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羅馬2羅馬軍團傳統

羅馬2羅馬軍團傳統

分類:社會民生> & gt軍事

分析:

羅馬經久不衰的統治地位主要歸功於其靈活新潮的政治制度。但作為政治的有力工具,它打敗了無數敵國,粉碎了外族的屢次入侵,鎮壓了壹切反抗統治階級的強大軍事力量,這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將主要介紹從* * *時期到帝國早期、帝國晚期、拜占庭時期羅馬軍事制度的變遷,供大家參考。

* * *和中期(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由羅馬公民組成的重裝步兵。

和古希臘的宗主國壹樣,早中期羅馬兵制的基本原則是公民要自備裝備進行義務兵役。對羅馬公民來說,服兵役與其說是壹種義務,不如說是壹種代表榮譽的崇高權利。特別是在* * *和早期,軍事組織幾乎直接作為政治實體(軍事協會)發揮作用。

當時,所有17歲至46歲的公民都有義務應征入伍,並根據年齡和擁有財產的多少分為四個兵種。

首先,那些年輕且無法為重步兵提供自己裝備的人充當輕步兵,被稱為“威利茨”(Willetts)。沒有盔甲,他們只依靠頭盔和直徑約1米的小圓盾保護自己,並使用數支輕型長矛和長劍作為進攻武器。在實戰中,輕步兵壹般部署在前線最前沿,充分發揮其機動力實施小規模戰鬥。

有壹定財產的年輕人充當“哈斯塔提”,成熟的人被稱為“布林格佩”,構成重步兵的主力。他們的設備完全壹樣。他們都身著全甲,手持著名的大型方形盾牌“Schothom”。他們的武器是寬體雙刃匕首“Glatis”和兩支長矛——大型重標槍“Pirum”和小型輕型標槍“Pyrah”。這些矛的結構很獨特。壹旦擊中目標,它們將會斷裂以防止被敵人扔回。除了投擲,還可以當普通長槍使用。

年齡最大、經驗最豐富的軍事人員屬於“托裏·阿裏”。他們的裝備相當於Hastati和Bringippes,但他們不裝備長矛,而是手持壹種叫做“hasta”的長槍。

此外,47歲至60歲的老年人,雖然不需要在野戰軍服兵役,但有義務隨時參加羅馬的駐軍。

除了上面提到的步兵(米利都),富裕的市民經常作為騎兵或騎士(埃克塞特)作戰。但當時羅馬騎術並不高明(他們連踏板都沒有),所以騎兵壹般不用於群體突擊,主要用於偵察和牽制敵人。騎兵和重裝步兵壹樣,身著全甲,武器是盾牌和騎槍,以及比步兵用的稍長的雙刃劍“斯帕達”。

這些裝備是羅馬從埃塞俄比亞、薩姆尼姆、凱爾特、伊比利亞等多個民族的軍事文明中吸收的精華。

由步兵和騎兵組成的多兵種作戰單位稱為軍團。壹個軍團由10個營(Kohols)組成,每個營由3個連(Ma Nibls)組成。這三家公司各有壹家,即哈薩克斯坦Stati、Bringippes和Tori Ali。每個連包括兩個60到80人的排(Cantoria)。其中,營只是管理和編制上的單位,實戰中的戰術單位是各軍兵種的連隊。因此,這壹時期的羅馬軍隊戰術有時被稱為“馬尼布爾戰術”。

軍團重步兵最多可達近5000人,但壹般在4000人以上。除重步兵外,輕步兵和騎兵也納入軍團正式編制。輕步兵和重步兵壹樣,都是連隊建制,而軍團騎兵則是由10的騎兵單位(Toulma)組成,每個單位包含32人,約占300人。

直到公元前3世紀,羅馬還經常按照羅馬式的組織和守則,動員其控制下的同盟國公民組成隊伍參加戰爭。傳統上,在野戰軍中,每個“純”羅馬軍團與壹個盟軍軍團合作。

戰時,羅馬軍團由作為最高行政長官的兩名執政官(評議會)和僅次於他們的兩名法務官(執政官)指揮。執政官有權指揮壹支2萬人左右的兵團,由兩個羅馬軍團和兩個同盟軍團組成,而法務官可以指揮壹支1的羅馬和同盟軍團。

雖然常備軍只有4萬人,由兩名執政官指揮,但隨著羅馬人口的增長,其戰時動員潛力不斷增強。比如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01年),羅馬總人口高達300萬。即使6萬人被名將漢尼拔消滅,25個軍團依然可以迅速動員起來作戰。

在野外,軍團壹般排列成陣形,陣前寬200米,縱深90米。第壹排配哈斯塔蒂,第二排配布林吉佩斯,第三排配托裏阿裏。當前兩排重步兵投入戰鬥時,托裏·阿裏通常單膝跪地,保存體力;壹旦戰局有變(無論勝敗),就作為後備力量投入前線,代替那些疲憊不堪的年輕人。前線最前方有輕步兵組成的散兵線,兩翼由軍團騎兵防守。

在實戰中,軍團壹般能以連隊為單位進行壹定程度的即興發揮。比如改變陣型密度,改變前後柱等...這與他們的遠祖希臘古典重步兵(Hoprita)相比,是壹個很大的進步;然而,在公元前3世紀,它遠不及赫倫尼斯國家的多兵種合成戰術,這些戰術已經由伊菲·克拉蒂斯和亞歷山大大帝進行了改革。而且羅馬軍隊是由公民組成的非職業軍隊,指揮他們的將軍是業余的——他們本質上是政客。所以羅馬在與皮羅斯、哈米爾·卡爾、漢尼拔等職業軍人指揮下的部隊的戰爭中屢遭挫折。我們之所以能最終打敗這些強大的敵人,並不取決於戰術的精妙,更多的是因為羅馬在總人口上的優勢,對盟友的完全支配,以及農民出身的士兵樸實頑強的精神。

* * *及後期至帝制中期(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3世紀)——職業軍隊。

羅馬的軍事實力在公元前2世紀征服地中海東部和西部時達到頂峰,之後開始逐漸衰落。根本原因在於傳統的城邦政體已經不適應不斷擴張的疆域。

將軍們在征服南方和北方的戰爭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但相比之下,外出當兵的人大多因為家裏長期缺乏勞動力,經濟逐漸衰落。為了緩解這壹矛盾,改革軍隊體制勢在必行。

正是馬略(公元前157-公元前86),壹個出身平民的優秀職業軍人,勇敢地改革了祖先留下的舊軍事制度,把羅馬從危機中拯救了出來。他的想法是:不再依靠能自帶裝備的生產性市民,而是向無產階級市民提供武器和薪水,並通過契約保證他們退休後有壹定的土地。這大大促進了羅馬軍隊的職業化。

由於裝備不再依賴私有財產,所有士兵的裝備和訓練都是統壹和標準化的。新壹代步兵的裝備相當於哈斯塔提和布林吉佩斯,都裝備有盔甲、壹面大方盾“朔托姆”、壹把匕首“格拉提斯”和兩把長矛(“皮魯姆”或“皮拉”)。威利茨被廢除,不再有輕步兵和重步兵之分。但馬略改革前後,騎兵的裝備和職能並沒有改變。

在軍團的建立中,進壹步貫徹了標準化的原則。壹個軍團由10個營組成,每個營下轄6個排,每個排80人。然而,每個團的第壹營由五個排組成,有160人。因此,該團步兵總兵力應為5120人。在實際運用中,為了保證兵團步兵實戰能力的平衡和運用的方便,壹般情況下,兵團總兵力多為2000至3000人,最多不過4500人。

軍團編制中的騎兵數量縮減為4個騎兵隊* * *共128人,主要是因為依靠羅馬沒有公民權的外來軍團組成的輔助軍(Akusiria)提供精銳騎兵已經成為慣例。傳統的輕步兵,如昂船洲和弓兵,大多由輔助部隊填補。這些輔助軍基本以營或騎兵部隊為單位,配給羅馬將領作為野戰部隊或守備部隊。

內亂末期(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30年),勝利者屋大維·安努斯(奧古斯特皇帝)的軍隊多達50萬。但他在獲勝後迅速繳械,將常備軍縮減至30個軍團(其中3個在公元9年的托伊特堡森林戰役中被全殲)連同輔助軍* * *約30萬人。在奧古斯特皇帝統治後期,他還組建了臭名昭著的皇家衛隊(Praetoria)。近衛的編制單位是每營480人的步兵營和32人的騎兵部隊。

在野戰中,軍團壹般部署在2到3個營的縱深。官兵全部職業化後,新羅馬軍團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武功高強。

營不再是壹個行政單位,而是壹個獨立的戰術單位,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和自由度。指揮官能夠部署壹個或幾個營作為陣地後面的總預備隊,並在適當的時候發起攻擊;或者隨時從隊裏派出壹個支隊的營級單位,任意布置心目中的理想陣型。這種“科爾戰術”在以步兵為主力的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在亞洲平原,它在與機械力量占優的波斯騎兵作戰時吃了不少苦頭。

馬裏烏斯的軍事改革似乎成功拯救了搖搖欲墜的政治體制下的羅馬軍事體系。但從長遠來看,傳統國家軍隊向職業軍隊的轉變,必然導致軍閥勢力的擴張,最終會摧毀政治體制本身。在慘烈的內亂結束後,最終出現了打敗並收編了所有軍閥的唯壹最高權力帝國皇帝。

從帝國主義晚期到拜占庭中期(3世紀到7世紀)——機動野戰軍

五賢帝時代(公元96-192年)後,羅馬帝國開始出現衰落的跡象。內部社會經濟矛盾日益激烈,外部不斷受到以日耳曼民族為首的外族入侵。內憂外患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這個老牌帝國的生存。

到了俗稱“公元3世紀危機”的時候,過去風頭正勁的羅馬軍團,大多變成了普通的邊防軍,失去了戰略機動性。為了填補戰略機動兵團的不足,羅馬人開始為每次戰役臨時組織獨立騎兵旅(Vichilatio)。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公元324年至337年在位),這些騎兵部隊最終組建成了皇帝直屬的機動野戰軍(Comitas Toth)。

被騎兵搶了“陸戰之王”稱號的步兵,再也看不到兩個世紀前的風光了。為了節省預算和裝備騎兵,步兵的裝備不得不大大簡化。盔甲被簡單廉價的樣式所取代,羅馬軍團的標誌――方盾、重標槍和匕首――也被廢除了。相反,他們裝備了橢圓形盾牌、騎兵雙刃劍、斯帕達和更輕的標槍“Spikurum”(後改為長槍“Runkle”)。

“輔助軍”壹詞,傳統上是指外國軍團,在整個帝國的自由民都獲得了同等的公民權後,改為指輕步兵部隊。

騎兵兵種眾多,其中主力無疑是重騎兵。羅馬重騎兵的裝備和戰術基本上是從敵對的波斯人那裏模仿來的,其中最精銳的裝甲騎兵“庫裏巴納裏”全部披甲,士兵左手懸掛圓盾,右手攜帶長達4米的步槍。另外,馬匹沒有裝甲的重騎兵壹般被稱為“卡塔夫拉庫提”重騎兵。在拜占庭時代,重騎兵比裝甲騎兵更受歡迎,甚至有人專門創造了著名的“拜占庭重騎兵”(拜占庭?卡塔夫拉·庫托斯)壹詞。

帝國後期羅馬騎兵的另壹個特點——弓箭手(薩吉塔利)也是總結抗擊波斯的經驗而誕生的。在波斯帝國的騎兵戰術中,重騎兵的強大沖擊力和弓箭手的密集火力是分不開的...

康斯坦丁諾斯皇帝領導下的機動野戰軍由五個騎兵旅組成(維希拉提奧?帕拉迪納)、第5近衛步兵團(雷焦?Palladina)和10近衛輔助兵團(Akusilium?Palladina)是耶和華的混合軍隊。之後隨著帝國周邊形式的不斷惡化,這股勢力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在騎兵旅和步兵團中,新營(Alder)作為戰術單位來組織。每個騎兵旅由三個營組成,兵力約為1000人。每個步兵團下轄6個營,總兵力1000至2000人。

除了機動野戰軍,原有的步兵團已經縮編,正式改編為邊防警備隊(利米塔內)。從這些前沿守備部隊和輔助部隊中抽調出來用於加強機動野戰軍實力的士兵,稱為準機動野戰軍(Psedo?Comitas toth)。

皇家衛隊作為駐紮在首都羅馬的唯壹武裝力量,濫用特權,多次插手王室繼承權之爭,於公元312年在米爾維烏斯橋戰役中被康斯坦丁諾斯大帝擊敗,從此壹命嗚呼。皇帝已經組建了壹支新的近衛騎兵(斯科拉?Palladina)作為自己的護衛部隊。它的組織單位是團(斯科拉),大致相當於野戰軍中的旅。有五個衛隊和騎兵團駐紮在帝國的東部和西部。

據考證,康斯坦丁諾斯大帝統治世界時,羅馬帝國的總實力高達帝國早期的三倍,約有654.38+0萬人口。其中騎兵的比例是帝制初期無法比擬的。有鑒於此,軍費總額從未增長過兩倍。本該用來保衛帝國的軍隊卻成了帝國的沈重負擔,正在壹點壹點地壓垮帝國本身,真是莫大的諷刺。

除了上述兵種,到了帝制末期,為了緩解兵力不足,皇帝們甚至不得不依靠移居帝國、對帝國友好的外軍。雖然這些盟軍(腓特烈)從未獲得真正的信任,但他們不斷向帝國軍滲透。在帝國西部,不僅是普通士兵,就連將官的位置也在不斷被他們侵蝕,最終導致整個帝國沈入異邦汪洋大海。

從帝國晚期到拜占庭早期,也就是尤斯塔斯·阿努斯大帝(公元527年至565年在位)重新征服的時代,帝國軍逐漸變得更加精幹和昂貴。另壹方面,軍隊自身的專業化程度進壹步提高。

鑒於戰鬥的主角已經從步兵轉為騎兵,這壹時期步兵的任務只是組成方陣,維持陣勢。而且由於武器裝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帝制初期那些嚴格規範的規則和戰術已經不存在了。

朱利葉斯·阿諾斯大帝(公元361至363年在位)以及貝利薩裏烏斯和納喀索斯的指揮官,善於根據實際情況徒步和騎馬調兵遣將,在預備隊的安排和地形的靈活運用上顯示了他們的才能。

大多數情況下,羅馬騎兵分散在步兵方陣的兩翼和後方。弓箭手以部隊為單位成排射擊,而重騎兵則統壹集中使用,依靠集群突擊戰術在戰役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但在拜占庭早期,帝國軍與東部遊牧民族作戰後,馬上發現這種戰術對後者作用不大。此後,重騎兵也開始強調使用柔軟舒適的弓箭手。

拜占庭中期(7世紀至11世紀)-“特馬”(軍區)制度

赫拉·庫雷奧斯大帝統治時期(610 ~ 641)是羅馬帝國歷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皇帝的統治始於他對宿敵波斯帝國的豐功偉績,終於對* * *信徒的慘敗。大約在他的統治下,帝國完成了從使用拉丁語的古羅馬到以希臘語為國語的中世紀國家拜占庭的轉變。赫拉·庫羅斯死後大約壹個世紀,帝國以自己的生死為賭註,無休止地戰鬥,最終擋住了來自* * *世界的強大攻勢,得以幸存。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在重建帝國的“黑暗時代”,帝國軍不得不再次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這壹改革的結果是“特馬”(軍區)制度的誕生。

在這種制度下,除君士坦丁堡的軍隊外,帝國的所有領土都被劃分為幾十個“特馬”(軍區)。特馬壹詞的原意是軍隊駐紮的地方,但在針對* * *人的防禦作戰中,逐漸成為動員和管理地方軍隊的基本單位。隸屬於各個軍區的士兵,平時都是在國家提供的土地上種地的農民,戰時卻應征入伍,本質上就是所謂的屯田兵。

Tema系統* * *兼有國軍和職業軍的優點。只要保證了駐場士兵的生活,戰時調動指揮就會非常容易;而且,為保衛家園而戰的士兵士氣普遍高漲,國家對他們薪水的負擔可以降到最低。

這些隸屬於各個軍區的地方部隊基本上是防禦部隊,而駐紮在帝都附近的機動野戰軍的直系後裔中央軍(Tagmata)則是負責進攻的機動打擊部隊。

從拜占庭中期開始,帝國軍開始大量采用鎖子甲。公元10世紀左右的帝國重裝步兵(Shquitato)壹般裝備鎖子甲或胸甲和頭盔,手持大圓盾進行防護。武器是長達4米的矛和劍。至於輕步兵的裝備,至今流傳的信息很少。我只知道有壹種叫做“小盾”(Pell Tastet)的手臂,盔甲比丘塔托輕,裝備有小盾和長矛。這種小盾兵是公元前4世紀伊菲克拉蒂斯軍事改革時誕生的同名兵種(Pell Tastet)的復活,介於重步兵和輕步兵之間。

騎兵仍然是軍隊的主力。在中央軍中,重騎兵和弓箭手的裝備逐漸同化,這也意味著弓箭手的衰落。重騎兵身穿鱗甲或鎖子甲,頭戴頭盔,手持西歐的圓盾或方盾。武器是大約4米長的劍和長矛,或者弓箭和長矛。在與* * *人的戰鬥中,弓箭手在軍隊中的比例逐漸降低,最終在8世紀正規軍建立時消失。而中央軍的壹部分重騎兵開始給坐騎加裝裝甲,恢復了以前的裝甲騎兵。

與中央軍相比,地方軍多為輕騎兵。他們身穿廉價皮甲,裝備小型盾牌,以劍或矛為主要武器。

10世紀上半葉,拜占庭帝國被劃分為31個軍區。到11世紀初,軍區數量增加到46個。壹般每個軍區可以提供兩到三個軍團(Torma),總兵力3000到15000。每個團由2至5個營組成(多倫加洛斯),每個營包含5個連(班頓)。每個連的名額是步兵256人,騎兵300人,但實際分配的人數往往比名額少很多。

中央軍由三四個警衛團組成(美洛斯)。其基本戰術單位為與地方軍相同的連(班頓),每個團由10近衛組成。此外,有時三至五名警衛將組成壹個警衛營(moira)供使用。除了正規軍,帝國還經常依靠自己的財富驅使外國盟友或雇傭兵為自己而戰。

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無疑是10世紀末由來自俄羅斯的維京人編制的《維京近衛軍》。在最大的時候,它的總兵力達到了壹個數千人的完整軍團。據說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1066)後,許多盎格魯撒克遜人被驅逐出故土。撒克遜人也加入了軍隊。這些手持巨斧的高大士兵以忠誠、勇敢和正義而聞名。

羅曼努斯四世在曼奇科特戰役(1071)中被俘後,帝國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作為軍隊主力的中小農民,再也負擔不起長期遠征和諸多苛捐雜稅,開始日漸衰敗。壹千年前,羅馬衰落的壹幕再次在東方上演。中小農民階級的衰落意味著特馬制度的動搖和將領的貴族化,同時促進整個社會的進壹步封建化,使國家在皇權下越來越難以運轉。

由於當地軍隊的虛弱,帝國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友和雇傭軍為自己作戰。眾所周知的第壹次十字軍東征(公元1096年至1099年)是由西歐國家應拜占庭皇帝阿雷西壹世(在位1081至118年)的邀請,派遣雇傭軍抗擊“異教徒”而引發的。

拜占庭中期的皇軍不僅擅長正規戰爭,而且為了應對幾乎不間斷的外敵入侵,在非正規戰爭方面也有很多經驗。他們通過周密的情報搜集活動,充分發揮嚴明的紀律和良好的指揮能力,經常以對行進中的敵人進行突然襲擊而取勝。

從7、8世紀的“黑暗時代”到10世紀的帝國最繁榮時期,拜占庭與其敵人之間幾乎沒有沖突。但軍隊中最重要的仍然是沖擊力和破壞力都很強的重騎兵集群,這壹點從拜占庭早期就沒有改變過。

在大多數情況下,重騎兵總是部署在步兵前線的後方。戰鬥機壹旦成熟,就會立即通過步兵隊列的空隙,出到最前沿,槍炮並排打擊。輕騎兵負責掩護步兵陣列的兩翼,並根據情況支援重騎兵的移動。

11世紀以後,隨著軍區制的瓦解,帝國軍中雇傭軍的比例增加,唯壹的正規軍逐漸淪為封建貴族的私人武裝。各部隊規模日益縮小,已無法進行統壹訓練和指揮調度。

此時的帝王們,在苦思戰略戰術、安排兵力之前,又多了壹個擔心——那就是,他們不得不竭盡全力維持自己的貴族和傭兵們原本就不可靠的忠誠。

  • 上一篇:練習硬筆書法的基本步驟
  • 下一篇:腫瘤免疫療法簡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