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陽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出現過許多中國乃至世界之最:1978年,距今140萬年的“環河翼龍”在環縣出土,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生物化石;合水縣1973出土的“黃河古象”成為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古象化石。在海拔1200 ~ 1500m的慶陽,這裏被稱為“隴東糧倉”。黃土層厚200多米,是世界上唯壹的黃土層最深、面積最大的黃土遺跡。南北走向的子午嶺,面積約4187平方公裏。這裏生長著400萬畝次生林,屬於中國黃土面積最大、植被環境最好的水源涵養林之壹。這裏的壹切,讓這片黃土地顯得古老、神奇、厚重。
慶陽四季分明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500-2600小時,降雨量500-600毫米,綿軟肥沃的黃壤和溝壑山脊上原始的生態植被,是古代各種動植物繁衍和原始農業的發源地,最終孕育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慶陽地區的又壹特色。如果要簡單表達的話,有幾個第壹,可以涵蓋幾千年的人文及其周圍的文化內涵。中國第壹個舊石器時代就是在這裏發現的。1920今天慶陽市華池縣東洞溝壹個叫東洞溝的地方出土了壹件舊石器標本,差點被外地人盜走,現在保存在中國自然博物館,至少確認是20萬年前的。這片黃土地上有人類活動,更重要的是,它像壹個輝煌的信號,劃破了中國考古史上的漫漫長夜,拉開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人文研究的帷幕,否定了西方考古權威“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的論斷。
隨著舊石器時代人類歷史研究的深入和遺址的不斷發掘,慶陽市同時存在的江家灣、劉家岔等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史料有十幾處,相繼被發現並載入中國考古史,使慶陽步入文明時代的門檻,為中華民族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中國第壹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藍本就誕生在這裏。出生於慶陽的醫學鼻祖齊波被戲稱為“天師聖醫”。雖然他的許多作品現已失傳,但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識別草藥特性和為人民治療的傳說。《黃帝內經》是黃帝與祁伯在慶陽活動時的對話記錄,其意義在於炎黃民族揭開了遠古時期人類生命科學的面紗。他寫下了天人合壹的篇章,將“天人合壹”的科學自然觀應用於民生範疇,奠定了中醫中藥理論體系的基礎;慶陽人周的祖先鞏留,在開創中國農耕文化時,就在這裏建立了第壹個大本營。他在慶陽市西峰區溫泉鄉劉家店村,董誌遠。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鞏留在這片黃土地上生根發芽,終於結束了原始的半農半牧、粗放的原始生產方式,逐漸適應了董致遠的農業生產。鞏留繼承了祖上的創業風格,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是陰陽。抓節、勘水、種糧、栽桑養蠶、設市、挖證,創造了壹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模式,為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活動註入了豐富的文化內容,使之成為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周部落從這裏成長起來,為後來建立強大的周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尤其是《黃帝內經》的誕生和農耕文化的開創,是中華民族認識自然、適應環境而創造和總結的文化結晶,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鹹陽古城出發,向西北方向行駛,在國道312鳳翔路口進入與秦致路平行的鳳天公路。半個小時的車程後,就進入涇河谷了。這時候妳向北看,千百年風雨形成的山脊溝壑告訴人們,前面還是壹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然而,沿著盤山公路慢慢爬到山頂後,妳會驚奇地發現,出現在妳面前的不是植被稀疏、黃沙滾滾的群山,而是壹片郁郁蔥蔥、開闊的平原。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壹黃土”的董致遠。
“深谷陡坡無峰,千頃平地出;皇帝欲借地,移峰為天。”這是晚清詩人李眼中的董致遠。詩人大膽的想象使董致遠的形成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董致遠的形成是極其漫長和艱難的。據地質學家研究,在大約2.2億年前的二疊紀,這裏還是鄂爾多斯內陸盆地的壹部分。從大約1200萬年前開始,這裏開始慢慢出現類似土壤的沈積物。這種土狀沈積物就是現在黃土高原底部存在的紅粘土,也就是紅趾紅壤。兩三百萬年前以後,由於全球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鄂爾多斯盆地的氣候逐漸演變為今天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稀樹草原氣候。在崎嶇的原野上,妳可以看到湖泊和沼澤,高大粗壯的橡樹,成群的劍齒象,羚羊,駱駝,野馬和犀牛在森林和草叢中覓食和玩耍...後來隨著喜馬拉雅板塊的逐漸擡升和東亞季風氣候的形成,西伯利亞的稀樹草原逐漸消失。席卷灰塵的強風日復壹日地把壹層層黃土帶到這裏。經過幾百萬年,黃土高原終於在今天的黃河中遊形成。在黃土高原,以今天的董誌塬為中心,涇河上遊以北,固原以東,有壹片土層深厚的大平原。
據史料記載,今天的董致遠是西周時期所謂“大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唐代,“大元”改名為鵬遠。如今的彭原和董誌是慶陽市西峰區下轄的兩個重鎮,鎮守著慶陽城的南北大門。如今,這位“大元”已不叫彭遠,而習慣了被稱為董致遠。並且不遺余力地剝蝕肢解這片古老的黃土地。雨水以鮮血為代價滋潤了這片黃土地後,又以鮮血為代價與河水壹起沖刷切割,慢慢將原本完整的隴東黃土高原分割成壹個個小而不完整的原始地表。今天,慶陽市形成的屯子、孟壩、林箐、平泉、辛集、西華池、早勝、春榮、潘珂、共和、永和等11小高原,是大自然無情肢解隴東黃土高原的“傑作”。他們和董誌遠就像壹個女同胞的兄弟,手牽著手像大哥壹樣。董致遠雖然被改造成了很不規則的葉狀,但還是雕得又平又寬。居慶陽黃土殘垣之首,也是中國所有黃土高原殘垣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黃土層最深的地方,因此贏得了“天下第壹黃土”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