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探討網絡文學的現狀、網絡文學創作所體現的文化生態意義以及網絡文學批評的文化生態意識,將有利於良好網絡文化生態的構建。本文以我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背景,對網絡文學進行文化生態判斷,並試圖對十年來網絡文學發展可能產生的正負效應進行評價和分析,這其實是壹種網絡文化教育。
第壹,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並存是文學文化生態。
多樣化的體現可以實現多樣化的生理。著名生態學家大衛·艾倫菲爾德的呼籲很容易被用來比喻文學和文化的生態環境:保持大自然的所有多樣性。因為我們不知道多樣性的哪些方面是我們長期生存所依賴的。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互相詆毀、互相排斥的不明智做法已經改變。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形成了壹種復調的對話關系。在認可對方價值的前提下,既能發現分歧和沖突,又能尋求和解和融合,通過相互發展走向融合,這是壹種理想的狀態。這種存在狀態在文學生態系統中產生了豐富的再生意義,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了相輔相成的文學創作新契機。〔1〕
在消費文化的後現代時代,傳統文學的精英主義已經消失,文化中心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當人們哀嘆文學死亡的時候,網絡文學在壹定意義上挽救了文學發展的頹勢,讓文學煥發出新的活力。然而,經過十年的發展,兩條看似毫不相幹的平行線開始交叉,呈現出網絡寫作與傳統寫作的全面融合。特別是2009年以來,在政府、出版界、高校、文學網站、非政府組織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創作上的頻繁對話與交流,兩種寫作之間出現了最大公約數。壹個順應時代需求、多方推動的網絡文學創作、傳播和消費環境初步形成行業規範。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不僅在創作理念上互補,而且隨著傳統作家作品在線數量的增加,具有網絡特征的生產和消費機制將適用於更廣泛的範圍,這將促進兩者的融合多渠道、全方位。(2)能夠實現主導、高雅、通俗、民間文化形態的多元生理思想。
第二,網絡文學的創作顯示了網絡文學的雙重意義,需要在反思中發展。
無論職業、階層、年齡,網絡文學創作群體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它展示了“大眾社會”存在的可能性,解構了中國傳統的文學和文化。本質上是中國當前社會文化結構轉型的標誌,預示著有利於“個人”成長的自由、民主、平等的開放社會逐步形成的可能性。這是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它的創作主體泛化,創作狀態相對自由,創作主題和風格多樣化,表現形式可能是超文本和多媒體,語言範式網絡化...這些都是在試圖超越傳統文學。網絡文學讓人們對文學回歸原創、回歸大眾、回歸人民多了很多信心。有人說網絡文學的精神內涵屬於網絡而非文學,它對文學最大的意義是讓文學回歸人民,不無道理。
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得網絡文學創作更好地展現了個體和自我,正統性和權威性可以被忽視或無視。只是現在的網絡文學創作群體的人格不是穩定的、超越的,而是碎片化的、暫時的、易腐的,人的感性欲望更加張揚,人的理性、人的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自覺展示甚至萎縮。早期,網絡文學創作的清新之風吹進文壇,作家和讀者都在自由寫作和自由欣賞中有效釋放了內心的壓力。正是這壹點得到了文學研究者的充分肯定,他們認為網絡文學的核心精神本質在於自由。這種自由體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自由,文學表達的自由,內容的自由。這正如著名作家尚愛蘭早期所說:“那些要求網絡文學肩負社會責任、更有良心的說法,真的是很好的壹廂情願。妳不能要求他們像老舍那樣關心三輪車夫的命運,或者像魯迅那樣關心人民的前途...我們沒有文化優劣之感,但我們有足夠的生存困難,足夠的熱情和機智,足夠的困惑和憤怒,足夠強大的神經,足夠敏銳地咬住這個時代,還有‘兼愛’和‘調侃’兩把得心應手的大刀。”【3】誠然,作家手握“泛愛”和“調侃”這兩個武器,什麽都不用承擔,但這兩個武器的過度使用,將是致命的。
隨後,網絡寫手壹方面想保住早期的自由寫作狀態,另壹方面又要追求市場化運作的高點擊率,於是在雙重動力(壓力)的驅使下,壹方面做夢,壹方面討好。這表現在兩種情況:在更好的狀態下,壹些對現實不滿,又拿不出足夠的勇氣去改變的作家,代替審美動機,用遊戲化的創作動機去對抗平庸和墮落,讓讀者也能受其影響,享受遊戲的樂趣,在互動中體驗歡樂,逃避現實的沈重,拒絕承認文學創作的理性精神和價值深度。壹個相對不好(焦慮)的狀態是,黃色色情、黑色暴力、灰色抑郁等色彩文學作品充斥,用色情、暴力等低級趣味來迎合讀者的娛樂需求,再加上文學網站的推波助瀾,使得網絡文學在低質量的怪圈中循環。
網絡文學以其自娛自樂的非功利性特征、突破僵化的文學體系的技術優勢、超越時空限制的即時傳播優勢、形象生動的網絡語言,得到了強烈的肯定。在後現代消費文化、資本和技術的共謀下,在網民的集體無意識下,特立獨行的文化反叛不斷受到各種利益誘惑的牽制,似乎有淪為名利的危險。越來越多的人將網絡文學視為影響文學未來的關鍵力量,但他們看重的不是其文學性,而是其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傳播優勢的全時段覆蓋。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網絡文學成了搖錢樹。
壹位作家的反思很啟發我們思考:“沒有信仰,我們有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焦慮,生活沒有真正的吸引力,所以我們沒有歸屬感,我們的大腦失去了集中註意力的能力,變得善變、疲憊、無聊。這壹切在新小說中表現為對粗暴刺激的追求,仿佛戴著壹個表情誇張的欲望面具,在狂歡和孤獨中不斷搖擺,人卻毫無表情。”〔4〕
網絡文學的存在有雙重意義。它不僅為生活中抑郁的人提供了壹個發泄和娛樂的途徑,而且通過娛樂生活和文學讓讀者看起來更虛弱,更孤獨。正如齊澤克所意識到的,“網絡空間不僅是壹種逃避創傷的方式,也是壹種形成創傷的方式”[5]。這種遊戲心理是網絡文學飽受詬病的根本原因之壹,但也是網絡文學蓬勃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因之壹。因此,網絡文學的發展陷入了壹個悖論。
後現代消費文化的當代性、功利性、娛樂性特征在網絡文學作品中凸顯,其大眾性、民主性、開放性凸顯。我們壹方面為它的返璞歸真和大眾欣喜,另壹方面又為它的輕盈失重而擔憂。正如埃德加·莫蘭所認識到的那樣,現代文化悲劇的癥結是思維的悲劇。〔6〕
在世俗的文化氛圍和生活審美環境中,如何跳出日益嚴重的“欲望陷阱”和“反思缺失”的局面,實現人類真正的審美解放,是我們面臨的壹個難題。在這裏,我借用美國學者加爾布雷斯在《富裕社會》壹書中說的壹句話:“適可而止,不求最多、最大、最好。”沒有理性的約束,欲望就會變成脫韁的野馬。“夠用”是“生活質量”的壹個理性指標。為了自己,為了世界的未來,為了子孫後代,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目標,就必須批判、放棄和糾正壹切非理性的享樂主義行為,從價值取向到生活習慣進行重大轉變。與網絡文學會相比,人們被目前的海量信息淹沒,無暇顧及過去,無法回歸歷史。所以文學需要有深挖的使命,而不是自由地加入消費行業,成為無根的玩物。
成熟的大眾文化既要關註日常生活的感性體驗,又不能放棄價值理性維度上的意義追求;既著眼於審美愉悅的愉悅解放,又不放棄神性維度的精神提升,以平衡生活的膚淺化、形象化、肉欲化帶來的深度缺失。以此標準來看,網絡文學無疑是壹個不成熟、不盡如人意的文化生態。只有假以時日,隨著人們對網絡文學認識的深入和多元文化形態協調發展的需要,才會出現審美生態更加合理的新文化格局。
第三,網絡文學批評建立了多層次的文化生態意識,但其積極的社會影響有待擴大。
陸樹元在生態文藝中引入了“生態位”的概念,他認為文藝在地球生態系統中占據著壹定的“秩序”。“這個秩序,就是文藝安身立命之地”[7]就是為作家和讀者尋求壹個文化棲息地,為文藝在世界上找到壹個合適的生存位置。如果失去了立場,文學就無法生存,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做文學批評首先要給文學找壹個理想的定位。審美文化的超越性從根本上說是人的自由和意識的本質在文化審美中的表現,審美特征是超越了有限的功利境界,進入了壹個無限而清晰的意義世界。通過審美、非實踐的自我發現、自我肯定、自我創造,人最終達到自由的最高境界。
現在有學者總結了文學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問題。表現為拜金主義、社會責任感缺失等問題。因此,平衡、引導和營造健康的文化生態環境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
網絡文學的大眾文化特征,往往給人帶來肉體解放和過度娛樂後的身心疲憊,性感聚焦後的精神幻覺。肉體欲望的滿足取代了對文化意義的追求,甚至導致了是非界限消失的嚴重後果。美國經濟學家Fernand Dumont曾指出,經濟本身不是目的,文化才是。失去平衡審美精神和人文理想的文化權利是可怕的,文化陷入經濟單邊主義和商業實用主義是危險的。這種恐怖的背後是非人化和物化,這種危險的內部是自我的迷失和意義的虛無。〔9〕
如果讓文化經濟化,讓藝術亂商業化,文化就盲目花錢,文學就只會吸引眼球。文學墮落成只滿足觀眾感官和生理需求的結果,將是後患無窮。
因此,除了為文學找到理想的定位,面對具體的網絡文學創作-傳播-消費的現實,網絡文學批評要做好引導和宣傳,理解物欲的合理性和個體選擇的多樣性,倡導文學對於社會存在的理想價值;在後現代消費語境中,文學不應僅僅作為世俗消費,還應有更深層的倫理追求和超越現實、展現可能存在的需要,以幫助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觀察世界、認識自我,形成審美多元化的格局。
當前,信息的海量爆炸和視野的急劇膨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審美不適、價值混亂甚至逾越底線的後果,增加了文化生態判斷的難度。當前,審美正義在倫理維度上明顯缺失,背離了人類學維度上的人文價值,加劇了轉型社會的道德恐慌和倫理失範。審美正義和文化倫理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10〕
媒介文化批評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zmann)曾鄭重告誡世人:“如果壹個民族因瑣事而分心,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循環,如果嚴肅的公共對話變成幼稚的嬰兒語言,壹句話,如果人民墮落為被動的觀眾,所有公共事務都變戲法,那麽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處於危險之中,文化滅絕的命運也就註定了。〔11〕
這不是危言聳聽。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應該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把文化生態保護放在國家前途和文化安全的高度,加強文學批評和公眾監督,防止文學批評成為失語(文學的衰落與90年代以來文學批評的失語有很大關系)。同時,加強政府引導,在開放文化市場、推進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不要過於激進,保留相當數量的文藝主力軍(文化事業),不要以追求利潤為最終目的,避免悲劇發生,實現文化多樣性。
如今,網絡文學批評呈現出多層次、互動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人們的視野已經突破了早期割裂的技術領域、後現代主義和文學本身,呈現出整體關聯的趨勢,在文學研究中建立了多層次的文化生態意識,但批評的聲音還不夠響亮,姿態還不夠寬厚,積極的社會影響還遠遠不夠。與學者批評、媒體批評等專業批評相比,由於網絡文學即時互動的特點,創作與閱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草根讀者批評更為普遍。大部分是感性的,舒服隨意的,用的是生動的詞語和短語,不求完整和系統,更不求理論應用,但在自娛自樂的網絡文學圈裏卻是自由從容的。這種作家與讀者即時互動的開放與合作,其實相當於壹場“全民健身”運動,動員了壹大批人參與,他們對專業的批評沒有強烈的欲望。大部分文學網站為了商業利益也忽視了專業評論在社會影響力中的積極作用,壹定程度上造成了網絡文學評論質量不高、影響力不大的局面。
在這裏,作者並沒有否定讀者批評的意思,只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到了大量專業批評介入網絡文學的時候了。自娛自樂,自毀前程,絕不是網絡文學的預期結果。讀者批評、媒介批評和學者批評的研究層次各有特點,後兩者數量不多,但作用不小。媒體評論家擁有媒介工具,熟悉傳播技巧,有利於健康網絡文化觀念的培養和引導,有利於網絡文學作家作品的引進和推廣;學者的批評更專業,更理性,文學理論更豐富,有助於人們對網絡文學增加新的學術和理性認知。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整個社會浮躁的時候,尤其需要科學的理性思考,這或許能為我們感性直觀的思考提供啟發和超越。三種批評的結合,有助於人們發現網絡文學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復雜關系,有助於網絡文學中的主導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大眾文化文本和民間文化文本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自覺定位,最終優勝劣汰,從而實現金字塔形的網絡文學格局,在未來的經典化進程中為文學大家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