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將房間的長度分成三等份(三個),揚聲器放置在長度的三分之壹處(壹個),兩個揚聲器之間的間隔為房間長度的三分之二的0.7倍(七個)。音箱最好有輕微的內凸角度,但不能有內凸,聽音位置不要貼在後墻上。效果:在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空間(如約1: 1.25: 1.6或約L: 1.6: 2.5)使用此方法,可獲得均衡的聲音和寬廣深沈的聲場。
2.331比例法
方法:將房間的長度分成三等份(3),寬度分成三等份(3),將音箱放置在長寬第壹等份的交點處(1)。音箱可以有輕微的內凸角度,甚至可以沒有內凸,聽音位置不要靠近後壁。
結果:該方法適用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空間。與“317比例法”的精神是壹致的,與“317比例法”唯壹不同的是兩個揚聲器之間的間隔較窄。這種方法也能得到均衡的聲音和寬廣深沈的音場。美國《TAS》雜誌的主編喜歡用這種方法。
3、螺孔擺法
方法將揚聲器放置在房間長度的三分之壹到二分之壹之間,然後將兩個揚聲器盡可能推過墻壁(如果房間較寬,不必靠在側墻上),兩個揚聲器的向內投射角度應大於45°。聽音位置應在投影交線相交後0.5-1米之間。
效果:這種方法是專門用來處理高音高,中音薄,低音不夠的缺點。而且面對很多惡劣的環境也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是“音頻論壇”為壹般不良空間提供的有效途徑。
5、正三角形法
方法:第壹個條件是說話人要遠離後墻(至少1米)和側墻(至少0.5米)。第二個條件是把兩個說話人和聽音位置畫成壹個正三角形。第三個條件是兩個揚聲器的向內投射角度也要在45°以上。第四個條件是,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間小,後方力量不大的情況下廣場更小;房間大,後力大的時候正三角形更大。
效果:這就是所謂的近聲舞臺聽法。它的優點是可以減少四面墻反射聲對音箱直達聲的過度幹擾,從而獲得良好的定位感和寬廣深沈的聲場。這樣才能聽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晰的細節。許多評論家在評論聲學時喜歡用這種方法。
5、長邊流動法
方法揚聲器反方向放置,房間的長邊作為揚聲器的後墻,其余放置成正三角形:聽音位置不要貼墻,至少壹尺之外。
效果:中低頻感會增強,聲場深度差。如果第壹至第四種方法無效,可以嘗試使用。
6、鉆石擺法
這種方法只用於方形空間。把正方形的空間想象成菱形兩邊靠墻的地方。揚聲器後面的菱形尖角和聽音位置後面的菱形角要做柱面聲波擴散處理,第二個揚聲器不要太靠近側壁。
效果:這種方法是專門用來解決方形空間低音吊桿駐波太強的問題。如果廣場空間不想這樣,人們將被迫擁有大量的家具來“幹涸”駐波。
7、堅持壁流法
方法:這是最古老的方法:把音箱靠近後墻,離後墻50cm或者30cm或者20cm都無所謂。自己調就好了。通常,揚聲器不需要向內投射角度。效果:高頻尖銳,中頻和低頻微弱時,中頻和低頻可以飽滿,整個高、中、低頻可以平衡。但也會讓音場深度變淺,寬度變窄。但是,以犧牲sound stage的表現為代價,平衡刺耳難聽的聲音,尋求壹個好的聲音,才是正確的做法。
8、耳機擺動法
壹般單身人士坐在沙發上,靠在椅背上,聽音位置的高度是最好的。第二個揚聲器與聽者的距離,是聽者仰臥,雙手向前伸,中指剛好碰到第二個揚聲器內緣時最合適的距離;兩個揚聲器不需要向內投射,揚聲器的正確位置以“頭頂”能聽到的聲音為準;音箱的高度如果是書架型的話最好在100-110CM之間。如果是落地式,就可以不關註了。第五,聽音位置後面離墻有多遠很重要,但最好(也許——決定)有柔軟的吸音材料來處理;不需要為聲音處理安排空間。這種揚聲器排列被稱為“耳機排列”,因為效果類似於用耳機聽音樂,左右揚聲器幾乎緊貼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