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又稱雙條鼓、打花鼓、花鼓小鑼,是安徽地區壹種集曲藝和歌舞為壹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流行於明清時期,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壹人擊鼓,壹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音節淒婉,令人神醉”(《揚州畫舫錄》),內容多是“狀家室流離之苦”(《清稗類鈔》)。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參加了國慶六十周年天安門廣場的群眾遊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絕之壹。
齊天聖鼓,藝人模仿孫悟空的擊鼓姿態和鼓點節奏,節目極富鼓舞性、趣味性、幽默性。是靈寶市陽平鎮蘇南村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堪稱中原壹絕。06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在韓城傳布極廣。是陜西省渭南市所屬縣級市韓城的壹種漢族音樂舞蹈。歷史上,幾乎大壹點的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不論逢年過節,還是求神祈雨,總能聽到激昂的鑼鼓聲。
長鼓: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朝鮮族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女性長鼓舞風格優雅,男性長鼓舞活潑瀟灑。打擊樂器之壹。壹般由兩端繃緊皮面的空心圓筒構成,以壹根或壹對木槌敲擊時發出深沈的咚咚聲。近百余年來,杖鼓在中國中原逐漸銷聲匿跡,而在朝鮮族人民中廣為流傳,遂改名為長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壹帶的民間廣場藝術,是壹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據傳,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絳州大鼓,又稱絳州鼓樂,泛指山西省新絳縣漢族民間流行的鑼鼓樂和吹打樂。絳州是山西鑼鼓音樂的壹方寶地。花慶鼓、汾南車鼓、穿相鑼鼓,皆在此誕生。新絳縣有三大區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鑼鼓、汾南片以車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稱。
東北大鼓是流行於中國東北地區(黑,吉,遼)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在民間傳播的歷史悠久,並壹度盛行於沈陽,而沈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稱。
法鼓是天津民間的壹種音樂舞蹈藝術,以老會或聖會的表演形式出現。2008年6月,國務院批準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掛甲寺慶音法鼓、楊家莊永音法鼓、劉園祥音法鼓為代表的津門法鼓名列其中。法鼓是天津漢族民間流傳很久的壹種娛樂活動。法鼓壹詞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時專用的鼓。法鼓起源於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群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象腳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間樂器,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算雲南?
木鼓,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樂器和報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歷史久遠,形制古樸、發音低沈,應用廣泛 。流行於雲南、貴州、臺灣等地。
太陽鼓舞即大鼓舞。每年的2月6日—8日“特懋克”節,是基諾族最盛大的節日,在這壹天,村裏最高長老卓巴率領村民們面對著大鼓祭神靈和祖先,然後圍繞大鼓翩翩起舞,基諾語稱“司吐國”,譯為大鼓舞。大鼓的四周鑲嵌著形似太陽光芒的木楔,所以大鼓被稱作“太陽鼓”。
銅鼓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特有的壹種打擊樂器,多在節日或某些隆重的場合使用。銅鼓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兩旁有耳,花紋奇異。銅鼓也是西南少數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物.自從漢代伏波馬援將軍征戰駱越獲得駱越銅鼓以後,西南地區屢有銅鼓出土,文獻對銅鼓的記載也不絕八合鼓,湘西苗族武術鼓的開山之作,“八合鼓”作為湘西苗族武術鼓的開山之鼓,伴著剛柔相濟的音律跳蕩,鼓手們於勾拉手、推拉掌、弓馬步、騰轉身中身走龍蛇,盡展苗族人民敢愛敢恨、熱情奔放之態。
手鼓,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混合擊膜鳴樂器。流行於新疆地區。
扁鼓,是蒙古、藏、朝鮮、滿、納西、彜、苗、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恒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苗語稱嗯鐸,漢族稱跨鼓,鼓身扁圓形。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青海、甘肅、雲南、廣西和中國北方等省區。
人皮鼓,藏族人信仰佛教,藏密中壹種特殊法器---人皮手鼓,這類法器只有少數活佛、法師才可擁有,用於密宗的修煉、驅魔治病等慈悲用途。
天水旋鼓是原流行於武山縣灘歌、龍泉鄉壹帶的漢族民間舞蹈,俗稱“羊皮鼓”、“點高山”。旋鼓是舞蹈中的主要道具,其以鐵圈為箍,鼓面為精制的羊皮做成,外形如壹面大葵扇,扇面直徑壹般在30厘米左右,厚度僅1毫米。鼓面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壹柄,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做的鼓鞭敲擊鼓面時,震動鐵環與小銅鑔頻頻作響。旋鼓表演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表演時,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敲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技巧復雜,旋轉自如,隊形縱橫穿插自如,形如風,聲如雷,充分顯示出天水兒女剛健豪邁、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嘭嘭鼓又稱“牡丹花調”,屬蓮花落的壹個分支,是壹種獨具風韻的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福建閩東的福鼎、霞浦、寧德、壽寧等縣。
廣東獅鼓是單面鼓,內含鼓膽八個,這是它最大的特色。材質以較硬的牛皮為鼓面。 廣東獅鼓的打法種類及變化,要較其它獅種的鼓法來得多,基本上配合基本舞獅的動作,也可略分為幾個基本鼓法:三拜獅鼓、高獅鼓、低獅鼓、三拋獅鼓。 獅子舞什麽動作,就打什麽鼓音;相對的,獅子聽到什麽樣的鼓音,就舞什麽動作;獅與鼓之間必須配合的天衣無縫。
河南盤鼓是河南地區的壹種民俗表演劇目,它是河南傳統民間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也享有很高的聲譽。開封盤鼓,又名大鼓,武陟盤鼓是豫北盤鼓的縮影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因伴奏樂器八角鼓而得名。最初八角鼓是滿清軍營中的“軍歌”,盛行於滿清貴族中,後漸漸形成壹種說唱藝術形式。八角鼓在山東流傳之久遠。已知山東濟南、濟寧、聊城、萊陽、膠州、淄博、青州、臨沂等地,均有流傳,通稱山東八角鼓。
水鼓舞是壹種在德昂族與苗族中流傳的,以祭祀祖先、祈求風調雨順、村寨平安的水、鼓、舞相結合的群眾舞蹈,但德昂族與苗族的跳法有些不同。
湖北大鼓是壹種流行於孝感、黃岡和武漢壹帶的說唱藝術,原名“鼓書”,又稱“打鼓說書”、“打鼓京腔”等。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後,在湖北省內廣泛流傳。
羊皮鼓是青海民間老師傅或法師做道場或跳biangbiang時使用的壹種擊打器具,用鼓跳擊打發出響亮的聲音,音似biangbiang的聲音,因而把法師在村廟中作的道場稱之為“biangbiang會”。
廣西漁鼓,鼓曲類道情分類曲種。又名桂林漁鼓。是廣西代表性民間說唱藝術形式之壹。由道情演變而來。受湖南漁鼓影響頗深。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是在本世紀50年代初,以藝人王仁和自編自唱的現代曲目《王老頭子學文化》為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