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能翻身的孩子,仰臥時,彎曲翻身側的下肢,輔助彎曲的雙腿帶動身體旋轉或握住翻身側的上肢進行拉伸和收縮,從而帶動軀幹翻身。學會爬行是學會走路的先決條件之壹。兒童需要雙上肢拉伸和支撐,下肢由膝關節支撐,使軀幹和大腿成90度。在姿勢保持穩定後,可在孩子面前放置有聲音、顏色鮮艷的玩具,誘導其交替向前伸手、抓握,同時向前推動孩子的腳底,輔助其向前移動。對於站立時不能著地的孩子,訓練者可以在仰臥時用四指握住腳跟,手掌壓向腳心,使腳向背對小腿的方向向後彎曲,背部與小腿的角度盡量小於90°。還可以佩戴腳踝矯形器,幫助矯正尖腳,穩定腳踝,更好地進行站立和行走訓練。有的孩子雙手握拳,抓不住東西。訓練者應堅持被動的手指伸展活動,並伸展大拇指,使其他手指容易伸展。在運動訓練的同時,也要加強語言訓練。用顏色鮮艷的玩具吸引孩子的註意力,努力模仿訓練者的聲音和發音。創造良好的言語環境,及時糾正異常發音。當肢體肌張力明顯增高或肢體不隨意運動妨礙患兒活動時,可考慮使用地西泮、利歐、安坦、美多巴等藥物進行解痙或蠕動控制。中醫按摩可以降低痙攣肌肉的張力,擴大肢體的活動範圍;針灸可以在運動和語言區采取頭皮針,改善這壹區域的功能。-理療:徒手或器械,綜合應用水療、電療、光療等手段,可改善全身各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加殘余肌力,增強肌肉耐力,恢復協調和平衡能力,使截癱患者學會翻身、坐起和在床與輪椅之間、輪椅與馬桶之間轉移。職業療法:根據患者功能障礙的特點,從日常生活活動、生產勞動或休閑活動中選擇部分職業活動,訓練患者提高綜合協調能力和精細運動能力,使患者掌握吃飯、穿衣、如廁等日常生活動作,學習壹些基本的專業技能,使其出院後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勞動的需要。康復項目:為患者定制壹些必要的牙套或矯形器,使用雙杠、助行器或拐杖,恢復患者的站立能力和小範圍行走。文體療法:選擇壹些患者可以做的恢復功能的娛樂性體育活動,如輪椅籃球、臺球、網球、乒乓球、射箭、擊劍、輪椅競速、遊泳等。,壹方面恢復他們的功能,另壹方面娛樂病人。文體活動的好處是可以提高運動機能和身體素質,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參加文體活動可以分散對自身殘疾的註意力,很多文體活動可以和健康人壹起進行,這對他們積極參與和重新融入社會非常有利。中醫治療:針灸、推拿、電針、中藥離子導入有助於截癱患者殘余肌力的恢復和排便排便功能的改善。此外,中藥內服和外用對截癱並發癥的治療也有壹定的效果。
截癱康復的主要環節——壹般截肢手術完成後約14天,拆線後殘肢需要用彈力繃帶包紮。為了防止水腫,促進殘肢成熟,需要對殘肢進行皮瓣修復,增厚殘肢皮膚,提高殘肢耐受力,為安裝假肢做準備。同時要根據截肢部位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大腿截肢患者主要進行臀部肌肉力量訓練,防止畸形。具體方法是:患者俯臥位拉伸大腿訓練臀部肌肉力量,俯臥位擡腿訓練大腿外側肌肉力量。註意保持髖關節的正常位置,不要久坐,防止髖關節屈曲畸形。小腿截肢患者主要訓練膝關節肌力,進行患肢伸膝和屈膝肌力訓練。註意保持膝關節伸直,防止膝關節屈曲畸形。上肢截肢後,患者首先要進行握手訓練,配合健側上肢完成日常活動。並活動肩肘關節等關節,進行殘留肌肉的肌力訓練。安裝假肢後,要先學會熟練佩戴和取下假肢,然後再進行使用假肢的訓練。下肢假肢訓練從站立平衡開始,到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再到獨立行走和適應各種道路的行走訓練和保護訓練。上肢假肢訓練主要包括開合手、屈肘、鎖肘、解鎖肘、挑動物體、日常生活穿脫衣服、開門、寫字、打電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