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學術思想界出現了“九派十派”、“百家爭鳴”的局面。很多學派討論了“養生保命”的思想,可以算是中國養生的早期理論。要點如下。
老子《道德經》中“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的思想是其養生思想的淵源,而其“淡泊自得、以之為仙藥”的思想和“戒欲安樂”的思想是調養心靈的重要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
莊子宗繼承老子之學,也極力主張順應自然,“調理四時”,“靜心”,“忘我”,“無欲”,主張采用氣功,指導養生方法,去舊吸新,從而延年益壽。
孔子指出“時不時在臥室睡覺、飲食不當、工作過度的人會被疾病殺死”,認識到日常生活關系到健康,強調衣食住行的重要性。他提出“食不厭精,食不厭細”,“肉敗而不食。”色惡不吃,味惡不吃,廚藝失傳不吃,時不時不吃。”“吃飯無字,睡覺無字。"他說,"智者與仁者,必守紀律,行義,開朗適時,不害人。他雖然長命百歲,難道不合適嗎?"根據不同時代的特點,孔子提出了. "君子有三戒。年輕的時候血氣不定,要戒掉。它也堅強,有血性,它在戰鬥;也是年紀大了,血氣下降,要戒。"
荀子的修身思想具有積極務實的特點。他指出,平時要註意養生,經常運動可以預防疾病,提倡節欲。“雖然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但可以盡可能的接近;雖然不能去,但是可以節儉,主張用“禮”來規範自己的行為,達到控制人的欲望的目的。指出“凡用血血者,以禮開導,不用則亂;在吃喝、衣著、搬家、居住的時候,可以以禮知節,但如果不這樣做,就會陷入困境。”“君子可以用正義戰勝私欲。“通過禮,他可以管理自己的健康,修養自己的道德,挽救自己的生命,達到長壽的目的。
《管子》認為“精”對生命至關重要,主張養生養精。他說“精是自生的,其表安榮,五臟六腑是源”,所以要戒禁欲,保存精。他還提倡順應自然和養生的方法。“生活時,節衣縮食,寒暑舒適,有益健康,有益人生。”
呂的《春秋》綜合了當時各種學說的思想。提出以害取利,保神長壽;提倡運動防病,“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郁頭腫如風,耳捐如聾。”
可見,養生保命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是長期存在的,並且與古代哲學相聯系。關於養生的論述並不局限於養生或醫學專著,在許多文學作品或其他著作中也有豐富的養生內容。
東漢王充的《論衡》中有“養氣涵養,宜儉則儉,慎則慎,愛精自護,服藥導宜,延年益壽”,講的是養生方法和原則。他還提出了人的力量和壽命首先與考稅有關的觀點。
南北朝時期顏氏家訓強烈反對錯誤的養生觀,提倡求真。“愛養心,愛惜氣息,慎臥,安適問候,忌吃喝,忌毒餌”,意思是“我會遵守,不會為死而拆”。他還教導子女要愛惜生命,愛護身體,但不是茍且偷生,而是要勇敢報效國家。
唐代大書《文藝雷劇》中說“養神為養生之本,其次修形,保持精神清明中庸,四面平安”。充實肌膚,填飽肚子,關閉渴求,最後保持健康,是很有價值的想法。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還著有《東坡養生集》和《蘇神梁芳》,養生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他提倡多吃蔬菜,少吃肉,這能讓妳變得健康。倡導有效旅行,可以讓人心情愉悅,強身健體;他還介紹了壹些可以“包治百病,使身輕長壽”的藥方,詩詞書畫,陶冶心性是他的專長。
明代馮夢龍的《三言》中也有壹些養生內容。比如俗話說“酒是燃燒肉體的火焰,色是割肉的鋼刀。錢多了就免傷人家苗,氣無煙火藥。”“飲酒為上,色欲無度為英雄,不義不能拿錢”也是節欲、修身、保命的意義。
其他許多文學作品,如《紅樓夢》,也涉及養生。有興趣的可以自己體驗,這裏就不贅述了。正是因為養生的內容在中國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淵源,所以重視養生的思想和方法在中國被民眾廣泛接受,影響既深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