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白色和藍色界碑
昭陵周圍原本有三排木樁作為保護標誌。這些木樁分為紅、白、藍三種顏色。每根木柱高9英尺,直徑6.7英寸。其中紅柱距離風水紅墻壹裏,周圍有128根紅柱。白樁在紅樁之外,十尺到二十尺不等,有九十個白樁。綠樁在白樁外十裏左右,有四十個(也就是三十個)綠樁。綠樁的範圍東起二臺子,西至小韓屯(又稱小韓羊屯),北至泰臺,南至保安寺。在此範圍內,屬於昭陵法定保護區。綠樁上掛著壹塊小牌子,上面寫著:“軍民不得取土、取石、砍伐或采摘,違者定罪;陵區是壹個重要的地方,風水至關重要。禁止設置“砍柴種地”等界樁。如今,隨著清朝的滅亡,這些界碑早已消失。
沈橋
昭陵神橋是壹座三孔拱形石橋。青磚鋪面(現已改為石頭)兩側有石頭護欄,欄桿上雕刻著火焰飛舞的天馬,以及野草、海水、河崖、花卉、犀牛角等“八寶”。護欄上方雕有“寶瓶座雲拱”和“倚蓮”望樓,橋兩端有石獅守橋。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皇帝陵墓中廣泛使用的建築形式。它不僅具有裝飾墓葬的功能,而且具有實用價值。就昭陵而言,陵墓的地形基本上是前低後高。每到雨季,必然會有大量的雨水從後面漏到前面。沈橋的玉帶河成了排水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墓的作用。現在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幹的,但是雨季還是會下雨。據記載,嘉慶年間昭陵神橋損毀嚴重。直到道光十五年,這座橋的損壞更加嚴重,急需修復。但由於國庫空虛,拿不到維修的錢,只好壹拖再拖。所以這座橋能保留到今天,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地貧井
地品井在沈橋西,早已消失。聚酯井是用於祭祀的特殊井。井上有壹個井亭。井亭呈四角形,中央有壹個方形的開孔,這樣光線可以直接照到井底,可以清楚地看到井裏的水位。大概是民國年間,昭陵在祭祀掃墓後被毀,現在看不到建築痕跡。
石拱門
石牌坊在鄭弘門的前面。牌坊是明清墓葬中的典型建築,是祭奠儀式的起點,也就是說,當墓主進入牌坊,就進入了祭掃狀態。此外,牌樓還起到裝飾陵墓、增加氣勢的作用。這個石作坊是仿木結構雕塑,高約15米,全長約14米。有四柱三室三層樓,歇山頂,大脊,豎脊,大吻,獸,掛獸,橫椽,看板,鉤瓦,鬥拱,額枋,梁,籬,獸頭。廣場的主脊、上下兩側也雕刻了許多生動的花卉圖案。最引人註目的是起夾杠作用的五對石獅子(其中南北為獅,東西為敵)。他們互相蹲伏在須彌山上,高昂著頭,張著嘴,栩栩如生,令人生畏。整個石坊雕鑿貫通,集平雕、圓雕、浮雕、通雕等多種雕刻技法於壹爐。刀法粗獷、渾厚、細膩,真的可以說是石雕藝術的壹個巨型“奇跡”,在遼沈地區並不多見。這個車間的建造時間分為兩個時期:車間建於順治或康熙年間;當時石坊兩端只有三對夾桿石獸(兩對獅壹對馬),而中柱前後兩對夾桿石獸是嘉慶六年建造的。目前壹些介紹昭陵的資料都稱此訪建於嘉慶六年,這是因為將其重修的時間誤認為是重修之初。應該改正。
正紅門
正紅門是陵墓的主要入口。單檐,靠山風格。頂部覆蓋黃色琉璃瓦。石刻,冰檐紅墻,有三門,是清朝皇帝辭官入宮,祭奠君臣的唯壹場所。周圍的墻被稱為紅墻,也被稱為“紅色城市”或“風水墻”,陵墓的主要建築圍繞著它的中心。風水墻東西兩側有兩扇門,分別叫東紅門和西紅門。兩個門都是拱形的門戶,門的形狀和做法與大紅門相似,只是門環是六角形的,下部設有須彌座和護欄。門上刻有松樹、雲彩、海水、河流、寶瓶座、蓮花、蓮藕等。鄭弘門和東西紅門都有自己嚴格的使用規定:在鄭弘門的中間,有壹個“神門”,是唐太宗和孝皇後的“神門”。這個大門平日是關閉的,只有在大祭祀的時候才打開,但是只有攜帶祭品和送祈福板的官兵才允許通過這個大門進入陵墓,其他人都不允許通過,所以人們對這個大門非常忌諱。正紅門東側有壹個門叫軍門,是皇帝來祭奠陵墓時走的門,西側有壹個門叫晨門,是陵墓大臣出入的門。東紅門和西紅門是靈官或伏府使用的大門。但是,在實際使用中並不完全符合這壹規定。比如皇帝不是從前面的君主門和大臣門進出,而是走東西紅門。這可能是出於對祖先的敬畏。鄭弘門前深橋往南約50米處兩側有下馬標誌,刻有“官員在此等候下馬”,是帝王陵墓尊貴地位的象征。
眾神之路
正紅門以北,有三條石板鋪成的筆直的石板路。中間連接神門的道路叫慎到,也叫慎到,和神門壹樣,是陵墓主人靈魂進出陵墓的必經之路。所謂“神道”,壹般是指墓前與墳墓相對的道路。不僅皇陵叫神道,陵前修建的雍道也叫神道。按照明清陵墓制度,神道有很多限制。首先,禁止從神道的這壹端直接看到另壹端的龍恩門。也就是說,大紅門和龍恩門之間必須有壹個建築隔開,也就是說“風水”壹目了然。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祖陵“風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皇位的繼承和龍脈的延續,意義重大。昭陵神道是建在神道上的亭子,起著“風水”的作用,壹眼望不到頭。其次,神道和神門壹樣神聖不可侵犯。除了大祭祀時攜帶祭品、送上祝願和絲綢的官兵外,其他人禁止隨意走動。
偉大的紀念碑建築和神力與美德的紀念碑
大碑樓又稱碑亭,呈九脊重檐歇山式,頂上有黃色琉璃瓦,飛檐鬥拱,檐、柱、檁條、椽上有彩畫。四面都是紅墻,兩邊各有壹扇拱形門。亭下部為方形橋臺,四面有臺階(臺階)。亭子正中立著壹座雍“清代昭陵不朽功德碑”。這座紀念碑高6.67米,高5.45米,寬1.76米,厚0.71米。紀念碑的頭部是壹個“蚊子龍頭”,由六條水龍盤繞在壹起組成。碑首中央為“開光部分”,其上刻有“大清昭陵神力聖德碑”九個大字,分別為滿文和漢文篆書。臺座為“龍”,長4.67m,高L.11m,寬1.9m。龍的外形是壹個龍頭,四條腿和壹條尾巴。據說是龍的九個兒子之壹。它的功能極其強大,並且擅長負重,所以選擇它來攜帶平板電腦。所有皇帝和皇後的墳墓都由他們承擔。龍巢下面的部分叫“地下”,其實就是地基底座。地上刻有海河崖(也叫壽山福海)。地面的每個角落都雕刻著四種水生動物,分別是魚、龜、蝦、蟹。據說,之所以用這些水生動物來裝飾神力聖碑,是因為皇帝是所謂的“真龍帝”,是龍的化身,而龍是大海的主人,蝦兵蟹將是龍最忠實的“保鏢”。所以,自然要靠他們來侍奉皇帝——真正的龍帝。碑正面(即“北洋”)用滿文和漢文鐫刻碑文,右為滿文,左為漢文,共1810個漢字,是對清太宗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據考證,昭陵聖德碑碑文由學士、學士起草,工部左侍郎顧書寫,當時著名書法家。它的石碑是從千裏之外的河北順天府收集來的,石碑重達10多萬斤。下龍也是由壹整塊石坯雕刻而成,重量堪比紀念碑。其他的,比如紀念碑的石坯,也很重。據說用了十年的時間將這些巨大的石坯運到盛京。偉大的紀念碑建築是皇陵中最神聖的地方。
龍恩門和防城
龍恩門是方城的正門。它是壹個方桌磚石結構,有壹個拱形門道。門頂上有壹個石雕門,門上豎刻滿、蒙、漢三種字體的“龍恩門”三個大字。票面為石雕,上面有雲紋,下堿部分有松木、石頭等圖案。門口中間有兩扇木門,上面蓋著鐵皮,用門杠鎖著。門前有壹座青磚鋪成的原“丹會”,是官員祭奠的地方。龍恩門頂部有壹座門樓,俗稱“五鳳抱”,是昭陵最高的建築。這棟建築有三層,屋頂依山而建。在大脊的中間,有壹個用玻璃烘烤、用四根金條加固的原葫蘆。這些俗稱“江山萬代”的金鏈(其實是鍍銅金),民國時期就消失了。方城高20尺3尺3寸,周長79尺。用青磚堆砌而成,東、西、南三面都有垛口(隱藏開口)和女墻。北面建壹堵墻,門兩邊有“小路”供上下。道路寬5.4米,青磚鋪砌,路面由外向內傾斜。城四角有角樓,角樓兩層,均為壹室,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掛有風鈴,內外裝飾彩畫。都說方城是盛京的縮影。是典型的封建城堡,門戶嚴密,小溪眾多。
龍恩寺
龍恩寺又稱“享殿”,是祭祀墓主人太宗、皇太極和孝文皇後的地方。崇德八年八月創建。順治七年十壹月,命名為“龍恩殿”,同時懸掛匾額。經過康熙三十年的重建,這個大廳現在是壹檐歇山式,四面有走廊和黃色琉璃瓦屋頂。大廳沒有天花板,梁架露在外面,畫在上面。這種做法是清初的建築特色。在寺廟的後面,有壹個覆蓋著黃色緞子的溫暖的大亭子,裏面有壹張神床,床簾,黃雲緞子枕頭和床上用品。此外,暖閣內還有壹個小暖閣,供唐太宗和孝皇後的牌位使用。龍恩殿建在壹個巨大的石臺上,高六英尺,周長三十六英尺四英尺二英寸。橋臺是住友式的,周圍有掛鉤。正面有臺階,壹塊5.5米長、近兩米寬的巨大單筆石,上面雕刻著“壽山福海”、“龍鳳合歡”的圖案。住友的底座設計從上到下可以分為六層,順序是朱利安紋、連續卷花紋、蓮瓣上梟、卷葉花腰、蓮瓣下梟、唇小花下梟。欄板、立柱、寶瓶雲拱、柱頭、抱鼓石等部位均精雕細刻,有蔓草、卷葉花、石榴花等圖案,流暢自如。是昭陵除石牌坊外的又壹大型石雕藝術瑰寶。這個橋臺的另壹個獨特之處是它由許多寶石鋪成。只有在祭祀時才使用“玉璧拜石”的,實屬罕見,價值不菲。在清代的墓葬中,用這些寶石建造昭陵大概是獨壹無二、首屈壹指的,這是昭陵的壹大特色,也表現了繼承人統治者對開國皇帝太宗和皇太極的無限崇敬。
東西大廳
東配殿在隆恩殿東翼。殿頂為倚山式,鋪黃色琉璃瓦,四面有廊,三室寬兩室深,下有低矮的石基。門、窗、梁都用朱砂油裝飾。殿內原有的小暖閣和寶座,是昭陵至關重要的地方。它的主要用途是:壹、存放福字板。每年祭祀大典前,盛京禮部都會在大祭祀大典的前壹天將竹板和帛送到昭陵存放在東配殿。二是代替龍恩寺存放神龕。龍恩殿需要修繕粉刷時,東附殿會臨時代替龍恩殿供奉唐太宗和孝皇後的“神牌”。西廂房在龍恩殿西廂房。建築形式與東附館壹模壹樣。這個地方是喇嘛們在“忌日”儀式上念經的地方。當時的西配殿除了作為佛教祭祀的場所外,從來沒有用於其他用途。
焚博閣
焚絲亭,又稱“遼爐”或焚絲爐,位於隆恩殿西南。這是壹座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小亭子式建築。高約三米,正方形,邊長1.5米。它有壹個依山而建的屋頂,在大山脊的中間有壹個火焰球體。展館下部是住友,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這個亭子是大祭祀時焚燒木板、絲綢、彩紙、金箔、銀箔等祭品的地方。
雙柱門和石壇
兩柱門在龍恩寺的後面,也被稱為“田沖拱門”和“照排”。門口是壹間掛著琉璃瓦屋頂,兩邊各有壹根方形石柱的房間。石柱前後有抱鼓石。兩根石柱之間有壹扇木門,常年緊閉。在二柱門後面,石祭壇有10英尺,8英尺,6英寸長,5英尺寬,4英尺高。它是用漢白玉雕成的,上面刻著住友形狀和各種圖案。祭壇上有五個石雕:中間壹個香爐,兩邊壹對香水瓶和壹對燭臺。這個壇是貢朝祭祀的皇帝或王公吊唁、奠酒的地方。
大明大廈
大明大廈,又稱“明樓”,位於防城北門。建築為九脊、倚山屋頂,上檐七階,下檐五階,均為彩繪,內有十字形穹頂。四面有半圓拱,下部為方形橋臺,橋臺四面呈階梯狀(臺階狀)。前檐有匾,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寫著“昭陵”二字。明樓裏有壹座漢白玉紀念碑,高約六米。碑首為龍頭,開口部分中間刻有“昭陵”二字。碑身豎刻“唐太宗文陵寢”四個字,也是滿蒙漢三體。大明塔是昭陵最高的建築,歷史上曾數次遭受雷火襲擊。最嚴重的壹次是偽滿洲國四年(1936)五月二十九日,整個明建築幾乎毀於雷火。神聖的石碑也被雷火損壞,紋飾不全,碑身有裂痕,只好用兩道鐵箍加固。現在的大明大廈是1939重建的。
月牙城
月牙城在大明大廈後面,因形似月牙而得名“月牙城”。城高二尺七寸(略低於方城),周長二十七尺七尺。明式建築拱門入口處的北墻嵌有彩色玻璃。月牙城是陵墓建築布局中介於方城和寶城之間的壹個特殊空間。這裏的步道是用來上下方城和寶城的。
寶城、寶頂和地宮
寶城呈半圓形,高20尺3尺8寸,周長61尺,又稱“羅泉墻”。它由青磚建成,帶有壹個象征性的嬰兒床和壹面女性墻。還有“荷葉瓶”等清除積水的設施。寶成中間的土墩叫寶鼎,也叫“獨龍府”。它高二十英尺,周長三十三英尺。它是用混凝土(石灰、沙子和黃土)夯實的。地下宮殿是陵墓的“心臟”部分,在寶藏的頂部之下。歷史證明,皇太極和蕭端文的遺體都火化了,只有骨灰盒葬在地宮。保定山頂上種了壹棵榆樹,名叫“神宇”,是永陵之舉。
龍葉山
龍爺山在寶成的後面。這座山是人工堆積土山。它有壹百壹十五英尺長,六英尺高。朝正南和正北方向行駛。這座山是順治八年堆起來的。同年,它被命名為龍爺山。龍爺是為了風水的需要而建造的。按照古代堪輿思想,好的風水之地至少應該具備“前有沼澤,後有避難所”的條件。經過近300年的風雨侵蝕,龍爺山已經低了許多,但它對昭陵的整體布局仍有自己的特色。
石祥生
昭陵的石像生於順治七年,放在神道兩側。分別是石獅、石獅、石麒麟、石馬、石駱駝、石象,統稱為“石象”或“石群”。石獸下有須彌座,高1米,長2.7米,寬1.5米。基座上雕刻著織錦的圖案,每個角上都貼著壹枚古錢幣。石祥生的作用是裝飾陵墓,也是禮儀駕禦的象征。史湘生的使用制度在明清時期受到嚴格規定,是封建等級制度的象征。
宮殿、墳墓等前面豎立的裝飾性柱子
華表還有其他名字,比如“擎天柱”、“萬雲珠”。昭陵華的望柱高約八米,周長超過壹米半。其結構由底座、立柱、雲板、頂棚、柱頂、護欄等部分組成。其主要目的是裝飾和豐富陵墓建築的內容,使其更加神韻和豪華。昭陵有三副中國名表,壹副在正紅門外,離馬霞碑不遠,壹副在石祥生面前,壹副在聖德碑亭前。華表歷史悠久,據說是由古代“謗木”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