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美國的清教徒對美國人的價值觀產生了什麽影響?

美國的清教徒對美國人的價值觀產生了什麽影響?

美國文化源於清教文化,由清教傳入北美。美國的主流價值觀可以追溯到殖民時期統治世界的清教文化。

清教徒是16世紀中葉英國教會中以加爾文主義為旗幟的改革派。他們因不滿教會改革,要求消除腐敗而受到迫害,後逃亡北美大陸,在美國紮根清教。“倡導勤儉清廉的生活,希望在新世界建立自己的山城”。

清教徒構成了當時北美移民的主體,尤其是在新英格蘭北部。清教主義在當時成為壹種普遍的價值觀,提倡的主要思想是:虔誠、謙遜、嚴肅、誠實、勤儉。在這些價值觀下,清教徒們不畏陌生危險的環境,克服種種困難,很快在蠻荒之地獲得了繁榮和富足。因此,他們更加堅信自己的清教主義,並雄心勃勃地擴張自己的領地。美國歷史確實是壹部不斷向西部擴張的歷史,清教主義的價值觀也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土地上。“在200多年的滄桑巨變中,美國文化像壹個大熔爐壹樣吸收了世界上許多文明的精華,成為壹個多元開放、特色鮮明的文化體系。它包含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種族、民族、宗教、價值觀和學術,但它始終以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文化為主流,其核心是崇尚努力工作的清教道德傳統。”歷史學家巴斯等人說:“不了解美國清教主義,就不可能了解美國社會。”清教主義奠定了美國社會的基礎,塑造了美國人的性格,影響了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二,清教主義奠定了美國民主的基礎。

美國民主是世界民主的成功範例。1776的獨立宣言闡明了民主的理念。美國民主制度的建立依賴於早期清教主義。

大多數美國清教徒的祖先因為在國內受到迫害,為了追求自由和民主而移民到北美大陸。這些宗教反叛者的意識形態要求奠定了美國民主的基礎。

北美第壹批清教徒簽署了五月花公約,體現了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實行自治,每個成員都享有平等自由的民主權利。“清教徒自己選擇牧師,自己管理自己,體現了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訴求和對民主和諧的渴望,成為建立美國式民主的基礎。”

新英格蘭的殖民地產生了基礎廣泛的民選政府,這些政府討論公共事務並選舉代表參加大議會。這種從基層起步的民主政治,為以後的聯邦民主政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殖民地遠離大洋彼岸,加上國內政治鬥爭,英國政府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相對寬松。移民先輩充分利用了這種自由,努力實踐民主自由的理想。“經過壹個半世紀的殖民,北美移民逐漸形成了獨立的新民族觀念。時機成熟時,他毫不猶豫地發布了《獨立宣言》,宣告了現代和諧的誕生,形成了美國獨壹無二的民主制度。尊重民主自由和人人平等的信條也成為美國價值體系的壹個重要方面。”

第三,清教主義和使命意識

美國是壹個主要信仰新教的國家。移民的祖先在向北美大陸遷移的過程中,在英國新教的基礎上,逐漸在美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這種民族特征最突出的表現之壹,就是在盎格魯撒克遜人中逐漸形成的宗教使命感。”17世紀初,大批英國清教徒為擺脫宗教壓迫,漂洋過海來到北美大陸。他們將北美大陸視為復興基督教的理想國度,也是建立未來基督教世界的典範。在這些清教徒看來,他們肩負著拯救世界的使命。隨著北美殖民地的開發和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這些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自以為是上帝的優秀選民”。美國人堅信使命是以身作則向全世界傳播自由和社會正義,“帶領人類從邪惡之路走向地球上的新耶路撒冷”。這個拯救世界脫離苦難的神話深深植根於美國文化,影響著美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態度。清教徒認為自己有拯救世界的使命,他們決心“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生活在壹個荒蕪的地方,把基督帶到這個遙遠的世界”。

想象美國是壹個“沒有姜黃樹和誘惑之蛇的伊甸園”美國人是上帝的特殊選民...我們是這個世界的先驅...政治救世主來了,為美國做壹件好事,也是在為世界造福。”梅爾維爾的話充分反映了美國人傲慢的使命感。

為了重新安排世界,造福世界,美國在外交和國際事務中不斷宣揚他們的美國精神。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美國人壹直將他們的國家視為“自由的燈塔和民主的堡壘,為世界的每個角落帶來光明。他們向貧窮落後的小國提供援助和支持,但同時又竭力控制它們,像壹個大宗主,利用自己的霸權地位,通過政治幹預、經濟援助和軍事壓力,向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輸出文化和滲透價值觀。”這種“使命感”源於古代的清教主義。

第四,清教主義塑造了美國人的民族性格。

加爾文主張:“神有拯救人的絕對自由,但人可以通過自己在俗世職業中的成就,獲得神的恩惠的確認。”清教徒普遍接受了這種以專業勞動為唯壹內容的天職觀念,認為努力工作可以取悅上帝,努力工作是致富的唯壹手段。清教徒有意識地努力工作,把工作視為幸福。這種觀念促進了邊疆的不斷開發,征服了自然,培養了敢於冒險、勇於進取的精神。這種性格讓美國人取得了物質上的成功。在短時間內,把壹片貧瘠的荒野發展成為強大的工業國家,客觀上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節儉致富的價值還表現在,美國人崇拜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在壹個尊重個人的社會裏,每個人都信奉“天助自助者”,相信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在這個“美國夢”的激勵下,許多美國人自力更生,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第五,註重教育

大多數第壹次來到美國的清教徒都受過古典人文學科的教育,他們相信學校會給人們指路。因此,出現了壹種新的教育理念:受過教育的神職人員和有文化的公民。為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新英格蘭殖民地在1674年頒布了舊魔鬼撒旦法案,規定每50個家庭的城鎮必須任命壹名老師教孩子讀書寫字。每壹個有100戶的城鎮都必須建立拉丁法學院,不執行這壹法律的人將被罰款。清教徒教育他們的孩子“不學ABC,就要傻壹輩子”{16}。

今天的美國人無疑繼承了清教徒祖先重視宗教的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當今美國社會,每個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每個州都有關於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全國文盲率極低,約1%。目前,美國約有6000萬人在不同層次的學校就讀,另有900萬人在職業學校就讀,13萬人通過各種形式接受教育。美國有3500多所大學,從大眾高等教育發展到普及高等教育。

不及物動詞清教主義和開拓精神

探索新領域是美國人性格的基本特征。美國人的開拓精神還來源於履行上帝賦予的世俗責任的意識,即“上帝的召喚”。“作為上帝賦予的任務,妳應該用壹生去做,用全力去做,這樣會產生壹種源源不斷的動力,就是開拓精神”。清教徒的移民史是壹部悲壯、艱辛、卓越的創業史。清教主義認為致富是上帝對其選民的要求,貧窮是對上帝賦予的榮耀的貶損。在這種觀念下,每個人都追求財富和成功,這激勵著人們勤奮、開拓和創新。“在北美貧瘠的土地上,他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開拓進取,把壹片蠻荒之地建設成生機勃勃的殖民地”。這種不屈不撓、自助獨立的精神滲透到後來的整個新英格蘭殖民地和其他殖民地,這種積極進取的觀念對美國人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美國人看來,“生存充滿風險,進取就是生存。”任何墨守成規、茍且偷生的人,遲早都會被生活的洪流所吞噬,成功和希望只屬於那些努力進取、持之以恒的人。“這種影響傳遞給了壹代又壹代的美國人,他們從未停止追逐美麗的美國夢。

  • 上一篇:精神支柱的意義
  • 下一篇:用溶液制作花式糕點的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