線圖和兩個矩形區域),推理都是要有這麽幾個數,這也是乘分配定律背後的道理。學生能獨立總結乘除法和分配法,並能運用字母表達法。
這裏的目標層次主要是第四層次——分析(比較、對比、檢驗、探索等。).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活動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通過自主和合作進行了歸納、總結和探索,同時實現了較低層次:認識、理解和運用。
最後將乘除法與我們所學的兩位數×兩位數豎式相結合,與矩形的周長公式、組合面積建立關系,以及如何應用(根據資料,是組合還是拆解)形成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系與整合,體現了整合(整合與構造)與應用。
因為時間不夠,最後的思考問題學生回家思考:想想乘除法適用於減法嗎?這裏是乘法分配律內涵的延伸。當明確了A × c+B × c = (a+b) × c,a c加b c = (a+b) c,其實減法也是壹樣的,用的是推理的方法;另外,也可以用組合矩形(大矩形-小矩形)的圖式來解釋;這兩種方法對學生的思維水平要求很高,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做到。大多數學生通過舉例來說明。我沒有花時間去延伸深度思考和深度學習這部分,因為反饋已經進入新課了,我覺得是延伸的部分。現在我反思壹下布魯姆對教育目標的分類。這裏很可惜。我們看到這屬於綜合層面。它要求學生認識和理解乘除法,更好地應用和分析其內涵,從而幫助學生構建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鏈。如果學生達不到這個水平,可以深化認識、理解、應用、分析的提升,幫助學生構建知識和方法的體系,真正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制作圖表,有助於我反思兩個教學設計:
雖然現有的設計還存在很多不足,但是相比最初的設計,高階目標占的越來越多,我在這個類的設計上有了壹些進步。是的,在團隊的學習中,我的教學能力和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這是團隊給我的禮物。
最後,在我在信息化教學實踐中遇到困難時,王緒義博士給我的壹段話的最後,我想鼓勵大家:“讀、做、思、寫,不應該看成四個階段,而應該看成壹個螺旋。當妳覺得對信息化教學了解不夠的時候,那就去閱讀信息化教學的經典著作,然後在課堂上實施,分析思考信息的輸出,並記錄下來;當妳覺得自己沒有很好的把握教學設計的時候,帶上布魯姆去讀,根據教育目標的分類做壹個教學設計,在課堂上練習,然後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並寫下來;這個問題壹個壹個解決,壹個壹個轉,逐漸深入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