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九部委聯合發文促進物流業發展”的討論已經有壹段時間了。大家在網上發表了很多觀點和看法,以下比較壹致:
第壹,對於政府出臺政策文件大力推動中國物流業,拍手稱快;
二是希望落實好政策,看到實際效果;
第三,希望行業組織能發揮更多作用;
第四,我們熱切希望中國的國有物流企業和民營物流企業盡快發展壯大,提高與國際物流同行的競爭實力。
至此,這場熱議可以圓滿結束了。
我們已經進入了2005年。隨著新年的開始,物流行業將更加開放。物流行業未來幾年是什麽樣子,是每個業內人士和關心物流行業的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物流業能否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物流業占GDP的比重能否降低,降低多少;
第三方物流是否能比過去幾年有所發展;
本土物流企業和外資物流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勝出或勝出;
物流技術的研發趨勢及RFID的應用前景:
供應鏈在中國會發展到什麽程度;
政府還會采取哪些措施來引導、鼓勵和支持物流業的發展?
當地物流企業的外部環境是否會進壹步改善,如稅收、交通管制、企業準入等;
物流方面有哪些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物流行業協會如何進壹步發揮作用;
物流、教育培訓市場的展會發生什麽變化,等等。
當然,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還需要時間。然而,提前預測、討論和計劃是絕對必要的。因此,2005年的第壹次熱點討論將集中在入世後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上。主持人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先生,主題文章是丁副會長於2004年2月24日在第九屆中國物流專家論壇上所作的“入世三年與中國物流業”主題報告的第三部分。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
入世後過渡期中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丁俊發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在物流領域的承諾已經全部實現,其中壹些承諾期已經提前。65438+2004年2月11之後,大部分與物流相關的領域已經全面開放。轉型期後期中國物流的走勢會是怎樣的?
(壹)中國物流業已經走過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展期。可以預見,未來10-20年將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必然要適應中國經濟的發展。未來20年,在社會穩定的前提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①經濟體制轉軌將全面完成。(2) ②GDP年均增長6-8%,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強國。③人均GDP將從65438美元+0,000美元走向3000美元。④完成產業化。⑤城市化率達到50%。同時,我國物流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將降至15%以下。
物流市場細分是入世三年來的壹個突出變化,在後期過渡期將進壹步細分,如港口物流、汽車物流、超市物流、醫藥物流、鋼鐵物流、煙草物流、郵政物流、糧食物流、冷鏈物流、石化物流、家電物流、日化物流、書刊物流等。與此相適應,壹些專業的物流公司應運而生,他們的功能定位非常嚴格,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城市物流和區域物流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世界上所有的物流都是以城市為中心的,但不是所有城市的物流都是壹樣的。壹個城市的物流狀況是與其經濟狀況和交通狀況相適應的。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從南到北,香港、廣州、深圳、上海、寧波、武漢、重慶、成都、蘭州、青島、天津、北京、沈陽、大連、Xi和臺灣省釜山都是中國重要的物流城市。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區域性發展趨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都形成了城市群、產業群、港口群,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制造業中心。而我國中西部是資源基地,以武漢、鄭州為中心的中部地區,以渝、成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Xi、蘭州為中心的西北地區都在崛起,物流業會適應這壹點。
(2)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行業自律開始協調發展。政府會營造鼓勵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發展的環境,政府職能的轉變也有助於行業組織更好地發揮作用,特別是在行業規劃、行業統計、市場分析、人才培養、標準制定、技術推廣等方面。在入世後的過渡期,政府改革的重點之壹就是把壹些應該交給行業協會的職能交出去,而且越早交越徹底越好。但誰都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物流企業將從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務將成為主流。
2005年將是貫徹落實九部委《關於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的壹年,是更加開放、務實、深入、理性的壹年。全國物流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將於2005年5月1日前召開全國物流發展會議,這必將進壹步推動中國物流的發展。
(3)國有、民營、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分為三部分。經過三年的競爭、發展和磨合,國有物流企業、民營物流企業、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物流企業都已入駐市場,各有客戶,各有地盤。但由於我國傳統制造業的物流業務滯後,蛋糕不可能壹下子變得很大,這必然會加劇這三股力量之間以及內部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必然會有重組、合並、洗牌。外資物流企業的內功高於內資物流企業。沒有風暴,但風暴是不可避免的。內資物流企業應做好準備,全力應對。當然,這種局面不可能很快到來,三分天下的格局還會持續相當壹段時間。
現代物流作為先進的生產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將逐步增加。隨著物流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進,中國物流業將走出初級階段,向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靠攏。中國將有10多家全國性物流運營商走向國際,但估計會有10年的準備期和發展期。
(5)物流業的發展更依賴於供應鏈理論的指導,更依賴於高科技的支撐,更依賴於人力資本的投資。這裏我要特別強調供應鏈管理。什麽是供應鏈?我國《物流術語》國家標準是這樣定義的:“供應鏈是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參與向最終用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上下遊企業形成的網絡鏈結構。”“供應鏈管理,即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綜合規劃,並對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美國物流的發展經歷了兩次質的飛躍,美國物流協會的更名可以說明這壹點。1963,協會名稱為“美國物流協會”;1985,更名為“美國物流管理協會”;2005年將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物流管理成為供應鏈管理的壹部分。供應鏈管理本質上是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供需管理的集成。21世紀將進入電子商務和供應鏈時代。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將對物流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物流行業只有改變自己才能迎接挑戰。雖然中國比不上美國,但供應鏈管理的影響力已經產生並將引領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4年對制造業的調查顯示,企業老板認為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占48%,位居第壹,說明供應鏈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被管理層所接受。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認為,跨國企業已經從采購戰略和物流戰略進入供應鏈戰略,這是我們需要特別關註的重大戰略問題。希望能引起國家領導人和政府決策部門的高度重視。
以上我討論了三個問題,從事物的本質,從中國物流業的整體發展。事實上,中國的物流業在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看來就像壹個蹣跚學步的孩子。的確,會有很多問題和矛盾。我們要註意這些問題,解決這些矛盾,才能更好的進步。但是我們不能總是看著這些問題,嘆氣,什麽都不做。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勇氣,需要創新,需要我們這壹代人走壹條中國的道路。
歡迎來到中國物流聯盟無網論壇。
來源:中國物流聯盟網來自【202.106.160.643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