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子的起源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壹天吃粽子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名“椒樹”、“粽子”,是漢族端午節的傳統節日食品,用粽子葉包裹糯米蒸熟而成。傳說流傳至今是為了紀念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美食。直到現在,人們仍然遵循這壹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大街小巷都有賣棕櫚籽的。中國家家都要蘸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這種習俗也漂洋過海傳到了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那麽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從何而來呢?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屈原。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對抗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而是被革職發配到偏遠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的時候,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河自盡後,楚人為了防止河裏的魚、蝦、龜、蟹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美味的食物扔進河裏。就這樣,年復壹年,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到端午節,人們就把食物扔進河裏祭祀屈原。壹天晚上,壹個老人在夢裏夢見了屈原,問他:“我們扔給妳那麽多食物,妳吃了嗎?”屈原說:“妳給我的米都被那些魚、蝦、龜、蟹吃了。”老人問:“我怎麽能不被他們吃掉呢?”屈原說:“妳用竹葉把米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團子。他們以為是菱角,不敢吃。”在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像屈原說的那樣,把尖尖的粽子投入汨羅江。然而端午節過後,屈原給老人做了壹個夢,說:“謝謝妳送我那麽多粽子,我都吃了。但大部分還是被魚、蝦、龜、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我們還能做什麽?”
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得像成龍,因為魚蝦龜蟹都是龍管轄的,不敢吃龍王的。”
從此,每年端午節,人們劃著龍舟去汨羅江邊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由來。
這種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中國人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
吃粽子。這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之壹,起源於對屈原的紀念。吳軍的《續和》描述:屈子投水,“楚人哀之,至今...
吃粽子。這也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之壹,起源於對屈原的紀念。吳軍的《續和》描寫屈子投水自盡。“楚人哀之。到目前為止,他們把大米儲存在竹筒裏,用水獻祭。”目的是制造水
動物吃飽了,就不再傷害詩人的身體了。以後吃粽子就是從吃竹筒飯演變而來的。端午節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葉子做成的。從外形上看,有三角粽子、角粽子、方粽子、紮成壹串的小粽子,唐代稱為“百索粽子”,宋代稱為“九子粽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在魏晉時期就已流行,周初的《地方誌》就有記載“仲夏端午,煮玉米”。唐宋時期,粽子成為名吃,不僅受到皇宮的喜愛,也成為民間市場和尋常百姓家的美味。唐都長安有壹家專門生產經營粽子的店鋪,還“把粽子打(堆)成亭子、亭子、汽車”來吸引顧客。“百索粽子”也是唐朝皇帝賜的名吃。在宋代,端午節的粽子種類更多。明清時期,餃子的餡料也很豐富,有蜂蜜、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火腿粽子也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如今,粽子已經成為超市和私人市場的美味食品。每到端午節,都是“風和玉米香”,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和諧保存。
端午節是孩子們的節日。壹大早起來,他們就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穿上阿姨們節前做的黃布虎、猴子、彩色粽子等吉祥物,和街坊的孩子們攀談、攀比,看誰穿得多,誰最好看。端午節,新婚媳婦會“回娘家戴草帽”,吃午飯。午餐的主食是粽子。熱騰騰的若葉粽子香味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席間,人們無所不談,談笑風生。粽子是用糖和蜂蜜混合在壹起,品嘗生活的甜蜜和溫暖。爺爺的興趣來了,他甚至和孩子們壹起猜謎語:
珍珠般潔白的女孩,已許配給潘·葉朗,
穿好衣服,洗個澡,脫衣服去牙齦。
三角四楞長,珍珠藏肚。
吃珍珠肉,脫衣服。答案是“粽子”。端午節也是“女兒節”。這壹天,“小姑娘們異常美麗,出嫁的姑娘們也回到家鄉,稱之為女兒節。”(潘慶容弼:《景帝歲時紀勝》)端午(女兒節)拜望父母的習俗,就是孝敬父母長輩,看望父母。女兒回公婆家,娘家人會給女兒女婿壹把傘或者壹頂草帽,以示疼愛。我也想給婆家帶點粽子,壹是表示公婆的情誼,二是展示我做粽子的手藝。
端午節粽子的飲食禁忌
端午節快到了。粽子作為壹種傳統的節日食品,受到大家的喜愛。粽子包裹的蘆葦葉和荷葉是清熱解暑的良藥。連糯米都有益氣生津、清熱的功效。粽子雖然好吃又有營養,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其中,心血管和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糯米是做粽子必不可少的原料。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溫補脾胃,補中益氣。可緩解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糯米有收斂作用,對尿頻、自汗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栗子餡的餃子有補氣、健脾、補腎的功效;水餃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蛋黃餡粽子有健腦益智的功效。
而肉粽、豬油豆沙粽含脂肪較多,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食用過多,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還有糖分高的粽子,比如紅棗、紅豆沙。如果不加以控制,會損害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使患者血糖、尿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昏迷和中毒。
吃粽子講究“壹高兩低”。
所以吃粽子要少而清淡,註意“壹高兩低”。所謂“壹高”,就是註重高纖維。粽子用的糯米消化時間長,胃腸排空時間長,容易引起胃酸過多、腹脹或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所以壹定要加熱後食用。如果用來做粽子的材料能搭配大米、紅豆、薏米、山藥、芋頭或紅薯等雜糧,既能增加纖維含量,減輕腸胃負擔,又有益健康。
至於“兩低”,就是低油低熱量。肉餡餃子是粽子的主角,但其缺陷是飽和脂肪高。所以選擇粽子時不宜搭配油膩食物,要搭配葷素,細嚼慢咽。對於心血管病人來說,忌吃肉湯圓,低纖維健康湯圓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