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始我年少輕狂,壹切以自我感覺為中心,不顧大局,不顧事實。出了事,我立馬起來。後來我成熟了壹點,但還是沒有改掉抱怨的習慣。我以為我做的壹切都是對的。如果我有不同意見,那壹定是對方的錯。結果能力沒提升,職位沒提升,工作沒被認可,人緣也不好。
30歲以後,逐漸安定下來,要求自己多角度考慮事情。在不違背工作原則和個人底線的前提下,我盡量做到了靈活不固執。學會多看多聽,不要急著說話。雖然可以慢慢做,但還是缺乏包容。我是壹個比較自律的人。我在自律的同時,也會忍不住給壹些不自律的同事提意見,有時候還會給人瞎提意見,最後發現適得其反。因為適合我的不壹定適合別人。
過了三十五歲,我變得豁達了壹點,可以理性的對待不同的意見和做法,因為這個時候,我明白了,現在的工作不是我的理想職業,另壹個也不是我的終身依靠,只是壹種輔助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該認真的時候壹定要認真,有時候也不用這麽認真。對於壹些意想不到的變化,或者對管理不那麽順從的人,也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坦然接受。
當然,在這個心態轉變的過程中,首先是要明確自己的不足,然後找到壹個提升自己價值的點。每年都要學習新的技能,這是我對自己的新要求,包括管理、公文寫作、軟件等等。無論在什麽崗位,原地踏步都是最大的忌諱,因為行業在進步,競爭對手也在進步,妳進步慢了就有可能被淘汰。有了更多的技巧,才能應對突發變故遊刃有余。
比如我接手人事管理之前是做業務管理的。雖然這是兩個不同的部門,但是我們單位並沒有真正的HR,做的工作都是常規性和事務性的,沒有什麽難度。我在之前的單位做人事專員,是招聘、人事周轉、備案等比較淺層的基礎工作。和當時現在單位的事情差不多,只是沒有更深層次的內容。由於不完全,單位領導近年來有意識地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其中大部分與人力資源有關。有些工作沒人能做,領導就安排我跨部門做。其實這些我都不懂。我只是邊做邊學。
後來開始了解組織架構,績效工資,人才結構等等。因為企業要發展,沿襲多年傳承下來的舊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企業要變,人的思想也要變。我需要明確自己的不足,然後提前做好準備。
今年,該單位開始了新壹輪改革。這時候我不僅有了壹些經驗,也有了相關的知識儲備。毫無疑問,我是最合適的人選。
只要妳壹天不退休,妳就永遠不會滿足於現在的狀態。人事工作都接手了,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習慣了。目前即將進入舒適期。但是我也學會了壹個新的工作:運營。
因為單位比較封閉,而且我們的視野也很狹窄,所以很多在外面跑了很久的東西,我們也是剛剛學會的。但是只要妳開始行動,什麽時候都不晚。在單位改革的過程中,接觸了壹些管理咨詢老師。不止壹個老師告訴我,我現在的工作橫跨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手裏的很多東西都和“運營”有關。我建議我以後朝這個方向走。
在我心目中,運營這個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按照我的理解,應該和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整體規劃有關。我給自己定了壹個新的目標: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逐步把具體的事情下放,充分授權下屬,然後給自己爭取時間去提升。
單位環境可謂復雜,各方面都需要平衡。無論如何,每個人都不能滿足。與其專註於和別人鬥,不如不斷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甚至更全面。
在單位工作可能是暫時的,誰也不確定明天會怎麽樣。
對此我有清醒的認識。我爺爺和我媽媽兩代人都在供銷社工作,但是90年代以後,供銷社逐漸退出經濟舞臺,這是時代變遷下個人艱難的過程。
居安思危。時至今日,企業效益還不錯,資產依然足夠龐大,薪資水平在當地也算比較高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因此而等待退休。我們要給自己壹個向上的動力,考慮如果明天這棵大樹倒了,我能不能再找壹棵樹,或者從現在開始,我自己試著種壹棵樹苗。
這是壹個中年職業女性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