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電商旅遊平臺對實體店的沖擊有哪些利弊?

電商旅遊平臺對實體店的沖擊有哪些利弊?

表面上看,電商旅遊平臺對實體店的沖擊,實際上是旅遊電商的發展對傳統旅遊業的沖擊。

旅遊業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1.相比其他行業,旅遊業更需要電子商務,也更容易推廣電子商務。旅遊產品是無形的、不可儲存的,其生產和銷售都是在服務的過程中完成的,在電子商務的實現中不需要配送。旅遊產品銷售的過程就是把各種產品信息組合起來,傳達給有旅遊需求的人,所以發展旅遊電子商務的條件得天獨厚。

2.旅遊業關聯度高,是由幾個性質完全不同的行業組成的看似松散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的發展涉及廣泛的社會和經濟結構。旅遊電子商務可以快速整合各種資源,促進行業間的交叉聯合和優勢互補,將原來分散的盈利點集中起來,走向系統經濟的新境界。形成旅遊中介機構、旅遊產品生產者、遊客三方共贏的局面。

3.旅遊電子商務非常適合開發散客和小團旅遊市場,為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由於缺乏特色和良好的服務質量,傳統的跟團遊已經逐漸被遊客所拋棄,更多的遊客傾向於選擇個人遊和小團體自助遊(如國內只有5%的遊客選擇跟隨旅行社組織的跟團遊)。然而,旅遊景點、服務設施和遊客在空間上是分散的。要把這些分散的資源形成壹個服務體系,必須有壹個便捷、低成本的方式。過去,旅行社壹直在承擔這項任務。然而,由於旅行社與遊客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遊客不僅無法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且由於旅行社的業務線有限,也無法在旅行社中隨意選擇。而電子商務則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旅遊產品的需求方和供給方,為最大限度地滿足遊客個性化的旅遊方式提供了便利。

4.旅遊電子商務技術提供的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優勢。旅遊電子商務技術在內部管理、網絡預訂、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旅遊企業的內部成本,克服了傳統旅遊服務的不足,用很少的人力為遊客提供科學全面的信息服務。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拓展了旅遊企業的經營規模(客源數量和地域範圍),大規模采購勢必進壹步降低旅遊產品的成本,從而為旅行社進壹步占領市場、獲取利潤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當今中國旅行社的平均利潤率僅為1%左右,而上海的Ctrip(現已更名為攜程翠明國際旅行社)2004年實現凈營業收入3.33億元,凈利潤1.33億元,凈利率為40%。

旅遊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劣勢;

1.旅遊電子商務的充分運用,首先會減少員工與客戶的面對面交流。旅遊作為壹種精神活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不僅存在於導遊與客人的溝通中,也存在於在線預訂、咨詢服務和售後服務中。

2.國人的消費習慣不利於電子商務的大規模發展。支付是交易過程的最後壹個階段,也是衡量交易是否實現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有使用現金交易的根深蒂固的習慣。如果不能使用銀行卡大規模網上送貨,又怎麽談得上網絡的便捷呢?

3.目前,我國旅行社的信息技術普及程度還不高,與酒店、交通等相關部門的聯系系統還不發達,與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計算機系統聯網才剛剛開始。這與旅行社行業的發展要求和速度不符。壹方面旅行社自身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完善,另壹方面政府也要對此給予更大的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2005年6月5438+2月以後,外國旅行社可以在中國設立獨資旅行社。國外大型旅遊企業的資金優勢、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水平,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給國內旅遊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競爭的殘酷性可想而知。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是大勢所趨。但是,我們的旅遊企業必須認識到,旅遊電子商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旅遊業壹方面需要先進的網絡技術,另壹方面需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更多體現在品牌、產品質量、內部管理水平和員工業務能力上。如果只是為了實現電商的形式而去做,無疑是浪費時間,最終也不壹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上一篇:理論視野
  • 下一篇: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