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口技 蒲松齡

口技 蒲松齡

作品原文

村中來壹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壹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鬥室,閉置其中。眾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壹女子答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壹婢答雲:“來矣。”三人絮語間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鉤復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來耶?”壹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壹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壹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裏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遂各各道溫涼聲,並移坐聲,喚添坐聲,參差並作,喧繁滿室,食頃始定。即聞女子問病。九姑以為宜得參,六姑以為宜得芪,四姑以為宜得術。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蘇蘇然。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並方。反身入室,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壹時並起。九姑之聲清以越,六姑之聲緩以蒼,四姑之聲嬌以婉,以及三婢之聲,各有態響,聽之了了可辨。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嘗言:“在都偶過市廛,聞弦歌聲,觀者如堵。近窺之,則見壹少年曼聲度曲。並無樂器,惟以壹指捺頰際,且捺且謳,聽之鏗鏗,與弦索無異。”亦口技之苗裔也。

作品譯文

有壹天,村子裏來了壹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紀大約二十四五歲。只見她隨身攜帶著壹只藥箱,在村中賣藥治病。村裏的人聽說後,便出來請她診治。但這位青年女子說是自己不能開藥方,要等到天黑以後向神靈請教。人們耐心地等待著夜晚的降臨。到了傍晚,她把壹間小房子打掃得幹幹凈凈,然後將自己關在裏面。村裏的人圍繞在門窗外面,側耳傾聽。這時候,人們自覺地停止了喧鬧,只有個別人在竊竊私語。過了壹會兒,小房子裏外都聽不到響動聲息。當夜來臨的時候,人們忽然聽見小房子裏有掀簾子的聲音。青年女子在裏邊問:“九姑來了嗎?”只聽另壹個女子回答說:“來了!”又問:“臘梅跟九姑壹起來的嗎?”壹個身份像女仆的說:“來了。”然後,這三個女人嘰嘰喳喳,說個沒完。壹會兒,外面的人又聽見小房子裏有簾鉤子聲響,青年女子說了聲:“六姑來了。”她旁邊的人說:“春梅也抱著小公子來了哎。”壹個女子說:“犟脾氣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著六姑來。他的身體像有千把斤重,背著他真累死人!”接著,就聽到青年女子道謝聲,九姑問候聲,六姑的客套話,兩個女仆彼此慰勞聲,小孩的嬉笑聲,眾口紛壇,吵吵嚷嚷。那青年女子帶著笑聲說:“小公子也太喜歡玩了,這麽遠還抱著貓來。”這時,裏面的聲音慢慢變小了,簾子又響動起來,小房子裏又是壹片喧嘩。有人問:“四姑怎麽來得這麽晚?”有壹個少女細聲細語地說:“有壹千多裏路哩,和阿姑兩人走了好長時間,阿姑走得太慢。”於是,又是壹番問候寒暄聲,移動座位聲,叫添凳椅聲,各種聲音交織在壹起,滿屋喧鬧,過了好壹陣子才安定下來。直到這時,小房子外面的人才聽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請教治病的藥方。九姑認為應該用人參,六姑認為應該用黃芪,四姑說是該用白術,她們思考了片刻。然後,聽見九姑叫拿筆墨來,不壹會,紙折得吱吱響,拔筆,筆頭套丟到桌上叮叮作響,磨墨之聲十分清晰。寫好藥方之後,九姑把筆扔到桌子上,抓藥包裝,發出蘇蘇聲。不壹會兒,青年女子掀開簾子,叫村裏的病人拿藥和藥方,隨即轉身回到房裏,接著,就聽到三姑告別,三個女仆告別,小孩咿咿呀呀聲,小貓喵喵叫喊聲,壹時並起。九姑的聲音清脆響亮,六姑的聲音緩慢蒼老,四姑的聲音嬌柔婉轉,那三個女仆的聲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來。村子裏的人聽了這場“神仙會”,以為她們真的都是神仙,驚訝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從“神仙”那裏討教的藥方和草藥,趕緊煎熬飲用,但藥吃完了,病卻未見好轉。後來村子裏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實並沒有什麽神仙。她只不過是借助口技來推銷自己的草藥罷了。

從前,王心逸曾經說過:在京城偶然經過市中壹處,聽到演奏歌唱的聲音,看的人圍的像墻壹樣。到近處壹看,原來是壹個少年正在用聲音演奏樂曲。他並沒有使用樂器,只是用壹只手指捺在面頰上,壹邊捺壹邊唱歌,發出的聲音十分清晰有力,與樂器演奏出來的沒什麽不同。這也是口技表演的後代啊。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壹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壹而聞名籍裏,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幾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稱“聊齋先生”.?.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壹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壹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誌,72歲時才補了壹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誌異》8卷、491篇,約40余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誌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壹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誌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壹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余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誌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余篇;詩集6卷,1000余首;詞1卷,100余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貨郎兒、鐘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墻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關於口技的問題

(1)"參"字註音

1.參差並作,宣繁滿室

2.九姑以為宜得參

3.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

(2)解釋字詞

1.俟暮夜問諸神 俟

2.傾耳寂聽,但竊竊語 但

3.內外動息俱冥 俱

4.似壹婢答雲 雲

5.俄聞簾鉤復動 俄

(3)本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模仿了幾個人的聲音,這些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技著授給病者的藥方見效嗎?(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補充:中來壹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攜壹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

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鬥室,閉置其中。眾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

敢咳。內外動息俱冥。至夜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壹女子答

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壹婢答雲:“來矣。”三人絮語間

雜,刺刺不休。俄聞簾鉤復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

子來耶?”壹女曰:“拗哥子!嗚嗚不睡,定要從娘子來。身如百鈞重,負累煞

人!”旋聞女子殷勤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

壹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既而聲漸疏,

簾又響,滿室俱嘩,曰:“四姑來何遲也?”有壹小女子細聲答曰:“路有千裏

且溢,與阿姑走爾許時始至。阿姑行且緩。”

答案

解釋字詞

1.俟暮夜問諸神 俟:等,等到。

2.傾耳寂聽,但竊竊語 但:只是。

3.內外動息俱冥 俱:都,壹並。

4.似壹婢答雲 雲:說。

5.俄聞簾鉤復動 俄:壹會兒。

  • 上一篇:南陽有哪些值得去的景點?
  • 下一篇:Bernini是哪裏的牌子?是屬於什麽層次的牌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