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款無線鼠標,“空中鼠標”完全擺脫了鼠標必須在桌面的操作模式。操作非常靈敏,可以智能識別打字狀態或者桌面上的狀態,更快更方便,從而起到無線超空間的作用。
“空中鼠標”因其巧妙的貼身設計,讓人們在使用空中鼠標時,手指、手掌和手腕保持最自然的姿勢,仿佛手中什麽都沒有,最大程度地避免肌肉和關節勞損。與傳統鼠標相比,根據人體骨骼和韌帶分布而設計的“空中鼠標”使用戶的操作更加容易。對於需要整天抱著鼠標的人來說,“空中鼠標”可以有效防止“鼠標手”的出現。
“空中鼠標”的續航能力也中規中矩。在如此輕薄小巧的情況下,不充電也能連續工作1周。
完善人機交互界面,提供標準的鼠標模擬界面,提供多套二維和三維目標信息,支持各種應用開發。
IP機頂盒
電視機頂盒
計算機
2009年,在家庭娛樂領域,電視和互聯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互聯網電視風靡全國,上海IPTV用戶數突破1萬,全球第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HTPC來DIY他們的“蝸居”。更多精彩內容進入電視屏幕,看高清,搜索視頻,瀏覽網頁,甚至把電視當電腦屏幕。用戶逐漸發現家庭娛樂中心集中在客廳,想慵懶地躺在沙發上放松,舒服地享受。但是,如何在客廳裏控制成了最大的問題。茶幾上有必要放無線鼠標嗎?還是用遙控器的上下左右鍵上網?用戶的需求往往是創新的源泉,空中鼠標應運而生。
空中鼠標是壹種輸入設備,它像傳統鼠標壹樣操作屏幕光標,但它可以直接使用,無需放在任何平面上,也無需在空中晃動。自由便捷是它的特點,比如在辦公領域可以作為簡報筆,讓做PPT演示的人不用坐在會議桌前就可以遠程控制電腦,實現鼠標操作、翻頁等功能;在客廳有電視或HTPC的家庭娛樂中,成為“偷懶工具”,真正稱得上是“進書房進廳堂”。
基於紅外的圖像處理是實現空中鼠標的最佳途徑之壹。其原理是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捕捉紅外圖像,利用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計算出運動物體的位置信息,從而控制屏幕光標。
對於用戶來說,評價壹款空中鼠標的好壞,要考慮定位的準確性、流暢度和可操作性。傳統鼠標通常使用dpi來衡量精確度。由於空中鼠標握在手中,沒有接觸面,只能通過人手最輕微的移動所對應的屏幕指針移動的像素數來衡量。高精度空中鼠標可以準確指向屏幕上的每壹個字符。平滑度是指用航拍鼠標在屏幕上畫圓或曲線時是否沒有棱角或折線,這往往取決於采樣頻率。采樣頻率越高,曲線就越平滑、越細膩。比如采樣頻率達到120HZ,會像傳統鼠標壹樣流暢。另外,空中鼠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是壹種全新的體驗。在使用的過程中,用戶不會關註技術細節,而更關註主觀感受,比如使用距離、角度、動作與屏幕光標的壹致性、按鍵的靈敏度、抗幹擾性以及是否會出現光標抖動等,這也是衡量可操作性的壹個標準。
對於設計空中鼠標的工程師來說,成本、低功耗、開發周期等因素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低成本高精度紅外圖像處理方案的空中鼠標基本上會面臨以下問題。
問題1:如何保證高性能和成本控制的平衡?如果要達到高精度,需要使用DSP或FPGA配合優化後的高效圖像處理算法來降低運算量,但這意味著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算法研發,開發周期較長。最佳選擇是具有成熟技術解決方案的專用ASIC。
問題二:環境幹擾。由於圖像傳感器捕捉的是紅外光,所以陽光、燭光或光線等幹擾都會對最終控制的屏幕光標產生嚴重影響,比如鼠標在強烈的陽光下無法在空中使用,或者臺燈發出的光會使光標晃動。
問題三:功耗低。空中鼠標是手持設備,需要電池供電。設計時要保證足夠的使用距離和低功耗,讓用戶不會頻繁更換電池或充電。
問題4:解決影響用戶主觀感受的各種問題。因為鼠標離開桌面,握在妳手裏,人的手不可避免的抖動會讓光標震動。如何解決防抖問題,如何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才是關鍵。
永信世博的NSM6系列芯片解決方案完美滿足了這壹需求。如圖1所示,接收器由NSM6系列芯片和圖像傳感器組成。遙控終端在應用中有兩種模式:發光模式和反射模式。兩種模式原理相同,都支持圖像傳感器采集640*480像素高達每秒120幀的紅外圖像。該芯片包含壹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像處理算法,對圖像進行融合和聚類,大大減少了計算量,最終每幀最多輸出10個運動目標重心坐標。采用“易鎖”技術識別運動軌跡,計算坐標位置,控制屏幕光標。
NSM6系列芯片方案獨有的“鎖易”技術,是壹套高效的算法,由消噪模塊、防抖模塊、坐標計算模塊組成。“鎖易”技術大大提高了抗幹擾性,無論環境幹擾有多復雜,都能“鎖定”每壹條運動軌跡而不丟失。防抖模塊結合了人體工程學技術,讓用戶在使用空中鼠標時,光標不會因為雙手懸在空中或者按左右鍵而抖動,使用簡單。“易鎖”技術至少可以基於8位51單片機實現,工程師甚至可以使用USB芯片中的51內核來處理。
NSM6系列芯片方案提供了壹整套用戶組態軟件和強大的集成開發平臺,大大縮短了工程師的開發周期。正如從匯編語言到C語言的過渡使開發者能夠充分開發更高級別的功能壹樣,NSM6系列芯片解決方案使開發者能夠擺脫圖像處理的具體技術細節,專註於上層應用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