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中物節、天中節、天長節,老百姓俗稱“五月節”。“結束”就是“開始”的意思。唐朝以前,人們把這個節日稱為“五月五日”,而不是“端午節”。直到唐代才出現了“端午節”這個名稱。宋代陸元明在《歲時雜記》中說:“京師以五月壹日為終,二日為終,四日為終。”此時“端午”這個名稱特指“五月五日”。因為唐玄宗的生日在八月初五,為了避開“五”字,又根據地支的順序,五月為“午”,午為“日照”,所以又叫“端陽”。
端午節是中國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中國是壹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節日,起源如此之早,包含著各種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很自然的。人們把它作為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在古代,有人用它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人伍子胥,也有人用它來紀念東漢時期的孝女曹娥。人們把5月5日定為節日,既顯示了人文文化,也是人們殺蟲消毒、預防疾病的節日。因為農歷的夏季至日是在5月,這壹天太陽幾乎直射到北回歸線上,此後陽光直射的位置逐漸南移,白晝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氣候變得忽冷忽熱。因此,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夏季至日是“陰陽鬥爭、生死分離、血氣分散”的時刻,整個五月也被視為不吉利的月份。民間流傳著壹句話:“正月好,五月壞”。在漢代,人們將5月5日定為節日,主要是為了驅除瘟疫和邪惡。《續漢書·禮記》說:“仲夏月,萬物繁盛。夏日的至日上,陰氣萌動,恐物未失。...五月五日,朱鎖五色印作門飾,以防邪氣。”,
可見這樣做是為了達到“修兵修鬼”的目的。人生不生病。“目的。南北朝時,又出現了插艾草的習俗。在明代,端午節期間,人們還喝菖蒲雄黃酒,並噴灑房屋墻壁和床簾,以驅除昆蟲和蛇的毒素。到了清代,各種風俗如火如荼。端午節掛朱符,插艾虎,貼吉祥葫蘆,小孩穿玉米,五只毒虎。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驅邪避毒的願望。
在端午節的習俗中,南方水鄉“賽龍舟”的習俗備受推崇。這壹天,身著節日盛裝的人們來到江邊,壹聲炮響,所有參賽的龍舟如離弦之箭,各自爭先恐後地奮力拼搏,歡呼聲、鞭炮聲此起彼伏,場面歡快動人。人們說這種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對此事最早的記載是《荊楚紀年》:“屈原當日死於上師,人傷之,遂舟救之。今天的比賽就是它的蹤跡。”吳軍在《續齊和聲》中也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淙淙水,楚人哀之。至今他以竹存米,以水祭之。”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學識淵博,善於外交,得到了楚王楚懷王的信任。他擔任了佐圖和三閭醫生。那時候是七國爭霸的時代。屈原主張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但中國壹些親秦派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這使得楚懷王不再使用他。後來,楚懷王被騙到秦國,死在那裏。他的兒子項王繼位後,屈原被流放到湖南。屈原悲憤交加,憂國憂民。他寫了許多愛國詩。公元前278年,他62歲的時候,聽說秦國的軍隊攻占了楚國的都城,他非常難過。5月5日,他抱著壹塊石頭跳進了古洛河。老百姓非常熱愛這位愛國愛民的詩人。大家劃著船去救他,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河裏,防止魚蝦傷害他的身體。這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習俗的由來。到了宋代,屈原被封為“忠烈公”,使得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更有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期,5月5日被定為“詩人節”。時至今日,全國各地的詩社、詩詞協會都在端午節舉辦各種詩詞晚會、詩詞比賽、詩詞鑒賞等活動,以弘揚源遠流長的中國端午節文化。
端午節的另壹個習俗是吃粽子。其實粽子早就有了。它最早的名字叫角樹,最初是農民用來祭祀祖先的。《呂春秋·仲夏故事》記載:“仲夏之日,...農業就是小米。也是月亮。天子以幼童嘗粟,恥於韓滔,薦先寢之廟。“粽子”壹詞最早出現在《荊楚歲月的故事》中。其做法從古至今沒有太大變化。古人用小米制作,明朝以後改為糯米。就是把泡好的糯米用竹葉或蘆葦葉包起來,包成三角形或四邊形,用細繩紮緊,放在鍋裏煮。後來,人們在粽子中加入各種水果材料。在南北朝時期,有教育粽子和黃幹粽子。唐代有九子粽子和百索粽子。據說唐玄宗吃了九子粽子後稱贊:“花競四季巧,九子粽子求新”。宋代有角和錐。明清時期,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人們可以把它送給親戚朋友。在現代,粽子有很多種,如棗、蛋黃、豆沙、奶油、棗泥、臘肉、火腿等。,這些都是很滿足的,所以有人用詩和謎語贊美粽子:
四角尖草綁腰,在鍋裏徘徊散步。
如果再碰到唐三藏,以後就脫光衣服。
清代北京的端午節,人們聚在壹起“出行避災”。有的地方,人們喝酒唱歌,有的八旗子弟彈三弦,滾八角鼓,唱歌娛樂:
五月端午,街前賣符咒,女兒過節,女兒過節賣雄黃酒。櫻桃桑葚和粽子有毒,壹朵朵像火壹樣,石榴花開始生長,艾葉和菖蒲壹朵朵掛在門上。小孩子頭上寫壹個虎王,女孩子太陽穴上有五顏六色的歪毛蝙蝠。這真是過去端午節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