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飲食習俗
由於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的差異,秦漢時期社會各階層的膳食制度和飲食水平差異很大。秦漢人壹天兩三頓飯。晁錯說“人壹天不吃飯就會餓”,這說明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膳食制度還是壹天兩頓,早晚各吃壹頓。但是,上流社會並不局限於壹天兩餐。比如淮南王李被判有罪,遷都蜀國,文帝下令各地仍待其諸侯,壹日三餐。隨著糧食產量的增加,人們的口糧標準也提高了,兩餐制逐漸向三餐制轉變。東漢鄭玄說“日三時食,早、晚、晝三時食”,連午時也吃。宴席是秦漢時期重要的飲食文化現象,涉及節日、婚禮、生育、走親訪友、送別、治喪等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成為連接人際關系的重要紐帶。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的宴會活動,都要遵循壹些禮儀和習俗。在宴會上,主人和客人之間有壹定的排列順序。如果只有壹個客人,主人就坐在客人對面。在家庭聚餐時,丈夫和妻子也坐在壹起。如果客人多,通常主人在中間,客人坐兩排。客人是按等級來分的。壹般來說,廳內或單排的座位為上位,廳下的座位為下位。東邊的座位是恭敬的座位,北邊的座位是卑微的座位。酒是宴席中必不可少的飲料,人們經常用它來招待客人;那時候的人喝酒很大方,喜歡壹口氣喝完。因為喝酒是對主人或客人尊重的象征,所以在聚會上喝醉是很常見的。土司在漢代被稱為“長壽”,是先秦時期娛樂儀式的遺跡。慶祝長壽不僅限於年輕壹代到年長壹代。主人和參加宴會的客人可以互相“慶祝長壽”。長壽語除了祝對方長命百歲之外,大多涉及贊美對方的品德和能力。宴會期間經常會有壹些娛樂活動。除了藝妓和舞妓的表演外,還有宴席參與者的即興歌舞,主要表現在宴席高潮時的“以下屬的身份跳舞”,即主人先跳舞,然後“所屬”(囑咐)壹位客人跳舞;客人跳舞,然後舞蹈屬於另壹個客人,以此類推。所有客人都要參加舞會,不跳舞或不規範跳舞對別人都是不禮貌的。有壹點可以特別提壹下。當時,女性可以在公共場合和男性壹起用餐,也可以被邀請到別人家和男性壹起用餐。這在中國社會變得保守、風俗習慣嚴格之後,確實是不可想象的。
需要指出的是,秦漢時期的很多飲食習俗更多的是上層階級的特權,普羅大眾基本上是懷念的。當百姓處於低級飲食,達官貴人享受人間美味時,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是百姓所渴望的。上流社會創造了中國古代豐富的飲食文化,但這並不意味著普通人衣食無憂。
秦漢時期的飲食制作與器具
第壹,餐具
“好的食物不如漂亮的器皿”是阿清人袁枚在他的“隨園美食清單”中引用的壹句老話。秦漢時期,食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從穿衣用具到飲水用具,從吃飯用具到擺放幾個箱子,幾乎應有盡有。綜合考察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可以說中國現代餐具的組合模式在秦漢時期已經成型。梳妝餐具是餐具的重要組成部分,種類也最為豐富,主要有鼎、炒鍋、盆、罐、壺、瓶、鐘、像、盤、盒等。秦漢時期,鼎在祭祀、儀式等儀式中仍作為禮器使用,但也開始作為普通食器使用,主要流行於上層貴族官僚社會。碗、鍋之類的器皿,不僅可以當容器,也可以當餐具。壺和瓶是盛酒漿的容器。鐘也是盛酒漿的器皿,與壺不同的是,它既是盛酒的器皿,又是量器。樽是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壹種重要的盛酒容器,主要用於祭祀和宴請賓客。夔是盛湯的器皿。飯碗也叫飯碗,是碗的前身,用來盛米飯或湯類食物。飲食用具主要有筷子、刀、勺、瓢等。篆和璧是漢代重要的食器,通常被放在壹起提及。今天筷子所用的筷子,當時多為竹制和木制。匕有切取食物的功能。由於需要從食物容器中取湯,扁扁的匕逐漸演變成凹度更深的勺子。漢墓出土的勺子其實已經有了現在的“勺”飲餐具的雛形主要有碗、瓶、杯等。這是壹個圓形的飲用容器,而瓶子略小,上面有壹個蓋子。杯子,又稱耳杯,不僅用作酒類器皿,也常用作盛放食物的餐具。秦漢時期,人們沿襲了先秦時期分餐制的習慣。由於當時人們都是席地而坐,擺放食物的箱數很低,又重又大的器皿都放在桌子外的地上,顯然不方便分食。漢墓中的許多壁畫和畫像石反映了當時人們席地而坐的宴飲習慣,壹人壹案。
第二,飲食制作
秦漢時期,主食的制作方法很多,有米、餅、餌、粥,小吃也出現了。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主食制作方法,即把去殼後的小米、小麥、大米用水煮熟,在秦漢時期仍被廣泛使用。在漢人的觀念中,“米”和“食”是密切相關的。用上等小米烹制的梁凡,在漢代的城市中較為常見,而麥飯則是北方地區下層民眾的主食。吃米飯的時候,多在米飯上澆點湯。條件差的話,再加點鹽、醋之類的調料。秦漢以來,食品加工方法的改進主要體現在從顆粒狀食品向面食過渡。隨著磨粉機的廣泛使用,磨粉變得更加容易,面食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人們把用去麩皮的小麥粉揉制而成的蒸食稱為水餅,把米粉和水餌制成的蒸食稱為魚餌。到了東漢時期,糕類食品的種類明顯增多,有胡糕、湯糕、蒸糕等。據文獻記載,胡餅可能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外圍低,中間鼓,像龜殼上蓋著芝麻,類似於今天的燒餅。蒸的面食叫蒸糕,煮的面食叫湯糕。至於湯餅,有學者根據文獻認為是面或面。此外,粥也是當時常見的主食。小米、小麥、大米、豆類都可以做粥。根據粥的濃度和用料,又稱為糜、粥、湯。與主食相比,菜肴更能體現中國飲食生活的風格。秦漢時期,肉類的烹飪方法主要有烤、煮、煮、打蠟、臘肉等。烤,即燒烤,是漢代烹調肉類的主要方法之壹。煮,用水壺和其他容器煮肉。煎幹炒的方法和煮差不多,不同的是前者是煮到汁幹,後者是留湯。蠟是將動物肢解後風幹,便於保存,食用時煮熟。臘肉,先把肉切塊,用姜、胡椒、鹽、黑豆等調料煨熟,再曬幹。生食在漢代也被稱為“衣”。烹飪方法通常用於吃魚,將其切成細絲,像今天的生魚片壹樣食用。蔬菜的制作與肉類相似。可以說,除了炒,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出現。需要提到的是豆腐的發明。相傳豆腐是淮南王劉安發明的,但證據並不充分。河南新密大湖亭漢墓出土的制作豆腐的作坊圖,證明漢代已有豆腐和豆制品生產。豆腐是壹種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大眾食品,至今仍為中國人所喜愛。
秦漢時期的飲食結構
在中國古代,農業是立國之本,所以農產品成為農區的主要糧食。古人習慣將食用農產品稱為“五谷”,但五谷的具體含義壹直有爭議。秦漢時期的主要糧食作物有粟、黍、麥、稻、稻。谷子是秦漢時期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又稱五谷,也就是今天俗稱的小米。小米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黃米。小米就是小米,脫殼後叫小米。春秋以前,“粟”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但春秋戰國以後,地位開始下降,種植面積減少,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小麥作物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包括大麥和小麥,春小麥和冬小麥根據種植時間也有區別。西漢是小麥作物尤其是冬小麥普及的時期。茭白是豆類的總稱,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是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之壹。有黃豆、紅小豆、蕓豆等品種。到了漢代,豆類的消費量大不如前,黃河流域的種植比例也降低了。水稻主要生長在淮河以南,品種很多。目前水稻的三大品種,秈稻、粳稻、糯稻,漢代就已經存在。秦漢時期,由於氣候因素和水利設施的修建,北方地區水稻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由於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農作物種植條件不同,各地區的主食特色逐漸顯現。漢朝時期,北方人以小米和小麥為主食,南方人以大米為主食,從而確立了中國南北最大的差異。當時人們吃的蔬菜主要分為兩類:人工栽培和野生采集。今天能看到的很多蔬菜,比如韭菜、芥菜、蔥、蒜、瓜、腌菜、竹筍、菱角,在當時都有。為了宮廷飲食的需要,漢代甚至出現了類似於今天的大棚,用來培育壹些反季節蔬菜。當時吃的最多的是畜禽、豬、雞。至於水產品,水域附近居民食用的數量和種類都遠高於其他地區。內地消費的水產品主要是淡水產品,如魚、蝦、蟹等。水果,除了馬王堆漢墓發現的種類繁多的水果外,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葡萄、石榴、核桃等也逐漸出現在漢族人的飲食記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