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春市殯葬協會會長
無論他們如何生活,人們都想把最好的給他們已故的親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他們應該被重新安置,並用最好的儀式來紀念。但什麽是“最好”這幾年也在悄然改變。
傳統的喪葬、埋葬和祭祀都破壞環境。
4月3日,長春組織第九屆公益海葬。海葬是壹種綠色葬禮,不燒紙不放鞭炮。人們帶著鮮花祭奠死去的親人,將骨灰撒向大海。長春市殯葬協會會長王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截至目前,自願報名海葬的人數接近200人,預計最終將達到250~260人。“這個活動我們堅持了8年多。雖然中間人數略有下降,但今年又有回暖的趨勢。”王說,上述變化令人欣慰,但也必須承認,能夠接受生態綠色殯葬的人數仍然很少。在壹些農村,葬墳觀念依然根深蒂固,辦大事燒祭品的現象屢禁不止。
中國殯葬協會顧問、殯葬服務工作委員會主任王紅傑表示,傳統殯葬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喪、葬、祭。遺體防腐和清理過程中會有汙水,遺體火化過程中會有煙塵排放,焚燒遺物過程中會產生汙染等。,這些都是“殯葬”環節的主要汙染源。在埋葬過程中,大型墓葬和豪華墓葬亂占土地,甚至導致土地過度板結。王說,如果進行土葬,遺體回歸自然需要很長時間,即使沒有大棺材,也要20到30年。死者遺體下葬後也可能導致細菌汙染土壤。火化有煙塵排放,處理不當也可能造成空氣汙染。遺物處置不當也有潛在的汙染風險。祭祀方面,舊俗不能缺放鞭炮和焚燒,會對空氣造成很大汙染。壹些農村的祭祀儀式也講究儀式隆重,搭臺唱大戲,壹定程度上會擾民浪費資源。
綠色殯葬是未來的趨勢。
雖然傳統殯葬的弊端已經顯現,但是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影響下,推行壹種全新的殯葬理念並不容易。不過,兩位專家對此都深有信心。
喪葬習俗的形成與時代的變遷密切相關,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變化的。比如中國古代就有殉葬的傳統。漢唐以後,這種做法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牲畜。到了明朝,人殉是完全禁止的。過去,人們認為,人死之前的東西可以拿到地下,然後由死者使用,這就導致了埋葬物品的習俗。到了近代,人們逐漸用燒紙錢、紮紙物代替實物,這也是時代變遷的結果。王紅傑說:“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傳統葬禮對環境的危害,並且已經在醞釀適應當今時代的新葬禮習俗——綠色葬禮。”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多個省市,包括江蘇、江西、山東、福建等。,正在嘗試開展綠色殯葬的宣傳倡導活動,內容涵蓋殯葬諸多方面,如禁止燃放鞭炮、推廣節地生態葬、走綠色公祭、在農村建立集中火葬場、骨灰撒海獎勵海葬、骨灰與樹木合葬樹葬、墻中有骨灰盒的土葬等。據江蘇南通海門民政局統計,通過骨灰堂的建立,僅海門壹年就能節約土地40畝。如果這樣推廣,江蘇省壹年可以節約2000多畝土地,種出300多人壹年的口糧。
王說,從有遺體下葬,到沒有遺體火化,再到沒有骨灰的生態葬,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毫無疑問,少花錢、少占地、少資源、少汙染的綠色殯葬模式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
讓傳統與環保攜手並進。
與時俱進並不意味著完全放棄傳統。王紅傑認為傳統葬禮有其不好的壹面,但也包含積極的壹面。比如,莊嚴的祭祀儀式體現了“孝”和“愛”的文化,也能更好地表達對祖先的尊重。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同時兼顧“好”傳統的延續,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根據音樂音調的不同分為三類:格調、雅俗、賦。王紅傑說,這三個詞在倡導綠色殯葬的當下有了新的含義:習俗、優雅的形式、贊美生命。建議通過改進火化爐尾氣處理系統,盡可能減少空氣汙染。通過宣傳倡導,積極推廣生態葬,節約土地,減少硬化。在祭祀方面,各地根據當地習俗開展無公害祭祀,如燃放鞭炮代替獻花,設立固定區域焚燒少量祭品,加強煙塵治理等。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表達我們對逝者的懷念,最好的方式是什麽?比遺體和骨灰更重要的,應該是逝者留下的生命文化,以及他給親人和社會帶來的有益影響。留下他曾經說過的壹句話,經歷過的壹個故事,壹件用過的東西,甚至幾根頭發,都是壹種有意義的記憶方式。至於其他的,就讓綠色葬禮帶他回歸自然吧。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獨家授權原創文章。請勿轉載、復制或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