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聚焦舊小區改造:如何把“我要改”變成“我要改”

聚焦舊小區改造:如何把“我要改”變成“我要改”

城市舊社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舊住宅區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舊改”按下加速鍵。改革從哪裏開始,怎麽改,誰來改,誰來買單...針對之前“舊改”中的矛盾,《意見》給出了哪些“新招”?人民網房產頻道采訪多位業內專家,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解讀《意見》內容的重點和亮點。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市舊住宅區改造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2年,城市舊社區改造的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到“十四五”期末,結合本地實際,力爭在2000年底前基本完成需要改造的城市舊社區改造任務。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等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房產頻道專訪時表示,《意見》明確了城市舊居住區改造的範圍和內容,為組織實施機制和運作模式提供了指導,也明確了相關支持政策和組織保障要求,對城市舊居住區改造任務的順利實施和按時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轉型涉及面廣。如何把“我要改變”變成“我要改變”?

城市舊住宅區改造涉及面廣,直接關系到改造中的每壹個家庭。它是壹項全面、細致、復雜的系統工程。而且老小區改造涉及到很多行業主管部門,比如管線單位、產權單位、審批部門等。,統籌協調的任務很重。

對此,《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統籌、條塊結合、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專項工作機制。省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城市舊社區改造負總責。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向峰認為,通過上述措施,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對本地區城市舊社區改造負總責,加強統籌指導,落實市縣人民政府責任,保障工作有序推進;通過宣傳引導,形成社會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

另外,舊住宅區改造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動群眾參與改造。

《意見》提出,利用“互聯網加* * *建* * *治* * *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積極了解居民訴求,促進居民形成* * *知識。長效管理機制。推動小區改造後的維護和更新,積極推動設計師和工程師進入小區,引導居民有效參與改造。完善社區的良性軌道。

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總工程師趙江表示,舊住宅區改造的協調更多的是爭取居民的支持。包括居民對改造的需求、方案和建設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等。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宋琨說,社區在疫情防空中發揮了重要的防禦作用。在實踐中,社區壹般是推動舊社區改造的主要組織,因此政府的統籌機制應與社區治理相結合。

宋琨認為,讓技術人員融入社區將促進舊社區的改造。“小區價值值不值得改造,由專業人士以何種方式判斷更合理,是完善老舊小區檢測機制的壹個重要方面。”

想建壹個沒有空間的社區健身中心,該怎麽辦?

在今年的疫情中,很多老舊小區暴露出社區治理、設施和服務等方面的諸多不足,如衛生防疫、食品救助、便民市場等服務設施不足,當地很多小區沒有接收快遞的場所或設施,以及安全和技防水平較低。

《意見》提出,完善適應轉型需要的標準體系。各地要抓緊制定本地區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技術規範,明確智能化安防建設要求,鼓勵綜合運用物防、技防、人防等措施滿足安全需求。及時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

劉向峰認為,改造後的老社區將依托“新基礎設施”,實現未來社區的網絡化、數字化,構建智慧社區。

另外,鑒於部分小區空間資源有限,沒有辦法提供所有大家需要的改造內容,比如健身場地、各種服務設施等。《意見》提出,建立現有資源整合利用機制。各地要合理擴大改造實施單元,推進相鄰社區和周邊地區聯合改造,強化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的享受性。

小區改造完成後如何保持改造成果?

劉向峰認為,推動建立社區隨訪長效管理機制是此次《意見》的壹大亮點。

《意見》提出,完善社區長效管理機制。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規約和業主議事規則,維護改造成果。建立健全城鎮老舊住宅小區專項維修資金的歸集、使用和更新機制,促進住宅小區改造後維修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李迅指出,舊住宅區改造不僅僅是壹個建設問題,還涉及到社會治理。以前除了資金的問題,很難做。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知識”的問題。社會治理工作必須用創新思維來改革“軟硬結合”,這實際上是壹個* * *建設* * *管理* * *治理* * *的過程。

今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表示,舊住宅區改造的前提條件是在項目納入改造計劃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包括物業管理模式、住宅區管理條例、居民議事規則等。這些都是在老小區改造工程之初與居民達成協議,保證改造後能保持改造成果。?

  • 上一篇:編輯應該如何理解和正確處理與作者和讀者的關系?
  • 下一篇:蘇州市貨運出租汽車運輸管理辦法(2009年修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