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古洛河邊嘆了壹口氣,縱身跳入了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到端午節了,很想體驗壹下這種氣氛,就讓奶奶教我包粽子。
做粽子,首先要把葉子洗幹凈,泡在熱水裏。然後準備棗、蛋、肉等。對於餡料,煮出妳喜歡的美味餡料,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先把長葉子折起來,圍起來,做個窩,中間放好準備好的糯米和粳米,包邊包角。然後把餃子放在米飯裏,揉成壹團,最後把竹葉包裹的餃子做成四角。
包粽子的功夫都在最後壹道工序。妳的粽子包的好不好,取決於四個角是否對稱,是否有型。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扭成壹團,要麽是六個角,要麽是壹個球。
奶奶不止壹次看著我的“傑作”笑:“這,這能叫粽子嗎?妳把細線綁在哪裏?”
我暈!情感粽子的四個角方便用細線掛起來。為什麽這個世界上沒有圓圓的粽子?
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大火煮。大約1小時後,用文火煮30分鐘。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渴望揭開鍋蓋看看情況。因為粽子的香味從鍋裏飄出來,讓我口水直流。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長。當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可以看到裏面金黃綿軟的“宗肉”。咬壹口,太好吃了,差點把筷子都咬掉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嘗到了勞動的果實,不甜。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吳楚的壹樣,就像第五天。端午的“五”字也是和“午”連在壹起的。按照地支的順序,五月是“午”月。因為正午是“太陽”,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稱五也是稱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迪拉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的眾多別稱間接說明了端午節習俗起源的分歧。事情就是這樣。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至少有四五種說法,如:紀念屈原;吳越的民族圖騰祭祀理論;從三代夏至日節;邪月邪日驅離,等等。迄今為止,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最有影響的觀點是為了紀念屈原。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吃粽子與屈原聯系在壹起。傳說屈原跳河後,當地百姓傷他而死,於是駕船去救他,因有飆車的習俗;他還說,人們經常把食物放入水中祭祀屈原,但大多數食物都被龍吃掉了。後來由於屈原的建議,他們用楝樹葉包大米,用彩色的絲綢包裹,後來做成粽子的樣子。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在門上放艾絨或菖蒲驅邪,紮長命縷,喝雄黃酒或消毒,賽龍舟。粽子又叫“嬌樹”、“粽子”。前者因其棱角分明的外形和裏面的糯米而得名,而後者很可能是用壹個竹筒將米飯煮熟。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期已經很流行了。這種食物是在每年的端午節和夏季至日時吃的。粽子也是壹種節日禮物。唐宋時期,粽子非常有名,市場上經常有賣。現在,我們仍然要在端午節吃壹些粽子。粽子有很多花樣,有南北之別,也有東西之別。在南方,紅棗、花生、臘肉常混在糯米裏,常見到其他食物,但要品嘗宗野的清香;在北方,棗子和果脯經常被用作粽子的餡。小粽子似乎已經成為中國的傳統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了壹定的地位。過去端午節有躲下午的習俗。這個習俗起源於壹種信仰,認為五月是壹個“邪惡的月份”,瘟疫和瘡瘍會蔓延。初五那天是不吉利的壹天,所以父母每天帶著壹歲以下的孩子去外婆家避禍,所以叫下午躲。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概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繁盛,沒有醫療衛生設施的人容易得傳染病,給人帶來壹種恐懼,從而產生了下午躲起來的習俗。現在這個節日的壹些古老習俗隨著社會的變化已經消失了,但是像吃粽子和賽龍舟這樣的習俗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