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梯安裝施工圖紙;
2、建築電梯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二、電梯分部工程質量控制目標:
電梯分部工程的質量控制目標是合格。
三、施工準備階段監理:
1.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電梯安裝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2.建築工程中使用的電梯必須是具有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的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進口產品還必須有商檢證書。
3.監理應仔細檢查下列產品的生產證書:
(1)電梯曳引裝置;
(2)導軌;
(3)車、導鞋、門窗;
(4)電氣設備(電纜和控制櫃);
(5)電氣保護裝置(附件和設備)。
4 .電梯安裝企業資質審查:
(1)安裝企業必須持有國家頒發的安裝許可證,外省市電梯安裝企業還應具有市建委頒發的《外來安裝企業臨時安裝許可證》和《外來企業承接(分包)工程施工證》。
(2)安裝單位還應當具有電梯安裝經營許可證,並在規定的經營範圍內承接工程。
(3)安裝企業必須有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
5.電梯設備的開箱檢查:
外觀應與圖紙壹致,完好無變形和損壞,其它零件的規格型號應符合圖紙要求,數量應齊全。所有傳動和轉動部分靈活可靠。電梯制造企業必須提供以下文件:
(1)產品合格證;
(2)計算機房的布局;
(3)運行和維護說明書(包括潤滑油匯總表和電梯功能表);
(4)電梯示意圖和符號說明;
(5)電氣接線圖;
(6)部件安裝圖;電梯安裝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7)安裝(調試)說明;
(8)安全部件:門鎖裝置、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的型式試驗報告結論復印件,限速器、遞進式安全鉗調試合格證復印件。
6.協調電梯專業與其他專業的配合,明確職責分工,及時指出項目存在的問題。
8.審查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的任命書和資料證明,施工人員的崗位證書。
9.審查施工單位提供的方案和安全措施、開箱記錄和產品合格證。
四、電梯安裝質量控制要點
(壹)與土建交接檢驗質量控制點
1.袖手旁觀、巡視、平行檢驗以及按監理規範要求對隱蔽工程和分項工程進行簽單。
2.督促施工單位做好自檢和互檢記錄,並及時進行資料整改和歸檔。
3.電梯設備進場後,監理會同施工方和業主開箱檢查設備和文件。設備檢查:電梯主機、橋箱及對重、電梯導軌、隨機電纜、安全部件-限速器、安全鉗等開箱清單所列內容。單據主要檢查送貨單是否與合同壹致,出廠合格證等質量控制資料是否齊全。
4.監理應參加土建與電梯安裝之間的井道及機房土建部分的交接,確認土建是否符合設計圖紙和電梯安裝布置要求。如有差異,應進行整改。驗收符合電梯布置要求後,形成書面文件,三方簽字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5.機房內,井道土的結構和布置必須滿足電梯土建布置的要求。
6.主電源開關應能切斷電梯正常使用下的最大電流。
7.開關應能從機房入口進入,安裝高度應為1300-1500mm。
8.電梯安裝前,所有層門預留孔必須安裝高度不低於1.2m的安全防護圍欄,並應有足夠的強度。
9.機房內有固定的電氣照明,地面照度不應低於2001X。機房內應設置壹個或多個電源插座。應在機房入口附近的適當高度安裝開關或類似裝置,以控制機房的照明電源。
10.機房應通風,從建築物其他部分吸入的汙濁空氣不應排入機房。
11.電源中性線和接地線應分開。機房內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
12.機房有很好的防滲漏保護。
11.井道應為電梯專用,井道內不得安裝與電梯無關的設備和電纜。井內可設置加熱設備,但不允許以蒸汽和水為熱源,加熱設備的控制和調節裝置應安裝在井外。
13.井道內應設置永久性電氣照明,井道內照度不應低於501X,井道最高點和最低點0.5m範圍內應裝設燈具。設置中間燈,在機房和底坑分別設置控制開關。
(2)機房設備安裝的質量控制
1.驅動主機承重梁需嵌入承重墻時,嵌入端長度應超過墻厚中心至少20mm,支撐長度不應小於75mm(應做好隱蔽驗收記錄)。
2.驅動主機、驅動主機底座和承重梁的安裝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
3.驅動主機的減速器(如果有)中的油量應在油標準規定的範圍內。
4.機房內鋼絲繩與樓板空腔的間隙應為20-40mm,通向豎井的孔洞周圍應設置高度不低於50mm的平臺邊緣。
5.制動動作應靈活,制動間隙的調整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制動時,兩側閘瓦應緊密均勻地貼在制動輪工作面上,松開時應同步離開。制動蹄四個角的平均間隙兩側不超過0.7mm。檢驗方法:1,觀察檢驗。6.松開制動蹄,用塞尺測量,在每個制動蹄兩側測量四個點。間隙要均勻,任何部位都要在0.7 mm以內。
7.限速器的繩輪、選層器和鋼帶輪與垂直線的偏差不大於0.5毫米,牽引輪和導向輪在空載或滿載條件下與垂直線的偏差大於2毫米。
8.限速器應運轉平穩,動作速度的設定密封應完好無損,出廠時無拆卸痕跡。限速器安裝位置正確,底座牢固,與安全鉗聯動時無振動。
檢驗方法:1,觀察檢驗。2、吊線、尺量檢查。
9.緊急操作裝置的動作必須正常。可拆卸裝置必須放在駕駛主機附近容易接近的地方,緊急援助的操作說明必須張貼在緊急操作時容易看到的地方。
10.在電機或飛輪上,應有與轎廂升降方向相對應的標誌。牽引輪、飛輪、限速輪外側刷黃色,制動器顏色用手刷紅色,掛在可及的墻上。
(3)導軌安裝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
1、導軌安裝施工流程:
確定導軌支架的位置安裝導軌支架安裝導軌調整導軌。
2、質量控制:
(1)軌道的安裝位置必須滿足土建布置的要求。
(2)導軌支架的水平度不大於15%,支架的地腳螺栓或支架直接埋入墻內的深度不小於120 mm,支架焊接時,焊縫應連續雙面飽滿。
(3)電梯航向時,導軌不應超出導軌。
(4)兩排導軌面的距離偏差為:轎廂導軌0-+2mm;重型鋼軌為0-+3毫米。
(5)導軌支架在井壁上的安裝應固定。預埋件應滿足土建布置的要求,地腳螺栓(如膨脹螺栓)應固定在井道壁混凝土構件上,其連接強度和振動承載能力應滿足電梯產品的設計要求,混凝土構件的抗壓強度應滿足土建布置的要求。
(6)各導軌工作面(包括側面和頂面)與安裝基準線每5m的偏差不應大於下列數值:轎廂導軌和帶安全鉗的對重(配重)導軌為0.6mm,不帶安全鉗的對重(配重)導軌為1.0 mm..
(7)有安全故障的轎廂導軌與對重(配重)導軌工作面連接處不應有連續間隙,導軌連接處的臺階不應大於0.05毫米..若超過,則應找平,找平長度不應大於150 mm。
(8)不帶安全鉗的對重導軌連接處的間隙不應大於1.0mm,導軌工作面連接處的臺階不應大於0.15 mm..如果超過了,就應該改正。
(9)導軌應通過壓板固定在導軌架上,不應通過焊接或螺栓直接連接。
(10)轎廂導軌和帶安全鉗的對重導軌的下端應支撐在地面的實心導軌上。
(4)轎廂配重安裝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1.轎廂配重安裝施工流程:
準備工作安裝底梁、安裝立柱、安裝上梁、安裝橋箱底盤、安裝導軌、安裝轎廂壁、安裝轎廂門裝置和開門機構、安裝轎廂其他裝置、吊裝配重架就位、安裝和調整配重導軌、安裝配重塊並固定。
2.質量控制:
(1)車組裝牢固,車壁結合處光滑,車門側壁垂直度偏差不大於1/1000。車內幹凈,無損傷,無撞擊傷痕,車門壹致。
(2)牽引繩端部的結合應安全可靠,每個繩端鎖緊螺母應配有鎖緊鎖。
(3)轎廂內操作按鈕靈活,信號顯示清晰,轎廂超載裝置或稱重裝置應可靠。
(4)限位開關觸鐵時應垂直安裝,最大偏差不大於3mm。
(5)安全鉗鉗口與導軌頂面的間隙不小於3毫米,間隙差不大於0.5毫米
(6)當轎頂側邊水平方向與井壁的自由距離大於0.3m時,轎頂應設置防護欄和警示標誌。
(7)轎廂與對重的最小距離為50mm,層選擇器的限速器、鋼絲繩、鋼帶張緊,運行時不得接觸轎廂或對重。
(8)配重(平衡重)塊應可靠固定。
(5)層門安裝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
1.層門安裝施工流程。
安裝門檻安裝柱、門頭、門套安裝門扇調節廳門安裝鎖。
2.質量管理
(1)層站檻與轎廂檻水平距離偏差為0-+35mm,最大距離嚴禁超過35mm。
(2)層門的強制關門裝置必須運行正常。
(3)關閉行程1/3後,停止關閉的力嚴禁超過150N。
(4)門鎖掛鉤必須移動靈活,電氣安裝裝置移動前,鎖定元件的最小嚙合長度為7mm。
(5)地板底梁的水平度不應大於2/1000,底梁應高出裝飾面1-5mm。
(6)層門指示箱、呼叫箱和消防開關箱應安裝正確,其面板應附在墻上,並應直立。
(7)門窗與門扇、門扇與門套、門扇與門楣、門扇與門口轎壁的間隙,門扇下端與地坎的間隙不應大於6mm,貨梯不應大於8mm。
(6)安全部件的質量控制
1.各種安全保護開關必須固定可靠,不得焊接,動作正確靈活。
2.限速器的速度設定封條必須完好無損,無拆卸痕跡。
3.安全鉗可調時,設定記錄應完好無損,無拆卸痕跡。
4.限速器張緊器及其限位開關的相對位置應安裝正確。
5.安全鉗與導軌之間的間隙應符合產品設計要求。
6.當轎廂處於兩端水平樓層位置時,轎廂、對重緩沖板和緩沖頂面之間的距離應滿足土建布置的要求。轎廂和配重保險杠的碰撞中心與保險杠中心的偏差不超過20 mm .
(7)懸掛裝置、隨行電纜和補償裝置的質量控制。
1.繩頭組合必須安全可靠,每個繩頭組合必須有防止螺母松動脫落的裝置。
2.鋼絲繩中嚴禁有死彎。
33.當轎廂懸掛在兩根鋼絲繩或鏈條上,且其中壹根鋼絲繩或鏈條異常相對伸長時,為此安裝的電氣安全開關應可靠。
4.嚴禁將伴隨電纜打結和波浪扭曲。
5.每根鋼絲繩的張力與平均值的偏差不應大於5%。
6.隨機電纜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隨機電纜的末端應固定可靠。
(2)運行時,隨行電纜應避免與豎井中的其他部件發生幹涉。當汽車完全壓在保險杠上時,隨行電纜不得接觸地坑地面。
(3)補償繩、鏈、纜等補償裝置的末端應固定可靠。
(4)對於補償繩張緊輪,確認張緊補償繩的電氣安全開關應動作可靠。張緊器應配備保護裝置。
(8)電氣設備的質量控制
1.所有電氣設備、導管和線槽的外露和可靠導電部分必須可靠接地(PE)。
2.接地支線應分別直接連接到接地幹線端子上,接地前不得相互連接。
3.導體之間以及導體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必須大於1000?/V,其值不得小於
(1)電源電路和電氣安全裝置電路。0.5M?
(2)其他電路(控制、照明、信號等。)0.25M?
4.主電源開關不應切斷以下電源電路:
(1)汽車照明與通訊。
(2)機房和滑輪之間的照明
(3)機房、轎頂、底坑電源插座。
(4)井照明
(5)報警裝置。
5.電梯電源和電梯照明電源應分開設置。
6.電源顏色代碼應正確。A相為黃色,B相為紅色,N(零線)為藍色,PE保護線為黃綠色。
7.當機房內有多部電梯時,開關裝置應標有易於識別的標誌。
8.控制櫃、箱安裝布局合理,固定牢固,垂直度偏差不大於1.5/1000,金屬外殼可靠接地。控制櫃內有斷相和錯相保護裝置。
9.接地線的最小截面積不應小於銅芯線的2.5mm?。
10.配線應根據產品要求在機房和豎井內進行。應在導管、線槽或能確保同等保護的設備中使用軟線和無護套電纜。保護電纜和橡套軟電纜可以在豎井或機房內使用,但不能在地面使用。
11.管道和線槽應鋪設整齊、牢固。線槽內導線的總面積不應大於線槽凈面積的60%,導管內導線的總面積不應大於導管內凈面積的40%。軟管之間的固定距離不應大於1m,端部之間的固定距離不應大於0.1m。
檢查方法:1、觀察檢查2、用500V搖表測試導體之間、導體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3.通電和斷電測試。
(9)整機安裝質量檢查
1.電梯安裝完畢後,電梯安裝單位應當按照要求進行試運行,並檢查下列安全裝置或者功能:
(1)斷相和相位誤差保護裝置或功能。
當控制櫃三相電源中任何壹相斷開或任何兩相接錯時,斷相、錯相保護裝置或功能應能防止電梯發生危險故障。
(2)短路和過載保護裝置
電源電路、控制電路和安全電路必須有與負載相匹配的短路保護裝置;動態電阻器必須有過載保護裝置。
(3)限速器
限速器上轎廂(對重和對重)的向下標誌必須與轎廂(對重和對重)的實際向下方向壹致,限速器銘牌上的額定速度和動作速度必須與被檢電梯壹致。限速器必須符合其型式試驗證書。
(4)安全鉗
安全鉗必須符合型式試驗書。
(5)緩沖
緩沖器必須符合其型式試驗證書。
(6)門鎖裝置
門鎖裝置必須符合其型式試驗證書。
(7)上限和下限開關
上限和下限開關必須是安全觸點,並且在末端位置的動作測試中必須正常運行。在轎廂或配重(如果有)接觸緩沖器之前,它們必須運行,並在緩沖器完全壓縮時保持運行狀態。
(8)轎頂、機房(如有)和繩輪室(如有)的停止裝置位於轎頂、機房(如有)和繩輪室的底坑內,其動作必須正常。
2.以下安全開關必須可靠:
(1)限速器鋼絲繩張力開關;
(2)有補償張緊器時,補償繩張緊;
(3)汽車安全窗開關(如有);
(4)可拆卸緊急操作裝置所需的安全開關。
(5)當有兩根懸掛的鋼絲繩(鏈條)時,應防止安全開關松動。
3.限速器安全鉗聯動試驗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限速器和安全鉗的電氣開關在聯動試驗中必須動作可靠,行車主機應立即制動;
(2)對於瞬時安全鉗,轎廂應承載均勻分布的額定載荷;對於漸進式安全鉗,轎廂應承載125%的額定載荷均勻分布。限速器和安全鉗電氣開關短接,轎廂以檢修速度下降,限速器人為機械動作時,安全鉗應可靠動作,轎廂必須可靠制動,轎廂底部傾斜度不得大於5%。
4.廳門和轎廂門的測試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每層的門必須能夠用三角鑰匙正常打開。
(2)當層門或轎門(多個門中的任何壹個門)非正常打開時,禁止電梯啟動或繼續運行。
(3)曳引電梯的曳引能力試驗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4)轎廂在行程的上量程和下量程加載1.25%的額定載荷,轎廂停車三次以上。轎廂必須可靠停止(空載上行工況應平坦)。當轎廂滿載125%額定載荷並以正常運行速度下降時,切斷電機電源並制動,電梯必須制動可靠。
5.當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主驅動機繼續向轎廂上行方向運行時,禁止將空車向上提升。
6.曳引電梯的平衡系數應為0.4-0.5。
7.電梯安裝後進行運行測試;轎廂分別在空載和額定負載條件下每小時運行1000次(每天不少於8小時),電梯運行平穩、制動可靠、連續無故障。
8.噪聲試驗
(1)機房內的噪音應不大於80dB。
(2)汽車運行時,噪聲不大於55dB。
(3)轎廂門和層門開關時的噪音不大於65dB。
9.水準測量精度的檢查應符合要求
(1)額定速度大於等於0.63m/s的交流雙速電梯應安裝在?15mm範圍內;
(2)額定速度大於0.63m/s且小於或等於1.0m/s的交流雙速電梯,應在?30毫米範圍內
10.線速
當電源為額定頻率和電壓,轎廂負載為50%額定負載時,下行至行程中間(加減速段除外)時的速度不應大於額定速度的105%且不應小於額定速度的92%。
11.外觀檢驗
(1)轎廂門驅動層門開閉,門窗之間、門窗蓋之間、門窗門楣處、門窗處轎廂壁、門窗下端、地坎處不應有劃痕。
(2)門扇之間、門扇與門套之間、門扇與門楣之間、門扇與車門處的轎壁之間、門扇下端與門檻之間的間隙在全長上應基本相同;
(3)機房(如有)、導軌支架、地坑、轎頂、轎內、轎門、層門、門檻應清洗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