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工業部門的持續增長。在中國工業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工業部門的數量逐漸增加。在原始社會,工業種類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紡織制造、釀酒、織布等部門。奴隸社會增加了煉銅(即青銅工業),封建社會增加了冶鐵、制糖、棉紡織業等部門。工業部門越來越多,有的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行業,有的是從某個行業演變而來的新部門。比如紡織業發展過程中,先有絲綢業,後有棉紡織業;之後棉紡織業日臻發展,分為軋花、紡紗、織布、印染等部門。同樣,在采礦、冶金和鑄造行業,也越來越分為采礦、冶煉、鑄造等工業部門。此外,壹個工業部門的建立或發展往往會導致其他相關部門的建立或發展。比如中國冶鐵業的崛起,使得農具制造和武器制造成為獨立的工業部門。
第二,產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分工的不斷發展。任何壹個工業部門,遲早壹旦建立起來,其生產技術都在不斷改進。以冶鐵技術的發展為例:春秋時期以木炭為燃料,用皮吹法煉鐵;西漢時期,煤被用作燃料。東漢發明了液壓鼓風機(水排氣),提高了爐溫。北宋以後,用焦炭作燃料,進壹步提高了爐溫。同時,坩堝煉鐵法的創造和土高爐煉鐵技術的進步,進壹步完善了中國古代的冶鐵生產技術。
在中國手工業發展史上,無論采取何種經營方式(如作坊和手工業作坊),其生產單位內部的分工都越來越細。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率的各種因素往往相互影響。例如,工業生產的規模對分工的程度有直接的影響。生產規模的擴大往往導致分工的精細化。明清時期,壹些工業部門,如瓷器、制糖、礦冶、井鹽等行業,已經有了非常精細的分工。這時,手工作坊已經發展成為壹個有機的生產體系。
第三,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從工業經營的方式來看,其發展的總趨勢是從家庭手工業到作坊工業,再到作坊工業。原始社會只能進行簡單的合作和簡單的生產。奴隸社會的工業生產規模擴大了。在制造工業品的時候,已經有了初步的分工,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封建社會,工業生產規模再次擴大,分工越來越細;特別是明朝中葉以後,資本主義在城市工業生產中萌芽,出現了工場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在這種手工作坊中,壹般會雇傭更多的工匠,在細致的分工下擴大生產,從而進壹步發展產品的制造。如采礦、冶金、紡織、瓷器等部門,江南壹些手工業作坊的生產設備更為復雜,吸納了大量雇工。他們生產大量商品。比如清初的礦冶業,因為鑄錢需要大量的銅,所以銅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第四,政府產業和民間產業同時並存。中國的官業歷史悠久,從奴隸國家建立就有了。從西周到西漢,各大工業部門和政府機關都設立了工場。統治者把實業家集中在政府中,用強制手段強迫他們在政府的工場裏生產。春秋末期以來,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社會分工的擴大,許多手工業者從農業中獨立出來。這時,除了官方的工業作坊之外,還出現了壹些私人的工業作坊。當時冶鐵業發展最快,因為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產品市場巨大。
東漢以來,社會分工進壹步發展,民間手工藝人脫離農村,集中到城市,成為獨立的手工藝人。這壹時期,壹方面,民間手工業者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向城市集中;另壹方面,官辦工業在中國工業經濟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民間手工藝人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官辦工業走上了衰落的道路,而民間工業卻在不斷發展。此時,政府產業與民間產業的關系不僅表現為政府產業需要民間產業的支持,還表現為政府產業在中國產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已經讓位於民間產業。這壹時期,民營工業的經營有壹個特點,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開始出現。壹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破壞;二是壹些手工業作坊擴大為手工業作坊,即作坊和手工業開始興起。中國民間工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始於明朝中葉以後,發展於清初。其生產範圍主要是采礦、冶金、制瓷和紡織工業。明代中期以後,壹些工業部門的民間作坊向手工業作坊擴展。
五、經濟重心南移及相應的產業布局變化。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最初在北方,後來逐漸向南方轉移。大約在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由南向北的轉變。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許多工業生產部門和工業產品的主要產地逐漸從北方轉移到南方。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絲綢業的區域分布變化中最為明顯。在古代,中國的絲綢生產繁榮於北方的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北。後來逐漸演變為“南盛北衰”。到了宋代,中國絲綢生產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江南,尤其是蘇州、杭州、南京和廣州,無論是官絲業還是民間絲業。明初,政府在全國壹些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了官方織染局,包括長江流域的南直隸(今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以浙江為最多。
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