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老子讀《道德經》的思想

老子讀《道德經》的思想

認真看完壹本書,壹定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所以寫書評很有必要!也許妳現在壹點頭緒都沒有。以下是我對老子《道德經》(精選10)的思考。歡迎閱讀。我希望妳會喜歡它。

老子讀《道德經》的感想1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之文化,不知人生之真諦。”老子以非凡的智慧告訴我們,做人之道、學習之道、為人之道、經商之道,都是相關的。

《道德經》經典出版至今已有2500多年。從此以後,所有的華夏子孫都把《道德經》作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標桿,把老子的“無為”作為修行的最高境界。但是壹場“文革”切斷了中國很多文化的精華,然後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了,西方文化也湧入中國。人們無法剖析西方文化的真、善、美、醜,反而無限擴大了西方人正在拋棄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各行各業都以“金錢利益”來談“英雄”。在這種扭曲的價值觀的驅使下,人變得越來越浮躁,思想逐漸荒漠化。然後人們變得困擾和糾結...

研究了《道德經》,發現《道德經》是拯救人們心靈不貧瘠的良藥。讓我和我的孩子在南希教育的潤物細無聲的熏陶下不斷進步,真正用靈魂走進《道德經》。大道至簡更全面深刻地詮釋了《道德經》的真諦,讓孩子和家長明白什麽是“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體驗“無名世界之始,萬物之母”的對立統壹。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妳若盛開,蝴蝶便來”作為做人做事的壹種非常高的境界。其實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壹個重要思想——無為。同樣,這壹理念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也受益匪淺。在《道德經》中,“無為即無為”,“我無為而民自樂;我安靜,人民自以為是”等。,而且還強調這樣壹種領導哲學。作為領導,要把企業戰略想清楚,按照市場規律去執行。如果不隨意改變,員工自然會按部就班,穩步前進;作為領導,不浮躁,不為短期利益走捷徑,不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自然,員工會采取適當的方式壹步步推進工作;作為領導,如果隨意改變管理和規章制度,員工自然會為實現目標而承擔責任,員工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也會得到認可。隨著福利待遇的提高,他們會感到身心富足。領導克制自己的貪欲,不會因為企業有錢就滿足自己的壹些過度欲望。員工自然會以領導為榜樣,消除自己的私欲,會用企業的價值觀要求自己。

企業管理融入了“老子”的理念,就會有序發展。如果人們堅持“老子”的思想,他們就不會在生活中犯錯誤。如果我們更多地使用“老子”的思想,我們就會少壹些困難。可以說,人生處處有《老子》,萬事皆在《道德經》。

對老子《道德經》的思考2老子的《道德經》是壹部非常好的中華瑰寶,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著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出名,非常出名”,那時候我都不知道它是從哪裏來的,更不知道它是什麽意思。時隔若幹年,我仍然不能再次完全理解道家的這部傑作,但至少有了壹些感悟。

《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難以補缺。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無壹不從這本人類文化史上的智慧書裏吸取了治國安邦、修身養性、立人立命的精華。如今,隨著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而身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我覺得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中找到我的人生原則,不隨波逐流,靜心才是心安的根本。當人的情緒達到壹種空虛的狀態時,就會壹直堅持驕、躁、躁的作風,就會在社會、生活、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

人們常說:讀史者智,讀經者智。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他是被動的,什麽都不做,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教人循道而行,不是要做什麽,而是要有所為。只要不輕舉妄動,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就是說“不輕舉妄動”是做事情的保證。什麽是“有前途”?扮演好社會角色,做好本職工作,肩負起家庭義務,就是“有所為”。是的,在當今這個世界紛爭不斷的社會,如果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那麽他的心態壹定是壹直處於壹種禪定和純粹的狀態。不進入禪定清凈的狀態,他就無法收斂自己躁動的心。也就是說,神是不在外面思考的,所以說,禪定和心靈的純凈是全心做好壹切工作的前提和前提。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彌足珍貴,淡泊發人深省,充分顯示了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創新的才華。令人信服!再加上壹些經典的例子,畫龍點睛,妙筆生花,意境深遠,與上面遙相呼應,升華了主題,把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給人無限的感動和傷感,渾然天成的感覺。真的是文章中的極品,古文中的傑作!

老子讀《道德經》的感想3每次讀《道德經》,我都會感受到壹種最原始的力量,它能讓我抵禦孤獨、寂寞,接受自己的缺陷,在我絕望的時候給我信心和支持。

夜很長,路很長,時間真的是稍縱即逝,進入職場需要壹年的時間。

壹年時間,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塊錢上財商課程、情緒管理課程、企業家學徒課程;這壹年,我在休息的時候賣過各種水果和堅果。以前是項目合夥人,現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板,鍛煉自己做項目的能力。總而言之,我希望我能用勤奮和時間改變命運。這是壹條漫長的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街口,我慶幸自己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彌補過去制度的漏洞。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對的人,壹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讀《道德經》,都會讓我理清腦子裏的概念,也會讓我覺得“強弱”“好壞”的關系變化得像水壹樣靈活;經上說:“所以,強者死,弱者生。兵強則亡。如果木頭很結實,它就會被折斷。強則弱矣。”古人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壹種智慧。他教會了我專註於讓我快速成長的那壹面。他教我,我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踏踏實實的布局,勤勤懇懇的走完,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的。

每次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思考“無為而治”的境界。時至今日,我已經體會到,“無為而治”不是無為,而是順應天道,天道法人合壹,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制度。他教會我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比如我剛畢業,職場菜鳥。在23歲的節點上,我不太可能有所作為。所以我用心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化自己,而不是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從事的企業是比較成熟的500強國企。在選擇員工時,他壹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所以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略遜於其他同事。在這個平臺上,他並不突出,甚至很不起眼,這對於天性強勢,內心驕傲的我來說,也是壹種磨煉。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支持,滋養了我的靈魂。有時候掙紮的很累,所以再讀壹遍這本書也會讓我擺脫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了最本真的力量,讓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挺好的。

對老子《道德經》的思考4《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二所作。它是道家思想的源頭,也是除《聖經》之外世界上翻譯最多的經典。經過壹年的學習,我對道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如自私而無欲,知足而不辱。以下是我的感受。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正如書中所說,“鄰國相視,雞犬之聲相聞,百姓老死不相往來。”意思是人各做各的,相互之間沒有交集,只能聽到附近的雞犬之聲。老子希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自給自足,不需要社會交往,避免人們自身的私欲和壹切可能導致國家崩潰的負面情緒。如果只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似乎不太現實。但從生活的角度來說,平凡是壹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壹顆平靜的心,沒有起伏,是壹件好事。

“善如水,水為萬物所好而不爭,為人所惡,故為少數之事。”善良的人,像水壹樣滋養萬物而不與之競爭,在人們討厭卻更接近道的地方。壹個品德高尚的人,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做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處於卑微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我們生在這樣壹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己,不得不做壹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但是我想說,幫助別人保持謙遜是沒問題的。也許妳會失去壹些東西,但回報是無窮的。

那句“若值為天下,可發天下;如果妳愛做世界,妳就可以信任世界”的意思是,如果妳把自己當成世界,那麽世界就可以信任他:如果妳把世界當成自己的生命來珍惜,那麽世界就可以信任他。目前,中國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仍任重道遠,我們正處於國家之巔。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努力,為我們當代大學生貢獻力量。這就是“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

《道德經》是中國第壹部完整的哲學體系。它通過做人和治國的道理向我們說明,要保持自我,要長久等待。我們生在壹個從面對面交流到全方位數字化科技互動的過渡時期,需要堅持《道德經》的做人做事原則,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保持我們的中國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看過老子的《道德經》,大家都很熟悉了。這是壹本經典的書,有豐富的人生哲學,包括哲學,政治和軍事的討論!

《道德經》的熏陶,是在兒子讀書四個小時的時候,他每天的背誦所帶動的。後來,他有幸和學校組織的父母壹起打卡,帶著孩子互幫互助,還有智。

雖然剛開始有點枯燥難懂,語感不太流暢,也虛心向孩子請教不會的地方,但是在羅老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老師的閱讀幫助下,在不清楚的地方慢慢找到了感覺。在班裏,我堅持每天和大家壹起讀壹段,每周三家長和誌願者數的時候我鞏固壹下。我拿起這本書又放下,然後又拿起,突然。《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我覺得無為就是自然而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所以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對別人寬容大度。“無為”不是說我們什麽都不做,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妳做的其他事情都是萬能的。“無為”是壹種心態,是壹種修養!

再比如“少即是多,多即是惑”。其實就是說妳可以集中精力在壹個點上努力,長遠來看妳會有所收獲。如果妳像壹只蜻蜓,這裏那裏什麽也得不到,但是妳什麽也得不到。就像現在流行的“Tik Tok”壹樣,被千萬粉絲關註的網絡名人,其實也是在堅守垂直領域,也就是老子說的。如果妳在某壹點上努力做好,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以閱讀為例。很多人看了幾天就覺得自己壹無所獲,於是給自己放棄的理由。“做聖人還是難,所以最後不難。”想做好,就能堅持,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雖然比不上聖人,但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對待事物的態度,用無為做有用的事!

每個人都結合自己的生活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德經》,每個人也都在自己的領域去體驗和領悟這部經典。讓我們都來讀讀《道德經》裏自己的人生感悟吧,樂在其中!

對老子《道德經》的思考6孟子說:性本善,荀子說:性本惡。善惡之辯,自古有之。人們對美與善有不同的理解,但對美與善的考察從未停止。《道德經》中有雲:善若如水,水利萬物皆可維護而不爭。在老子眼裏,不與人爭,水澤就是最好的。這種大恩大德似乎有奉獻他人的意味,就像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作甘露滋潤大地。這種至善既是道家的追求,也是佛教的宇宙人生和儒家的善良。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說聖人總是善於救人,所以不棄人;永遠要善於保存東西,所以不存在拋棄。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別人,所以不會有人被拋棄;聖人往往珍惜壹切,所以不會浪費任何東西。穿越人是壹種善良,就像伯樂,它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壹匹千裏馬,這樣它的才華才會美麗,不會被奴隸羞辱。愛物也是壹種善,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

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與大自然達成了壹種自然的默契。在春種、秋收、冬儲和狩獵時,不抓母獸和帶崽獸,捕魚時也不用細目漁網。人們知道如何與自然保持平衡。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對自然的需求越來越大,甚至不顧後果地竭澤而漁。最終,大自然會懲罰人類的過度掠奪和破壞。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更早的理解《道德經》中所包含的美好事物的善,那麽也許很多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裏。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寫道:要善良,要守信,夫才不爭,所以沒有什麽特別的。這裏的善是壹種明智的生活方式。與人相處,要與人為善,說話真誠坦誠,信守承諾。大師說:“妳向別人鞠躬,卻輕責別人,妳可以遠遠地抱怨。”就是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善是最好的,但沒有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尊老愛幼,與人為善為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好的。當小善如淙淙溪流般累積,然後流入河海,那麽我們所追求的善也壹定會藏在這裏。

對老子《道德經》的反思7在《道德經》中,老子重點論述了道與道德的關系,得到了“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書中提到的道和德是我們難以理解和想象的。如果沒有讀過這本書,我們就不會想明白更深層次的道和德是什麽意思。

在老子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萬物運動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原是很難理解的。或者說,我不認同這種說法。道如何是宇宙的本原?那麽宇宙的起源是什麽呢?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不成形的嗎?在這種情況下,宇宙的起源不也是無聲的、無形的、無色的、不成形的嗎?在目前的情況下,我自己也無法解釋宇宙的起源。

相對而言,我更傾向於道是萬物運動發展的規律。我認為道是壹種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道是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道是指治國之道,人道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生活之道。日月盈,晨留壹行,寒來夏去,秋收冬藏,閏離舊歲,律動律動調陽,雲騰致雨,露凝成霜,金長麗水,玉出昆鋼。這是壹種自然的方式。“民為貴,國為次,君為輕。”“君主也是船;庶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生在天上的人不是王;而天定君,以為民也。所以,德行足以慰民者,天賜之;惡足以害民者,天降之,乃治國之道也。”《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建》中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戰國策》中的“狗眼看人低,為時不晚”。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這是做人的方式。《大學》中“物盡人皆知,人盡而誠,誠而正,正而正,正而正,正而正於家,正而立而後治國,治國而天下太平。”孟子公孫醜夏的兩篇《得道多助,而不得道》,講的是全道之集,天人合壹。

更深壹層,我把“道”理解為“信”。“道”有道的意思,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和道壹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面說的天道、地道、人性等等不就是我們所信的嗎?道只能在我們的理解和信仰的基礎上作用於我們自己。這就是政治家、哲學家和思想家壹直在做的事情:先欺騙自己,再欺騙別人。首先解釋壹下我為什麽說是信仰:第壹,信仰的空性和道的寂靜、無色、無形是壹樣的。第二,道和信仰都是我們無形中相信的東西。第三,對道的各種解釋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完了,再談道德。什麽是美德?與道的關系,老子的德性是具體事物的原理。是道在具體事物中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從道中得來,成為物的原理,等等,都是廢話,沒有壹個是可以理解的。唯德是道在具體事物中的表現,我們可以理解為壹句話,德是因道的需要而產生的。當陶工作的時候,我們表現壹系列行為所依據的原則就是德性,那就是道德。

對老子《道德經》的思考8《道德經》是先秦時期道教的基礎著作。據說這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寫的。老子的話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它由“道”和“德”組成。

我理解《道德經》中的道,既是宇宙自然之道,也是個人修行之道,即修身之道;“德”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道德或美德,更是從業者應該具備的壹種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和生活方式。兩者相輔相成。如果能合二為壹,就成功“修煉”了

在《道德經》的“道德”部分,我認為不僅僅是理解為處世之道、治家之道、治國之道。其實這就是老子教人修煉的方式。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道德基礎,他可能會在處理世界、管理家庭和建立國家方面失敗,他將失去自我修養的能力。所以道德是為道家修行創造壹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也可能是人所需要的。另壹方面,僧人需要有壹個平和的心態和超然的生活,這也是壹個關於仁、義、禮和道德信仰的討論。

現代社會,人們常常為了別人犧牲自己,追求道,但不也追求著兩者之間的距離嗎?不修身,如何得“道”?看完《道德經》,查了壹下資料,發現《道德經》裏還有壹句話“道德第壹,道法第二”。我覺得這也符合德性歸道,道德歸道的初衷。道德與道除了道德的內涵外,還包含著“道德歸道”、“道德教化”的深刻意境。

在任何情況下妳都看不到道德經,甚至看不到。正如林語堂所說:“我想讀《道德經》的人會先笑;然後他就那樣笑了;最後,他覺得自己現在非常需要這個理論。至少,這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時的反應。“希望能堅持學習《道德經》,培養自己的修養。

我從圖書館借了壹本《道德經》。雖然讀完《老子》後覺得不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但我的心還是開放的,覺得這本書對我們大有裨益。

《道德經》是老子寫的,但寫的不是他的人生,而是道德,所以叫《道德經》。《道德經》原分上下兩部,五千多字。第壹部分1至37章,主要講道,第二部分38至81章,主要講德。

老子的道是天,是自然之法。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尊重自然規律。

當壹個人的人生充滿了自滿和失望的時候,有時候人會把握不好自己,以至於毀於壹旦,無法挽回。所以,當我們感到滿足或者沮喪的時候,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我們的頭腦是否足夠清醒,不會陷入泥潭?這需要很大的人生智慧,《道德經》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啟發。

人滿足了,家庭和事業就好了。這個時候人就容易自大,傲慢,自大。這樣的結果就是嫉妒,樹敵太多,甚至殺人。在老子看來,當幸運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災難的根源也來了。我們不應該如此霸道,我們應該知道如何謙虛,否則我們會在沮喪的時候迷失方向。不要自大。不要以為自己很偉大。世界上有無敵的人。強者總有強者。壹定有比妳更強更好的人。但是當我們達到目標的時候,我們不應該炫耀,不應該自負,不應該驕傲,不應該謙虛。

老子說:“聖人無為,無為,無為。這是壹種教導。”凡事做而無始,生而無存,徒勞無功,做而無生。"

讀了老子的《道德經》,人的壹生有起有落的時候,有時候把握不好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無法挽回。所以,如何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自救,讓頭腦足夠清醒,不至於深陷泥潭?這需要大智慧的人生,道德經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啟發。

人得意時,仕途亨通,財源滾滾,可以說是家庭和事業都順風順水。這時候的人往往會狂妄自大,目中無人。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讓人嫉妒,樹敵太多,不給自己留條後路,導致死亡。在老子看來,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麽辦?“幸福在於不幸,幸福在於不幸。”當幸福來臨時,妳要提醒自己,可能會有詛咒,讓自己少壹點霸道,懂得謙卑,否則失意時就會無路可退,不忠。還有“如果妳最後覺得自己不大,就可以變大”和“如果妳是老公,就比不過他”。不要以為自己很偉大,天下無敵。要知道“強者恒強,壹山更高。”同時,“果不可傲,不可削,不可驕,非要驕,不可強”,因為“富貴自驕,咎由自取,功成身退,天道。”達到目標不能自吹自擂,不能自負,不能驕傲。達到目的不能逞強。妳應該謙虛。因為財富和驕傲給自己帶來災難,成功後退休就是天道。自古以來,只有少數人能做到。例如,在打敗吳國後,帶著師隱居。官至丞相的李斯,有錢也不肯下來,繼續當秦始皇,性命難保。壹朝天子壹朝臣,像劉邦這樣的英雄,上來之後又有幾個願意隱退?大家都想封王,封的都封了。明朝開國的徐達、常遇春,壹腳踢開朱家壹家,使全國聞名。後來幾乎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好弓藏”。所以要明白,物極必反,適可而止。要真正做到“知其男,守其女,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恥”,愚公當智,韜光養晦。

妳得到的就是妳失去的。這是世界上唯壹的法律。那麽道教告訴我們在面對挫折和挫折的時候應該怎麽做呢?“所以,風不朝止,陣雨不全天。是誰呀?天地!天地不能長久,但要靠人。”老子告訴我們,變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所以挫折只是暫時的,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情況會變好或變壞,所以挫折過後就可及了。“水為萬物所好而不爭,水為眾人所惡,所以是幾物。”“河流之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就是為了讓它們變好。”所以人要善於自卑,善於軟弱,這樣人們就容易忽視妳,不會排擠妳,羨慕妳。這個時候,妳就會有足夠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準備有朝壹日壹鳴驚人,騎向世界最強。

最後可以用中國莊子《論物的同源性》中的壹段話來概括:“夫得之,則及時,失之,則順利。”當妳平靜時,妳不能進入悲傷和歡樂。這種古代所謂的懸浮。“人只有自在,不論驕傲與姿態,才能坦然,才能超越世間的苦難。

老子讀《道德經》的感想10《道德經》這個名字很熟悉。是國學經典,卻晦澀難懂,始終沒有勇氣去讀。好在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這部經典,感受到了它的深刻和魅力。老子寫的《道德經》不僅是自然、治國、做人的經典,也是哲學、心理學的經典。僅僅五千字就能涵蓋世界各個層面,太神奇了!初學者有壹點粗淺的認識。

“挫其銳氣,解其紛爭”,遇到紛爭時,除去其銳氣,跳出紛爭。這句話讓我意識到老子是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上,有壹種方法叫“抽離”。當壹個人處於情緒狀態時,他就能跳出情緒狀態。用第三個人的眼光看妳的情緒,看妳情緒的起源。這個時候,妳可能會突然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被情緒左右。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清了情緒,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遇到困難、問題、爭執的時候,妳可以控制住自己從外部看待這件事情的沖動,內心壹定要平靜、冷靜、再平靜,這樣妳才會更接近道。

老子的文章有些以治國為例,但我想的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比如“如果妳有很大的抱怨,就會有很多抱怨。跟德安舉報投訴能好嗎?持左契,不責他人,是聖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會出現雞飛狗跳,水火不相容的情況。我們只是用美德來影響孩子,但壹方面,我們要制定規則。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善良堅定”。對待孩子的行為要采取壹種和藹的態度,做事之前先壹起制定規則。這個規則就像“左契”。當孩子在做事時,我們應該采取“有道德契約”的態度,而不是責備和催促。以堅定的信任和執行的態度與孩子相處。這樣會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道德經》也為我解決了壹些困惑。我壹直很奇怪,為什麽中國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詞是“譴責、強烈譴責、憤慨”等等。不直接用武器,炫耀壹下我們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也不錯。在國際關系上,中國給人的印象是“唯諾諾馬首是瞻”,但學習了《道德經》之後,我突然明白,中國要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解決國際問題。所謂“師在何處,荊棘長”,“軍後必有兇年”。為了保證國家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我國韜光養晦,避其鋒芒,正所謂“弱勝強”!

《道德經》中的每壹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有很多啟示,有很多內容需要不斷思考和理解。

  • 上一篇:我對素質教育的看法大概是1000字。
  • 下一篇:全國各地的茶葉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