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甲骨文的主要特征是什麽?因為甲骨文多是刻字,筆畫蒼勁有力,而古拙自然,具有畫面簡單的特點。字形結構不固定,變化很大。
問題三:甲骨文有什麽特點?因為甲骨文多是刻字,筆畫蒼勁有力,而古拙自然,具有畫面簡單的特點。字形結構不固定,變化很大。
問題4:甲骨文的文字特征甲骨文是刻在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在河南安陽小屯出土,因為這裏曾是商代晚期商王盤庚到帝辛的都城,史稱“殷”。商朝滅國,成了壹片廢墟,後人將其命名為“殷墟”。因此,甲骨文也被稱為“殷墟”。其內容絕大部分是皇家占蔔之言,故又稱“甲骨文”或“甄蔔”。這種字跡基本上是由契刻的,也被稱為“文琪”或“殷琦”。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研究漢字起源最早、最系統的資料,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的重要財富。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即用筆、造字和構圖。從甲骨上的文字來看,它們已經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要素,即書寫、書寫和構圖。他的筆法線條工整而細,直而粗,筆畫多折,對後世篆刻的筆刀產生了影響。從結來看,人物有所變化,雖然大小不同,但相對均衡對稱,呈現出穩定的格局。從構圖來看,雖受骨屑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但仍顯示出文字的雕刻技巧和藝術特色。“甲骨文書法”在壹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起來,證明了它的魅力。從用筆來看,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上的,所以他刻的時候用的是直線,曲線也是用短直線刻出來的。筆畫粗細也均勻;因為刀是直提直收的,所以大部分線條中間略粗,兩端略細,細而結實,直而流暢,立體感十足。就構詞法而言,甲骨文的外形多為長方形或幾個正方形,具有壹個詞的對稱美或變化美。此外,甲骨文還具有結合方圓、開字集的結構形式,有些文字還帶有或多或少的象形痕跡,在文字的最初發展階段是幼稚而生動的。從構圖上看,甲骨文整體清晰,文字大小錯落有致。每壹行都是上下左右,雖然有密度的變化,但整篇文章卻能充滿活力,大小相依,左右對應,前後呼應的熱鬧局面。而且字數多的排列緊湊,給人壹種密集的感覺,字數少的則顯得稀疏空靈。總之都呈現出壹種古雅浪漫的情趣。
問題5:甲骨文的字形特征是象形文字。
非方形字符
因為是刻畫的,所以多切壹點都不圓。
問題6:西周時期的甲骨文有什麽特點?在陜西省岐山縣北部的周公廟遺址附近,今年新出土了壹批甲骨,其中壹塊刻有六個大字,非常珍貴。截至目前,周公廟遺址共出土西周甲骨65,438+00,000余件,其中可識別文字近2,600個,是我國其他地區出土的兩倍多。
岐山縣位於陜西省西部,是西周的發祥地。從周太齊王到周平東王的400多年間,齊壹(又稱周宗)是周朝的首都。都城東遷後,西周宗祠仍在岐山,仍是皇室祭祀和壹些重大政治活動的場所。周公廟遺址位於岐山縣鳳凰山南麓,面積10平方公裏。是壹處規模宏大、內涵豐富的商周遺址。
據雷興山介紹,周公廟遺址於2004年發掘。目前,商周時期的聚落分布已初步明確。* *出土西周甲骨10000余件,西周甲骨銘文可辨認字數近2600字,是我國其他地區出土西周甲骨字數總和的兩倍多。其中許多是周公旦自己使用的。
他透露,壹個近500字的甲骨坑,是周公旦自己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使用的產物,比如討伐叛亂、調動軍隊時使用的甲骨,比如洛邑占蔔用的甲骨,豐富和完善了西周甲骨,使西周甲骨有了質的飛躍。"
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了今年新出土的甲骨文。這是壹頭牛的肩胛骨,長約15cm,寬約10cm。表面光滑,並刻有⒁⒄⒄ ⒄ ⒄ ⒄ ⒄ ⒄ ⒄ ⒄ ⒓ ⒓.字樣
雷興山說,這六個字的意思是:事件命名結束,獾牧礁,懲罰其中壹個是吉祥的。兩個人出現在同壹塊甲骨上是西周時期的第壹次。他強調,這塊甲骨有兩個特別的地方:在考古史上,從未發現刻有甲骨的骨頭被改成了鏟子;更特別的是,這塊甲骨沒有鉆孔,也沒有占蔔的跡象。不像這塊骨頭上的字是占蔔之後刻上去的,是直接刻上去的。有專家懷疑它屬於壹種練習刻字的骨頭,後來被用作骨鏟。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周公廟遺址共出土西周甲骨65,438+00,000余件,其中能辨認的文字近2,600個。我國其他地區西周遺址發現的甲骨文數量不到1100。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