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起源: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壹般是紀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但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最廣。
1,紀念屈原說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紀念伍子胥說。
江浙壹帶廣為流傳的端午節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 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被越國屠殺,被越國收買。他被讒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3、為紀念孝順的女兒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她的屍體好幾天沒人看見。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在河邊日夜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有金所作碑。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村莊被重新命名為曹娥鎮,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為曹娥河。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孝順女兒曹娥的日子。
自定義: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
裴豆娘:
在過去,有五種婦女頭飾。多見於江南。有些地區也叫健康人。這個東西起源於遠古行走,是Ai人的壹種不同形態。《賈青錄》引《唐宋遺事》雲:“誰在大江南北,五日得壹等獎之制,殊為巧妙。艾葉全部壓制出售,或繡上仙、佛、和、武、蟲、魚、獸、八寶花等形狀。縐蛛,美鳳林,繭虎絨陀,草坪蜥蜴,螳螂蟬蠍,葫蘆瓜,色彩逼真。上面蓋著壹個寶,繡球無數,鈴鐺幾百個形狀,或者串在壹起。名字叫豆娘,無敵。”
杭艾虎:
在過去,端午節被用作壹種裝飾品來驅邪。在中國古代,老虎被視為神獸,被認為能夠辟邪保平安。《風俗通》雲:“虎為陰莖,獸亦長。能吃鬼,...亦惡”。因此,人們經常用老虎來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節期間。艾虎要麽用艾葉剪成,要麽剪成老虎的絲帶,用艾葉粘好,戴在頭發上。壹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以艾虎的習俗為裝飾。宋陳元貴引《宋本廣記》年號雜註:“端午以艾為虎,連大如黑豆,或剪彩為虎,貼艾之葉以戴之。王《端午帖》詩:“釵頭鳳,驅邪知驅祥雲七寶。"清代夫差敦沖《燕京年間筆記》:"每到日暮,閨中巧者,以絲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線穿起來,掛在發夾的頭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詩說‘玉吞簪,輕愛虎’,就是這個意思。"
提款金額:
端午節用雄黃塗抹小孩額頭的習俗,雲可以驅除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壹種是借雄黃驅毒,壹種是借虎額(“王”如虎,虎為百獸之王,因換成虎)鎮邪。清夫差敦沖《燕京年譜》:“自農歷正月初壹起,取雄黃灑酒,敷於小兒衣領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額頭、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塗,用意相同。山西河曲縣誌記載:“端午飲雄黃酒,敷小兒額、手、足...能延長病情。”
裴長明律:
我討厭在端午節時戴飾品。又稱維生線、維生線、延壽線、長壽線、百索、邵兵、五彩線等。,名稱不同,形狀和功能基本相同。端午節時,用五色絲綢制成,或掛在門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掛在床簾、搖籃等地方。據說可以避災祛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壽。這種節日有五種形狀:簡單的五色絲線組合成壹根繩子,綁在手臂上;將金錫飾品裝飾在五顏六色的繩子上,掛在脖子上;五顏六色的繩子折成方形勝利裝飾在胸前;五顏六色的繩結被人像佩戴;用彩色絲線繡畫太陽、月亮、星星、黑獸等物,向長輩致敬。這種習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寫《風俗失傳》:“午後以彩帛縛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壹個是長命鬼火,壹個是兵士。”後來兩人漸漸習慣了,直到近現代。清福查頓的《燕京歲月》記載了當時的風俗:“每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那些在閨房裏乖巧的人,就會用彩線做成老虎、粽子、葫蘆、櫻桃、桑葚,掛在發簪的頭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時期,朝廷給大臣的是省物之類的東西。唐代宗興元元年,朝廷曾賜壹百把繩斧。《宋史·禮記十五》:“前壹日,賜金線以官延壽,賜彩線以官。逢年過節穿。”
佩戴香包:
佩戴香包,也稱香囊、香袋、錢包等。,是用五色絲線或破布制成的。其內裝有香料(由中草藥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氣味芳香。陳仕良《歲時廣記》引用《歲時雜記》說“端午以紅白兩色,如壹袋,彩線貫穿,狀如壹花。”而另壹種“貽貝粉鈴”:“第五日,貽貝粉放於帛中,以棉飾之,若數珠。讓孩子拿去吸汗。”這些隨身包裏的東西幾經變遷,從吸汗的蚌粉、辟邪的護身符、銅錢和雄黃粉,到裝滿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佩戴香包是相當講究的。為了防病健身,老人壹般喜歡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蓮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花等造型,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相親相愛、家庭和睦。孩子喜歡鳥獸,比如老虎、豹子;電線桿上的猴子,鬥雞抓兔子等。年輕人最講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熱戀中的戀人,深情的姑娘會在很久以前精心制作壹兩個各具特色的香包,在節前送給愛人。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圍男男女女的議論,紛紛稱贊小夥子對象的別出心裁。
忌五毒:
端午節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這種思想在民間信仰中流傳下來,所以有各種求平安、解災的習俗。其實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幹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傳播;另外,蛇和昆蟲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這就形成了這個習慣。
草藥系列:
這是端午節最古老的習俗之壹。《夏鄭瀟》載:“此日貯藥以除毒氣。”《雜藥集》卷二十二引用《荊楚歲時雜藥集》佚文:“五月五日,爭雜藥可治百病。”在魏末《齊姚敏書》的雜註中,有五月捉蟾的記載,也用於制藥。後來,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節抓蟾蜍的習俗。比如江蘇,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藥蟾酥。杭州人也給孩子吃蛤蟆,說夏天能降火不生瘡。並於5日將墨錠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幹,便成蛤蟆錠,敷於膿腫處即可消散。這種捉蟾藥的習俗,源於漢代“蟾爭兵”的傳說。再比如湖北監利端午節“采藥”的習俗,也是采藥。采藥是因為端午節前後草藥的莖葉成熟,藥性好,這壹習俗就在這壹天形成了。
木蘭湯:
中午用蘭花湯洗澡是《大戴禮》中記載的古老習俗。但本文中的蘭花不是蘭花,而是菊科植物飛機草,氣味芳香,可煮可浴。《九歌·雲中》也有“沐浴蘭花湯會讓妳芬芳”這句話。《荊楚紀年》:“五月五日,謂之蘭浴節。”《五雜記》記載,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為“沒有蘭花湯”。後來壹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藥洗澡。在廣東,用艾草、香蒲、鳳仙花、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柏葉、銀蓮花根、艾草、蒲草、桃葉等用來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這種習俗至今仍然存在。據說能治皮膚病,還能辟邪。
喝蒲酒、雄黃酒、朱砂酒:
喝蒲酒,雄黃朱砂酒,噴酒。《荊楚紀事》:“菖蒲(壹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水邊,地下有淡紅色的根,葉子形狀像劍和穗。”。根莖可入藥或入藥)或刻或切絲涼酒。“蒲酒清香爽口。後來酒裏加了雄黃和朱砂。謝明趙哲的《五雜醉》:“飲菖蒲酒也...和雄黃壹起喝。“馮明滎經《廣義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故無毒蛇之虞(古書所提毒蛇)。給墻壁和門窗灑水,避免毒蟲。“這種習俗流傳很廣。至今,如在廣西賓陽,端午節時有成包的藥材出售,有雄黃、朱雷、側柏、桃仁、蒲葉、艾葉等。人們用酒浸泡,然後在墻角、門窗、床下等處蘸酒。,然後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臍上塗上酒,驅趕毒蟲,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區還用雄黃酒粉在孩子的額頭上畫“王”字,讓孩子身上帶有老虎辟邪的印記。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些活動仍然是科學合理的。雄黃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內消毒殺菌,喝普灑也是相當有益的。
采茶和制作涼茶:
在北方的壹些地區,人們喜歡在端午節時采摘嫩葉和蒸野菜葉來泡茶。在廣東潮州,人們去山野郊區采集草藥和煮涼茶。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掛艾葉、菖蒲和榕樹枝條:
艾、菖蒲、大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節又叫“木蘭節”,荊楚有挑艾的習俗。采艾草,要在雞叫之前開始,選最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甚至把艾草紮成老虎形狀,然後在上面貼上艾葉。艾葉和菖蒲含有芳香油,具有和大蒜壹樣的殺菌作用。端午期間,夏季至日將近,正是寒暑交替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要註意。保山縣有句諺語:“不吃端午粽子,送不了寒衣;吃完端午粽子,要凍三次。“在古代,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壹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在端午節,人們以菖蒲為劍,艾草為鞭,大蒜為錘,也稱為“三大武器”,認為可以擊退蛇、蟲、病菌,斬斷邪氣。
還有端午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大蒜的地方。通常艾葉、榕樹、菖蒲用紅紙紮成壹束,然後插在或掛在門上。因為菖蒲是天上五蕊之首,象征邪劍,因為生長季節和形狀被視為“百陰之氣”,葉子呈劍形,可插在門口辟邪。所以方士稱之為“水劍”,後來習俗引申為“普劍”,可以斬斷萬惡。清代顧鐵青在《賈青錄》中記載“斬蒲為劍,斬彭為鞭,床掛桃梗蒜,皆用以驅鬼”。但晉代方誌中有“哀為虎,或剪彩為虎,葉附哀,妻爭剪之。將來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劍形,名曰普建,以驅邪除鬼。”
躲端午節:
是端午節的習俗,指的是接新婚或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簡稱“躲下午”,也叫“躲完”。習慣上以五月、五月五日為邪月、邪日,凡事需要避邪,因為端午節有帶女人回家避邪的習俗。這種習俗似乎形成於宋代。陸遊《封睢》詩中有壹句“羊腔酒擔接女,鼓龍舟送與神爭”。《嘉靖隆慶誌》也記載有雲:“嫁女召歸過節”。又《欒州誌》:“女子新娘子迎月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節下雨:
人老了檢查的習俗。認為端午節下雨,不吉利;反之,則好。這種普遍的看法很久以前就存在了。陳《歲時廣記》引用《紀要》說:“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歲無災。下雨的時候鬼曝藥,好多人生病。福建的這句諺語。”許月卿《李時周端午》也註:“臨川人說,天中下雨,鬼興人禍。清代趙懷玉詩歌的自我註釋也引用了“端陽無雨是好年”的諺語。
劃龍舟:
龍舟壹詞最早見於先秦古籍《穆傳》卷五:“乘鳥舟,龍舟浮於沼澤。”在《九歌·向君》中,學者們也認為“飛龍”是指龍舟。《向君》是描寫湘軍劃著龍舟,把沈入江中(類似於把粽子扔進江裏)悼念壹位歷史人物的詩句。這與楚國的“魂舟”和“人物龍帛畫”的形象不謀而合,可以相互印證。《荊楚紀年》記載:“五月五日,謂之蘭節。.....是日,賽跑,爭雜藥。”。
劃龍舟的時候,有很多唱著玩的龍船歌。比如湖北秭歸劃龍舟的時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當地民歌和歌謠融合為基礎的。歌聲雄壯激昂,就是“贊和”的遺風。再如廣東省南雄縣的龍船歌,四月龍舟下水後壹直唱到端午節,表演非常廣泛。
鐘馗:
舞鐘馗,擾鐘馗:自晉代以來,舞鐘馗,擾鐘馗,福鎮宅,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2.掛鐘馗畫。鐘馗最早的畫作據說來自畫家吳道子。據北宋沈括《孟茜布比談》記載,唐明帝病了近壹個月,忽然夢見兩個鬼。小鬼偷走了玉帝和楊貴妃的紫色香囊,逃之夭夭。大鬼抓住了小惡魔,挖出了他的眼睛,然後打碎它,吐出來。“我是鐘馗,”大鬼說。“我連武功都做不好的人。我向陛下發誓,我要消除這個世界的邪惡。”唐朝皇帝壹覺醒來,病好了,就把畫師吳道子叫來,叫他根據夢裏的情景,畫壹幅大門捉鬼的畫。道士寫了壹支筆,成了功臣。唐朝皇帝看了之後,和他的夢壹模壹樣,驚嘆不已。後來鐘馗畫逐漸進入民間,多在五月端午,或端午前後幾天作畫。清代,長江以南的江浙地區的大多數居民在農歷五月在大門或大廳懸掛鐘馗的照片,以驅除邪惡,吸引好運。
戰鬥草:
韓以前沒見過格鬥草。(歷代社會流行事物考證:商)其起源沒有考證,壹般認為與中醫的產生有關。遠古的祖先掙紮求生,生活單調。在空閑時間,他們通過與昆蟲、草和野獸戰鬥來自娛自樂。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後,每年端午節都聚集在郊外采藥,插艾門以解暑毒疫,成為壹種習俗。收獲後往往會舉行比賽,以對抗的形式互相報出花和草的名字。大多勝出,既有植物知識的趣味,也有文學知識的趣味;孩子用葉柄互相勾,互相掐,互相拽。斷了就輸了,然後換壹片葉子打。白居易《看兒戲》詩說:“作塵或打草,終日樂。”
《原》說:“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彜在《荊楚紀年》中所寫的壹個故事,“五月五日,四人踏百草,有鬥草之景。”《歲月的回憶》:“在端午,造屋貯藥,打百草,裹五絲。”
南北朝時稱為“踩百草”,唐代稱為“鬥草”或“鬥百草”。《劉斌嘉華》雲:“唐中宗時,安樂公主五日戰百草。”到了宋代,擴展到平日隨時作戰。歷代文人的作品中對此有很多描寫。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嬰兒間打鬥素描》,玩法如下:壹、比賽雙方各挑有壹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在路邊、山溝、田埂。無莖,有許多纖細的須根;葉從根際簇生,薄紙質,具5條主脈,全緣或波狀,或具稀疏鈍齒,可達15-30厘米;有綠白稀疏花,花冠分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像蓋子壹樣打開,釋放出四至六粒棕黑色的種子,其長長的花軸是打草的好材料。)然後互相交叉成“十”字形,互相用力拉扯,這樣堅持下去的人就贏了。
其他習俗:
端午節有射箭的場面。《史禮》曰:“因遼風俗,金五日離地約數寸,皮剝而白。先壹人先策馬飛奔,再以無羽橫簇箭策馬飛奔。最好是用手折斷柳樹放松壹下。撿不起來的是其次。每壹槍都要擊鼓助陣。”到了明朝,鳥被儲存在葫蘆裏,被射殺。打馬球也是端午節的玩法之壹。馬球就是騎著馬,拿著棍子打,古代叫鞠躬。《三國演義》曹植名都中有壹句“連篇打句容”。在唐代的長安,有壹個寬闊的體育場,唐玄宗和景宗等皇帝都喜歡馬球。張淮王子墓中的《馬球圖》描繪了唐代馬球運動的興盛:畫中20多匹馬在高速飛奔,馬尾辮被紮起。玩家們披著披肩,穿著靴子,手持棍棒,壹個個互相擊打。
此外,北京還有逛天壇的習俗。《帝都風光略》卷二:“五月五日午前,團日入天壇避毒。下午過後,走在祭壇的墻下。江城沒有絲節俗,但也是角粟。沒有賽車的習俗,也是遊戲。”還有鐘馗比武,壹個人扮成鐘馗,揮舞著寶劍,面前拿著壹根紙球棒,做出“來不及喝酒”的樣子;跟隨全套禮儀禮服,走過趕集驅魔。此外,端午節還有馬戲和搶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