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班級:高壹四班。
2.活動的目的:
通過班會,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學習屈原,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活動準備:
學生收集壹些關於端午節的信息,以便在班會上交流。
4.活動流程:
(1)同學們交流關於端午節的知識。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結束的意思是“開始”和“開始”。初五可稱為端午。在農歷中,地支標誌著月亮,陰建在正月,二月為基,五月依次為午,所以五月稱為午月,“五”與“午”相連,“五”也是陽數,所以端午節又叫端午、崇武、端陽、中天。從史料記載來看,“端午”壹詞最早見於晉人周朝的地方習俗:“仲夏端午,烹粟。”端午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這壹天的必備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熏蒼術和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能鎮邪。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端午節現在是國家法定假日。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這壹民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端午節的別稱。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節、五月節、艾節、端午節、重午節、午節、夏節。雖然名字不壹樣,但是各地人的習俗都是壹樣的。
(3)端午節期間舉行的壹些活動。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老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掛鐘造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遊百病,戴香囊,備祭品。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戰國時楚國人。生於楚威王武歷正月初七,或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4)各地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北平端午節忌打井水,往往節前預抽,據說可避井毒。端午節,街頭小販也賣櫻桃桑葚。據說他們端午節吃櫻桃桑葚,壹年四季都不誤食蒼蠅。“五毒餅”,就是用五種毒蟲圖案裝飾的餅,在各個食品店都有賣。灤縣讓男女公婆在端午節互相送禮。在趙縣的端午節,當地政府會在城南舉行宴會,邀請城裏的文人墨客盛宴賦詩,稱為“踩柳”。
【山東省】鄒平縣端午節,大家早起都需要喝壹杯酒,據說可以辟邪。日照端午給孩子纏上七種顏色的線,要穿到節後下第壹場雨,才解開扔到雨裏。在臨清縣的端午節,七歲以下的男孩戴著符號(麥_)做的項鏈,女孩戴著石榴花,她們還穿著母親做的黃色鞋子,用毛筆在鞋面上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殺死五種毒蟲。在端午節的早晨,即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在解州的端午節,男女佩戴艾葉,稱之為“除病”,幼兒則在脖子上系壹百根繩子。據說這是“為屈原綁龍”。在西周的端午節期間,村莊會向龍王獻祭,並在田野裏懸掛紙。懷仁縣的端午節也叫“祝門”。定襄縣端午節,要求學生給老師送禮。六安府用小麥粉蒸餃,稱為“白團子”,和粽子壹起互相贈送。
[陜西省]
在興安盟的端午節,當地官員帶領下屬觀看比賽,這被稱為“踩石”。興平縣端午,用絲縫壹個小角粟,下面縫壹個小娃娃,叫“玩娃娃”。潼關縣的端午被稱為“鎮病”,有蒲艾、紙牛貼門。
5.摘要
端午節最有意義的是,它是中國唯壹起源並延續至今的紀念真實歷史人物的節日,也是壹個重要的節日。眾所周知,新中國以後的法定節假日都是基於政治意義的。即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大多是因為氣候季節的變化,其次是神話傳說和當地鬼神的崇拜。唯壹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壹位南方浪漫主義詩人。
在中國,壹些名人,幾乎都是政治家,被人民奉為神明,供奉祭品,卻沒有達到用國家節日來紀念的程度。為什麽壹個戰國時期生活在南方經濟落後地區的楚國非主流詩人(從當時乃至整個時代的詩歌發展史來看)能獲得這壹殊榮?而且,請註意,他結束生命的方式,並不是像戰國時期的俠客那樣慷慨悲嘆、自殺,而是更加悲愴、女性化的溺死自己。
在中國的人生哲學中,除了榮譽和誠信的緊要關頭,似乎自殺從來都是爭議大於理解。為什麽壹個尊崇或“諫死”或“忍辱”的民族,對壹個自殺的失意政治家、詩人之死傾註了如此多的同情和關懷?另外,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這個節日是民間自發興起的。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
幾乎所有能被民眾自發紀念的節日都與宗教有關。至於紀念壹些偉大的政治領袖或公眾人物的節日,大多與政府或國際組織的行為有關,如華盛頓、馬丁·路德·金、佛羅倫薩·南丁格爾等。為什麽壹個人,而不是壹個神,能被民間自發地與壹個節日緊密聯系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