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服務應該與需求相匹配。這壹原則仍然適用於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即首先要考慮外部社會工作進入某壹社會文化區域的必要性,然後才能談其適應性變化——本土化。
毫無疑問,當行政半專業化的社會工作和民間互助制度能夠發揮作用,更好地回應社會需求時,引入專業社會工作的必要性就更小了。社會工作是壹種合理配置資源並使其發揮有效作用的活動。也是社會資源的消耗。在原有的本土社工和幫扶體系仍然完全有效的情況下,從不同文化中引入哪怕是專門的社工也是壹種資源浪費,因為引入壹種新的社工模式可能成本很大,邊際收益很小。
那麽,應該如何評價本土化社會工作的有效性呢?制度理論認為,任何社會制度都是由人建構的,只是建構的方式不同。有些社會制度是人為設計形成的,通過長期的推動而發揮作用。這壹制度的有效性不僅需要強大的推動力,還需要相應的經濟和政治條件。因此,制度建設是壹個制度體系建設的過程。相比之下,其他系統是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長期日常生活的基礎上,人們選擇壹些既定的行為準則。通過制度化的過程,這個行為準則流傳下來,在壹些場合發揮了作用。如果說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制度屬於前者,民間互助制度屬於後者。任何系統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說,它有壹個周期性的效用遞增和遞減的過程。當壹個制度已經不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時候,就是制度改革和制度變遷的時候了。
2.社會工作本土化策略
今天,討論中國大陸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問題已經沒有必要,因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變化,使得原本“無縫”的社會工作(助人)體系出現了漏洞,原本受到這壹安全網保護的人已經預見到了某種令人不安的威脅。但也要看到,原有的社工(助人)體系仍在或強或弱地發揮著作用,人們有時對它有著美好的回憶和期待。所以我們面臨的現實是在原有體制還在運轉的情況下發展專業社會工作,這是制度創新的過程。在中國大陸,社會工作本土化可以依托原有的制度,關註生活文化。
所謂對原有體制的依賴,有兩層含義:第壹,中國大陸沒有許多市場經濟發達的社會那樣的民間社會機構和專業的社會工作隊伍,實際的社會福利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工人青年組織和工作單位。因此,具有國際經驗的專業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內地必須與原有的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相結合,不可能構建獨立的社會工作體系。第二,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是由現在從事行政、半專業社會工作的人來進行的。這些人掌握了國際專業社會工作的經驗,並與自己的工作相結合,這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必由之路。當然,這裏依托原有體制的思路並不排除建立民間社會服務機構進行論證。基於以上原因,社會工作本土化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壹是對從事實務社會工作的幹部進行專業培訓,促進國際社會工作經驗與本土社會工作的比較與碰撞。第二,分析兩種社會工作的異同,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加強它們的親和力。第三,在此基礎上,從事社會工作實踐,擴大兩者的兼容性,以實現優勢互補。
所謂重視生活文化,是指社會工作說到底是對特定個人的幫助,是通過外界的援助讓陷入困境的人走出困境的過程。助人的方法要讓受助者能夠接受,助人的效果要由受助者來評判。因此,了解接受者過去的生活狀況和困難的特點,他對接受者的看法,他對接受者行為的態度和他的生活方式,從而選擇幫助他人的方法,促進這壹過程,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事實上,在傳統文化和集體主義傳統的影響下,人們在接受不同方面的幫助時,往往會有不同的表現。在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過程中,中國人決定是否接受幫助以及如何接受幫助的文化特征(與接受者的關系)不能不受到充分關註。
由此可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是壹個伴隨著研究、分析和欣賞的復雜過程。
3.社會工作本土化的意義
中國的社會工作不是對西方國家社會工作特點的簡單復制,而是多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社會建構過程。西方社會工作是在助人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與自下而上、從社會到政府的社會合作發展路徑相壹致,西方社會工作走的是壹條“助人實踐-專業教育-專業服務”的道路。[4]中國的社會工作是從國外引進的。社會工作在辛亥革命時期傳入中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雖然有過零星的實踐,但真正的社會工作體系建設的起點是專業教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是先於制度化專業實踐的。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是在教育導向專業化和實踐導向職業化的基礎上推進的,是黨和政府從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戰略高度推動的。這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現實特征,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工作制度建設的基本成果。
(壹)實現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多方聯合,進壹步豐富社會工作的機構主體。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的加快,政府將從壹些公益性和社會服務供給領域退出,這是政府轉變職能的大勢所趨,也是社會工作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在“強政府-強社會”格局下,政府和社會應在強化“三個角色”的基礎上,在社會工作和社會服務領域形成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即國家的主體角色、社會組織的協同參與角色和基層組織的能動角色。
1)不斷優化政府與社會的合作。
要強化國家在社會工作發展中的作用,強化政府在社會工作建設中的主體責任,積極協調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在資源配置上為社會組織提供必要的政策傾斜,在組織培育上為社會組織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在職能上給予其足夠的發展空間,在行政監管上為社會組織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
2)加快事業單位機構改革
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事業單位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平臺。重點保證以社會工作為主體的機構的專業基礎和發展方向。其他系統、行業服務機構參照民政事業單位社工崗位設置辦法,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確保服務崗位的專業屬性。
3)大力發展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民辦社工服務機構運行,並通過服務評估對其進行監督和約束;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專業、靈活、創新的服務,響應政府支持,向社會解釋,與政府形成良性合作關系。
4)註重社團的協同作用。
要發揮群團組織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各自的優勢,形成工作層面有分工、工作內容有交叉的連續服務體,形成利用傳統資源、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元素的完整服務體系。
5)積極延伸城鄉社區自治的觸角。
進壹步加強城鄉社區社會工作崗位開發和從業人員能力素質轉型升級,使社區成為吸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重要載體、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陣地、城鄉居民享受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領域、優化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
6)加快服務平臺載體轉型。
要充分發揮我國已經建立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社會慈善、殘疾人康復、優撫安置、衛生服務、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正等眾多社會服務機構和現有社會服務從業人員的作用,通過開展專業培訓、引入專業力量、改善人員結構、盤活機構要素、豐富專業實踐,使現有社會服務機構盡快轉變為專業的社會工作發展平臺和載體。
(二)實現專業教育與專業能力的互補結合,進壹步深化社會工作的制度內涵。
專業教育是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起點。培養具有專業價值觀、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方法技能的社會工作人才,形成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是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重要任務。在專業教育和職業能力建設方面,必須堅持“六個並重”。
1)既堅持國際原則,又堅持本土經驗。
現代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主要是外來的,但服務對象和情境是本土的。要充分尊重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經驗,總結和梳理體現中國特色、蘊含中國元素的社會工作理論框架和實踐模式,促進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滲透和結合。加強國際經驗交流,按照“全球思維,本土化行動”的基本原則,在吸收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理論和方法精髓的基礎上,進行本土化改造,增強西方專業社會工作與中國本土社會工作的融合,形成符合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工作教育模式。
2)堅持價值觀和知識技能並重。
社會工作是壹個以價值為導向的專業。社會工作教育首先是壹個培養和塑造職業價值觀的過程。要註重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培養,將價值觀融入實踐進行反思和應用,內化為社會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價值和知識是社會工作的兩翼[8]。價值賦予社工洞察力和辨別力,知識賦予社工方法和技能。要通過專業教育奠定社會工作的知識和價值基礎,實現價值基礎和知識基礎的辯證統壹,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強化價值理念並重,保持社會工作的專業活力。
3)堅持院校教育和實踐訓練並重。
社會工作教育不僅要系統地傳授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把價值觀和實踐技能統壹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專業水平。要改變學校教育單壹主導的模式,積極為受教育者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社會工作教育機構應與政府和社會組織結成夥伴關系,加強社會工作實踐基地建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在實踐中積累實踐經驗,強化實踐能力。要調整社會組織與社會工作教育的關系,明確社會工作教育機構的教育職責與社會組織的用人角色和服務性質,建立教育機構與用人機構深層次的供需對接模式,形成平等互利的制度夥伴關系。
4)堅持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並重。
專業教育與專業經驗的脫節,使得中國的社會工作處於尷尬的境地。很多實務社會工作從業者沒有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培訓,而很多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人很難進入實務社會工作領域。我們應該通過“專業轉型”、“專業同化”和“機構孵化”來促進社會工作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職業轉型”就是加強實用型社會工作者的培養,建立和完善社會工作的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職業生涯和職稱制度。“專業同化”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使用、激勵、評價和培養制度,通過改造現有崗位資源、設置新崗位或替代原有崗位,將專業學會在工作嵌入中融入現有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機構孵化”是通過建立孵化基地等措施,培育民辦社工服務機構,使其成為專業社工展示專業理念、展示專業技能、服務社會建設的平臺和空間。
5)堅持專業指導和社會教育並重。
社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社會意識和培養公眾的認同感。要加強社會教育,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等媒體宣傳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傳播社會工作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專業社會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改變社會工作由少數人開展、為少數人服務、只有少數人理解和支持的困境,使社會工作走出象牙塔,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融入普通人的工作。接受、支持、承擔、關心和需要普通大眾,將社會工作從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生動的實踐邏輯,轉化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物質”力量。[1]通過滿足公眾個性化服務需求,兼顧傳統社會問題和現代社會問題的綜合解決,提高專業服務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公眾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鞏固社會工作的專業地位。
6)過程監督與效果評估並重。
社會工作督導評估作為壹種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或程序,是有效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科學規範的督導評估體系,普遍在社工機構設立督導機構,聘請受過專業教育、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社工擔任督導。同時,要加強對民辦社工機構的行政領導、管理體制、工作方式、經費來源和收支、社工人員的專業水平、職業道德和服務效果的監督、指導和評估,切實保障服務對象的權益。
(3)實現社會工作在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中的有機融合,進壹步延伸社會工作的機構功能。
發展社會工作,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國家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和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新形勢,為加強社會建設、優化社會服務、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作出的戰略選擇。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必須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積極融入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大局,以凸顯專業服務的優勢、社會管理的實效和群眾工作的水平。
1)明確社會工作的功能定位。
中央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把發展社會工作作為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這是執政理念的轉變,是執政方式的創新。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是服務和幫助他人,首要任務是通過提供幫助使人獲得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是控制人。黨和政府在運用社會工作時必須給予合理的定位,以保證社會工作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管理目標的和諧。只有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引入社會管理,以服務促穩定、促和諧、促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善治的目標。要處理好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社會工作與現有社會服務的關系,通過對現有社會管理體系的嵌入與兼容、對現有社會服務體系的升級與改造,促進專業發展,使社會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得以鞏固和鞏固。
2)明確社會工作的內在動力。
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互動的過程,他們之間的互動方式決定了社會工作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最根本動力來自於服務對象。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工作的終極關懷者,也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動力系統、工作系統、控制系統和檢測系統。發展社會工作必須因地制宜,走依靠人民力量、發揮人民智慧、服務民生的以人為本之路。要正確處理社會工作、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辯證關系。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動員、組織和戰勝敵人的重要手段,[9]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工作體系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理論的重要資源。實踐證明,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重要時期、重大活動、重點活動應急處置、緊急動員和力量積蓄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模式,既要引進西方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知識和方法,又要繼承本土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和方法,加強對群眾工作特點的研究。
3)明確社會工作的發展策略。
社會工作誕生和形成於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處於壹個復雜的非平衡系統中。要充分考慮中國漸進式改革的特點,在整體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地區和行業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領域和重點領域的試點探索,進壹步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傾斜預防型和發展型社會工作服務,推進地區、行業、城鄉“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各有側重、相互銜接”的社會工作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