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名《道德經》,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寶。老子寫的。此人姓李名兒,字伯陽。故縣(今河南陸毅)人。他是軸心文明時代道教最著名的思想家和代表人物,被譽為道教鼻祖。
《莊子》(莊子著,本名周,先秦時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是道家和道教的經典,主要強調整體的和諧,強調物我相通,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源頭。它包括七個內章、十五個外章和十壹個雜章。內章語言風格相似,思想連貫,自成體系。它們是莊子寫的,是全書的核心。莊子精神也是中國的藝術精神,中國的審美精神。
《老子》第壹章說“道”是看不見、聽不見、打不著、恍惚的東西。它是無形的,混雜的。它是宇宙中唯壹的存在,“生於自然”,是“萬物之母”,是壹種終極實在,是萬物之根,是萬物無限、無盡的源泉,是壹個原始而簡單的整體。“道”不是壹個靜止的實體,而是壹個不斷循環變化的過程。道是整體與過程的統壹。道是消極和潛在的,它創造和維持壹切積極和真實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潛變實,否定變肯定,空變實,壹變多。同時也伴隨著相反的過程。在這裏,對立互補的辯證公式決定了變化的過程。“道”也可以看作是陰陽、剛柔對立的力量、事物和原理的動態整合。在人生論上,老子強調“無為而無不為”;主張“學日漸長,道日漸失”;認為真正的智慧必須從否定開始,層層去除表面的偏見、執著和錯誤,深入到形而上。宇宙的真相和奧秘,只有在層層偏見剝離之後,才能壹步步被看到,最終突然滲透到我們內心的精神生活中。
實際上,道家和儒家殊途同歸,最終都強調個體與無限宇宙的和諧──「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道家否定知識、儒家乃至壹切外在形式的束縛,包括儒家的仁義,化解人生之憂;追求自由是精神的解放,是人與天地的統壹。所以,莊子只有消解物的形式,才能暢遊四方,達到“只與天地心靈相通”的境界。道家的“道”本體具有“自然”的特征,但在深層次上仍具有價值和意義本體的意義“道”成為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為道”拓展了道家人生價值的多種內容。莊子所倡導的精神自由,是建立在對最高本體“道”的默契之上的。
道家認為個人應該追求永恒的自由和解放。莊學討論人的生存狀況。這個身體是有限的,我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有形生命投身於世界,卻要面對無限的時空、知識、意義、價值,這讓他不安。在世界的喧囂和各種人不同欲望的追求中,人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哪裏。如何解決這些痛苦和困惑?莊子的人生哲學啟示我們從現實到理想,從有限到無限。這種自由觀的背景是反對利己主義,提倡寬容。承認自己的存在、利益、價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必須以承認他人的存在、利益、價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為導向。這種平等的價值觀肯定和包容各種相對價值體系的意義,從不抹殺他人的利益和追求或其他流派、思潮的存在空間。這樣,每壹個生命都能超脫緊張和偏執,尋求自我超脫之道。人要從時空的境界回到現實。達到最高境界時,道開始從道向下流動:“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所以現實生活中也要吸收道家的理想。
“大道廢而有義。”正是在道路荒蕪、國家混亂、家庭不和的時代,仁義禮義成為社會的迫切需要。老子在這裏不是批判儒家,而是講道德仁義的背景。或者我們可以說,老子采取了壹種質疑的方式來說明,在從“公共世界”向“私人世界”轉化的過程中,由於人的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義的“道”的落後,需要強調人內部的“德性”;隨著內在德性的弱化,我們設法保留了最起碼的慈悲、憐憫和推己及人的“仁”;只有在整體的道德原則——“仁”喪失的時候,才需要強調壹些道德原則和恰當恰當的行為——“義”;義和行為的喪失只能通過外在的秩序和規範的禮樂制度來約束,維護社會,包括使財產和權力的分配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