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被福建壽山石雕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
壽山小石刻
福建福州地方傳統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南宋時,壽山石礦開采。經過元明清的發展,最終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壽山石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有東門、西門兩大流派。壽山石雕技藝豐富多樣,精湛成熟,在發展過程中被廣泛采用,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和藝術精髓。壽山石雕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
2006年5月20日,壽山石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35。
2065438+2009年10月,壽山石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
文化軼事
關於壽山石的形成,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有人說,女媧當年路過壽山,陶醉在美麗的風景和秀美的青山中,輕盈地起舞,將五色石撒在這裏的山坡、溪流、田野上,變成了這顆耀眼的寶石。有人說是壹種古代鳳鳥的卵液滲入壽山附近的地下,成為壽山石。
還有壹種說法是,壽山最初不叫壽山,叫別的。這附近住著壹個年輕的樵夫,名叫陳長壽。陳長壽從小就喜歡下棋,棋藝高超。有壹天他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山頂的壹塊大石頭上下棋。陳長壽接過擔子,來到壹旁觀看。看到年輕人如此專註,似乎很懂象棋,兩位老人邀請他下棋。陳長壽也不推辭,和兩位老人攜手坐下。兩位老人雖然下棋經驗豐富,但也不想被這個年輕人連贏幾局。壹位老人用手撚著長長的胡須,笑著說:“沒想到地球上還有這麽好的選手。我佩服妳,我佩服妳!”“看長壽衣著樸素,又以砍柴為生,兩位老人挺可憐的,很可憐,就把自己用過的棋子給了長壽,叫他不要再上山砍柴了,好過日子。說完,我只覺得壹股微風吹在我的臉上,但沒有兩位老人的跡象。
陳長壽接過兩位老人送的棋子,挑著擔子回家了。走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了,手裏的碎片撒了壹地。奇怪的是,我看到這些碎片馬上變成了五顏六色的石頭,大石頭生小石頭,撿不到。陳長壽壹回家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妻子。於是他們夫妻每天上山撿石頭挖石頭。他們把找到的石頭拿到市場上賣,不想壹下子被人買走,所以他們得到了很多錢,於是他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不久,鄰居都知道了。每個人都上山去找石頭。後來人們把這座山叫做壽山,把棋子變成壽山石的寶石。清代詩人朱彜尊曾寫過壹首詩贊美:“天然珍寶生於福建”。
但民間傳說畢竟是傳說,壽山石的真正成因是遠古時期地殼運動變化的結果。壽山石形成於1-2億年前,當時壽山地區地殼發生劇烈變動,導致火山爆發。壽山石本身也是火山活動的結果,但它是壹種特殊的火山巖,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噴發。只是小規模的火山巖漿活動,與地下水和地下礦物混合形成壹種物質,叫做熱液。這種液體通過石頭的斷層縫隙擠壓,慢慢滲出,後來凝固形成壽山石。從壽山石的形成可以知道,壽山石生長在巖層的縫隙中,不可能開采壹座山或者壹整塊地,只能從縫隙中慢慢找。
因為壽山石難采且稀有,所以特別珍貴,尤其是田黃石,壹般人很難得到。自古以來,福州民間就有“黃金易得田黃,田黃難得”“壹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
福建客家土樓
分布於福建、廣東兩省。龍巖市的永定土樓、南靖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小蕓土樓、漳浦土樓、漳州市的全州土樓。
福建土樓起源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初和民國。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夯打交錯,以竹為墻骨,丁字結以木錨。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文物價值
福建土樓是壹座大型住宅建築,遵循“天人合壹”的東方哲學。選址就地取材,依山或依溪。建築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規模適宜,功能齊全,實用性強。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形成適宜的人居環境和人與自然和諧統壹的景觀。
福建的土樓有圓樓、八角樓、紗帽樓等30多種,與北京四合院、陜西窯洞、廣西“欄桿式”、雲南“壹封”並稱為漢族傳統五大民居。福建土樓的結構是外高內低,內有樓,內有環,具有通風、采光、抗震、隔音、保溫、防禦等功能。
由於當地土匪頻繁出沒,為了抵禦外敵,我們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建造了土樓,土樓外墻堅固耐用,有神奇的洞口防禦,有神秘的喊話器和地方通道,防禦體系堅固嚴密。土樓的結構能均勻承受各種荷載,其外墻厚壹至兩米,底部最厚,越往上越薄,向內傾斜,形成象心。地震出現裂縫後,會自動愈合。另外,壹樓和二樓沒有窗戶,三樓開了壹條窄縫,四樓有大窗戶,四樓有時還加了壹個平臺。因為上面窗戶的外墻比較厚,有的只是割了壹個洞,這些洞也作為射擊孔用來防禦敵人。當大門關閉時,土樓會自動生成壹個牢不可破的堡壘。如今,那些防禦設施仍有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