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從掌握語言開始,我們就壹直在讀詩,“我在這春日的早晨輕松地醒來,周圍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向天歌,白發飄綠水”,“我的床腳有如此明亮的光線,難道已經有霜了嗎?”,大概是大多數人的啟蒙詩吧。那時候,我們可能並不明白自己背的詩的意思,只覺得朗朗上口。我有時候會想,為什麽要讀古詩?在我看來,學詩固然重要,但最終不應該只是我們小時候考卷上的壹個分數。
生命太短暫,不能和那些偉大的書壹起生活。列奧·斯特勞斯感嘆,好詩往往被描寫得如詩如畫,引人入勝,人物不多,既能展現雨中美景,又能抒發“只皺眉頭,卻走心”的憂慮,既能唱出“自古誰無死”的悲壯,又能揭示“下階前,是滴水成晨”從詩中,我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感動了。感動無數先輩的墨跡,今天還在動。我想這就是傳統文化精髓所積澱的力量吧!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查閱相關資料後得知,這是第壹個全民參與的中國詩詞節目。節目的基本宗旨是“欣賞中國詩歌,尋找文化基因,品味生活之美”,力求在詩歌知識的競技和享受中。
分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古人的智慧,從中汲取營養,陶冶心靈。仔細看了節目,有以下感悟。
首先,地位高。《中國詩詞大會》春節期間在央視壹套黃金時段首播。如此高調推出這檔節目,充分說明央視對中國詩詞文化的高度重視。節目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著名學者作為嘉賓點評。央視此舉對於弘揚傳統文化,普及詩詞知識,無疑是壹件好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壹次舞臺嘗試。
第二,形式新。《中國詩詞大會》在為數不多的詩詞電視節目中獨樹壹幟。參賽選手從7歲的小女孩到老人,涵蓋大學生、中學生、警察、教師、外國人等。各類詩人匯聚壹堂,場面十分震撼,體現了全民參與的宗旨。臺上的每壹位選手和“百人團”同時聽講,同時回答問題。最後以擊敗百人團的選手人數為得分,選出冠軍。這種創新的詩歌“比賽”形式,給我們帶來了壹場難得的詩歌視聽盛宴和國學享受。
還是那句話,手段很奇妙。《中國詩詞大會》實現了宏大主題的微觀表達和抽象主題的具象展示。壹方面,它利用舞美、動畫、音樂等視聽技術在畫室中營造360度的意境,讓詩歌在畫室中“活”起來;另壹方面,精心設計嘉賓解讀環節,在“熱”的背景下復活“冷”的知識。
最後,選手實力強。參賽選手身份不同,但依然是臥虎藏龍,才華橫溢。最令人驚訝的是第壹位選手,
李尚榮,壹個剛滿七歲的女孩,壹個二年級的小學生,敢於面對百人團的挑戰!但是李尚榮真的沒有讓人失望。她壹路過關斬將,從容回答問題,落落大方的氣勢震撼了所有人。連康震老師都稱贊她的詩歌儲備。面對這個小才女,我們這些平庸的老觀眾如坐針氈,無地自容。最神奇的是第壹期節目中來自四川的無臂青年彭超,在回答問題中首次奪冠,被稱為“學古詩詞的大師”。是他小時候失去了雙臂,連續兩次參加高考。去年以603分考入四川大學法學院。節目主持人董卿聽完彭超的故事和他用腳踩出的高考高分後,贊不絕口:“妳真棒。妳站在這裏,以樂觀頑強的態度面對人生,鼓勵了很多人。”我心想:“胸中藏語如谷,腹中滿是詩書。”大概是形容他們的氣質吧。
這樣的節目也許不能幫助我立刻成為壹名詩人,但它可以帶我體驗最經典的中國詩歌風格。如果能在業余時間修心養性豈不是很美妙?
最後呈現電影《死亡詩社》對詩歌的解讀:“我們讀詩寫詩不是因為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而人類是有激情的。是的,醫學,法律,工程,商科,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壹個人的壹生。但詩、美、浪漫、愛情才是我們生活的意義。”
願我的生命永遠有詩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