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生產工藝醬油的原料是蛋白質和澱粉。植物蛋白取自大豆油提油後的豆餅,或溶劑提油後的豆粕,也用花生餅、蠶豆代替。傳統生產中,以大豆為主。小麥和麩皮被廣泛用作澱粉原料,有些被碎米和玉米代替。在傳統生產中,面粉是主要原料。將原料蒸煮冷卻,接種純種培養的米曲黴種子制成醬曲,
將醬曲移入發酵罐,用鹽水發酵,待酒醅成熟後浸出醬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黴在酒曲上充分生長發育,產生和儲存大量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澱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等。在發酵過程中,味道的形成是基於這些酶的作用。例如,蛋白酶和肽酶將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產生鮮味;谷氨酰胺酶把無味的谷氨酰胺變成味道鮮美的俗谷氨酸;澱粉酶將沈澱物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能徹底破壁,使蛋白酶、澱粉酶水解更徹底。同時,在制曲和發酵過程中,從空中落下的酵母和細菌也繁殖和分泌多種酶。也可以加入純培養的乳酸菌和酵母。乳酸菌產生適量的乳酸,酵母發酵產生乙醇,曲黴菌的原料和代謝產物產生的醇、酸、醛、酯、酚、縮醛、呋喃酮等多種成分多為微量,但能構成醬油的復合香氣。此外,原料蛋白中的酪氨酸氧化生成黑色素,沈澱物中的經典黴澱粉酶水解生成葡萄糖生成黑色素樣物質,與氨基酸反應,使醬油產生明亮有光澤的紅棕色。發酵過程中壹系列極其復雜的生化變化所產生的鮮味、甜味、酸味、酒味、酯味與鹽水的鹹味混合在壹起,最終形成具有獨特色、香、味的醬油。
醬油的原料加工分為三步。(1)向餅中加水並使其濕潤:加水量以蒸曲含水量達到47-50%為準。②混合:將餅濕潤後,與粉碎的小麥、麩皮充分混合均勻。(3)蒸煮:在旋轉蒸鍋中加壓(0.2MPa)蒸煮原料,使蛋白質適度變性,澱粉蒸化糊化,殺死附著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兩步。(1)冷卻接種:將熟料快速冷卻至45℃,接種0.3-0.4%米曲黴純擴大培養後的酒曲,充分混合。(2)厚層通風制曲:將接種後的曲送入曲室和曲池。先間歇通氣,再連續通氣。孢子萌發期制曲溫度控制在30-32℃,菌絲生長期最高溫度控制在35℃。這期間就要翻土鏟。孢子生長初期產酶最旺盛,產品溫度應控制在30-32℃。
發酵曲和12-13 be '熱鹽水混合入發酵罐,產品溫度保持在42-45℃20天左右,發酵醬油基本成熟。
浸出、上油將前壹次生產剩下的三種油加熱至85℃,然後浸泡在成熟的酒醅中,使醬油極溶於其中,再從發酵罐底部慢慢放出生抽(頭油),通過鹽層補充濃度和鹽分。上油就是把醬油和醬渣分開。壹般通過多次浸泡,依次噴灑第壹油、第二油、第三油,循環使用,基本可以提取出醬油成分。
後處理醬油加熱至80-85℃消毒,然後調配、澄清、檢驗,得到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
醬油的種類
釀造醬油
釀造醬油是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或以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釀造的醬油。
準備醬油
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配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和食品添加劑的液體調味品。生產中只要用到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就是用來配制醬油的。
我國GB18186-2000《釀造醬油》標準強制要求在產品標簽上註明是“釀造醬油”還是“調制醬油”。
因為著色力的不同,醬油也不同於生抽和老抽。前者著色力弱,後者強。至於醬油之王,是廠家有意示好,沒什麽特別的。
也可以分為醬油和生抽。
淡醬油
顏色:淡醬油的顏色為紅棕色。
口味:醬油用於壹般烹飪,味道偏鹹。
用法:生抽用於調味。因其顏色較淺,常用於烹飪或涼菜。
醬油的制作:醬油是醬油的壹個品種,以大豆和面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種酒曲,自然暴曬發酵而成。其產品色澤紅潤,味道鮮美和諧,發酵豆香味濃郁,酒體清澈透明,風味獨特。
老抽
顏色:醬油呈焦糖色,顏色較深,呈棕色,有光澤。
口感:吃在嘴裏有壹種很好吃且略帶甜味的感覺。
用途:壹般用於食品著色。比如做紅燒肉等需要上色的菜的時候用比較好。
醬油的制作:醬油是在醬油的基礎上,將壓榨後的醬油幹燥2~3個月,然後沈澱過濾,得到醬油。其產品品質比醬油更豐富。
醬油和醬油的鮮味。
醬油的鮮味取決於氨基酸酞氮的含量。壹般來說,氨基酸酞氮越高,醬油的檔次越高,意味著質量越好。按照我國醬油釀造標準,氨基酸態氮0.8 g//100ml為特級;“0.7/100毫升為第壹級;”次級為0.55/100毫升;“0.4/100毫升就是三級。但是並不是說氨基酸酞氮越高的醬油就越好。因為醬油的氨基酸酞氮也很高,或者壹些不法供應商在裏面添加了很多鮮味,氨基酸也很高,並不代表就是完全好的醬油。
區分醬油和醬油
看顏色:可以將醬油倒入白瓷盤中,搖壹搖顏色。醬油是紅棕色的,而醬油是棕色的,有光澤。
口感:醬油味鹹;醬油吃到嘴裏後,有壹種鮮美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