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節日習俗的特點

節日習俗的特點

節日習俗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生產的忙閑日子,以及生產、生活、祭祀、紀念、避病、祝賀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總之,中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純粹是少數民族自發形成的。縱觀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形成和變化規律,目前流傳下來的節日習俗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從整體形成和變化規律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禮儀在很多節日習俗中貫穿著壹條主線,那就是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節日的交流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節日交往可以說是集體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的橋頭堡。通過這種正常的交流,可以互相提問,密切人際關系,交流生活信息,總結致富經驗。實踐證明,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從春節(春節)開始,幾乎每隔壹段時間就有重大節日,然後進行壹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附圖):從大年初壹的第二天開始,出嫁的姑娘(包括侄子、小姨)都會給父母拜年,禮物大多是蛋糕、零食;正月初五過後,家裏會給侄子們送燈籠;清明節,家裏壹個成員,出門娶了女兒,想給祖先上紙,祭奠祖先,想看看年輕時的母親,想看看出了枷的朋友。“也就是說,當小麥即將成熟時,新婚的女兒會去拜訪她的家人,並對她家夏收的準備工作表示關心。待夏收後,新娘家的老人要去拜訪出嫁女兒家的收成;端午節,娘家會給女兒送粽子、油餅、綠豆餅(也有互贈的);中秋節那天,女兒和女婿會給父母送月餅。重陽節,娘家會給女兒家送鮮花和蛋糕。就這樣,年復壹年,循環不弄巧成拙,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制度。在這種對等中,基本上是對等的,充分體現了“對等”的概念。但是在贈送的禮物中,女兒和晚輩壹般比父母長輩送的禮物更重更值錢,這大概就是女兒和晚輩要盡孝的標誌吧!這是節日習俗的壹個顯著特點。

理想性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農耕節、祭祀節、慶典節、娛樂節都有壹個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比如春節是壹個綜合性的盛大節日,每年農歷正月是淡季。經過壹年的努力,人們即將休息,總結經驗,以便再做壹次。因此,春節活動是慶祝豐收、展示成果和交流信息的壹天。為什麽不在正月前舉行這樣的節日呢?因為在此之前,是寒冷的冬天束縛了人們的手腳。在壹月的第壹個月,它是“春季誠信節的開始”。此時天氣越來越暖和,適合舉辦大型娛樂活動。其他如元宵節,以延續春節為目的,主要是展示燈籠。燈籠象征著科學文化知識,人們應該展示他們的技能,展示他們。清明節的理想和目的主要是為“鎮將追遠”悼念祖先。端午節的本意是養生辟邪。剛開始的時候,吃玉米,插艾葉,喝雄黃酒,戴香囊是主要的活動。中秋節的理想是希望家人團聚,壹起過美好的生活。因此,“拜月”的活動是1o“十五中秋節”,象征著團圓的意思。重陽節主要是為了促進旅行,爬山,開闊眼界,所以有登高望遠,插山茱萸,父母給女兒家送鮮花和糕點的習俗。花餅(諧音)的“餅”是壹步步往上爬的意思,也可以作為往上爬和遠行的幹糧。山茱萸是壹種野生植物。在野外采集幾株山茱萸植物,很有紀念意義。臘八節的目的主要是展示農業的豐收。這壹天,用各種反映農業豐收的米、豆、幹果混合成壹鍋粥,煮給全家人吃,勉勵人們教育孩子,努力生產,以豐衣足食。看上面的描述,凡是能形成人們認可的重大節日,都有壹個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沒有理想和宗旨的節日是不會存在的。至於節日的本意,隨著時代的推進,有所演變,有所更新,甚至增加了其他內容,也並不少見。比如端午節紀念屈原,清明節紀念介子推,臘八節增加宗教色彩紀念應時牟尼。然而,這些新增加的內容仍然是傳統節日習俗的理想特征。

時代節日習俗的形成有其時代性和時代局限性。比如元宵節看燈的習俗,就形成於中國文化的史籍中,其中說“漢家拜太乙望日,今夜觀燈由昏至明,是其遺物。”這種習俗在唐代以後更加流行,並被寫進了文學藝術作品。據五代王人禹《開元天寶遺百燈樹》記載,“韓夫人有百燈樹,高八十尺,立於高山之上。午夜時分,百裏之內都能看到,令人眼花繚亂。”南宋元老孟在《東京夢中華》中,回憶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的繁華風光,寫道:“正月十五,內廷前,自冬年前,開封府已系山棚,樹對宣德樓。禦街兩廊下已有遊人聚集,技藝精湛,表演精彩。”根據以上史料記載,元宵觀賞的盛況只能發生在封建社會中期,文化相對發達,物質相對豐富的時候。在封建社會初期和之前的奴隸社會,不會有這種標誌著人類文明的元宵觀賞活動,也不可能形成這種固定的習俗。因此,時代性是節日習俗的顯著特征。

民族節日,以及與節日相適應的風俗習慣。這個節日習俗有其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點。由於相互借鑒和滲透,很多節日習俗都是相似的。例如,元旦的習俗在許多民族中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獨特的。比如,蒙古族非常註重“大年”和“小年”兩個節日。他們稱春節為“查幹紗麗”(白色新年)。生活在農業區和城市工礦區的蒙古族,過的“年”和漢族差不多。牧區不壹樣。臘月十五前,牛羊要宰殺,肉上要披上潔白的哈達,送給親朋好友。過了“小年”,就要打掃蒙古包內外,開始“調馬”,做新蒙古袍、蒙古靴,買毛毯、奶桶、鍋碗瓢盆等。三十日晚,蒙古族也有“守歲”的習俗,但與漢族不同。那天晚上,全家老少圍坐在壹張矮桌子旁,桌子上擺滿了壹盤盤美味的肉、牛奶、糖果、香煙、酒等等。矮桌上放著壹張大紙,上面整齊地用蒙古語寫著祖先的名字。深夜開始吃喝,子女要向長輩敬酒。藏歷新年是獨特的。在藏歷的第壹天,男女老少用“紮西得樂”(好運和Loosaar桑)互相問候。新年裏,孩子們放鞭炮,大家喝著綠樹酒和酥油茶,互相敬酒。牧民們點燃了熊熊的春火,跳了壹夜的舞。節日期間,人們還普遍舉行摔跤、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比賽。各民族的節日和習俗差異很大,充分體現了各民族的特色和獨特個性。比如每年彜族到了虎月(農歷七月),就有“火把節”,各村各堡都要殺牛烹煮。殺牛前先用木棒或斧頭抽打,再殺,稱為“打牛”。晚上,大家舉著火把,聚集在街上或村堡寬敞的家具上,進行鬥牛、摔跤、賽馬和演奏秦越。這壹習俗表現了彜族勇敢堅強的民族性格和以畜牧業為基礎的經濟生活。

繼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代代相傳,成為固定的形式。在壹個地區或壹個民族中,它具有很強的約束能力,能使自己所在地區的人們遵守它,不可逾越。雖然不是法律,但有法律表現。任何違反習俗的人都會受到成千上萬人的指責。所以《禮記·曲禮》規定“禁入,入俗,入諱。”從上看,民俗具有難改和易變的二重性。既然節日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習俗,就很難禁止。它只能繼承和發展,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又會轉化和補充,這就賦予了節日習俗傳承的特征。今天流行的民間節日和習俗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守,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比如春節過年;元宵節燈籠;端午節吃粽子;拜月的中秋節;重陽節送花送蛋糕;臘八節吃臘八粥等節日習俗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具有承前啟後、慎終追遠的功能。它繼承祖先的遺產,啟迪未來,教育後代,將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代代相傳,推動時代的進步,創造全新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時,節日習俗是維系社會秩序、聯系親友的紐帶。通過節日活動,增進民族感情,讓人們活得更有意義,更熱愛我們的祖國。因此,節日習俗的傳承是遵循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

可變性另外,隨著時代的進步、生產方式的改變、自然環境的變化,節日習俗必然會產生變異。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元宵節,古人根據歷法和月相的關系,稱之為“望”。滿月象征著團圓和幸福,所以這壹天被視為最吉祥的日子。這壹天有祭祀天地、祈福的活動。在漢代,由於道教的影響,天、地、水被視為人格神,被尊為“三官”,又稱“三元”,認為可以消災、贖罪、造福人類。後來道教將“三宮”、“聖元”與節氣相匹配,規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原,十月十五為夏媛。三要素中,上元是最被看重的,因為它是天地賜福之日。這壹天恰逢壹年的開始,所以人們以盛大的儀式慶祝上元,祈求壹年到頭平安,萬事如意。元宵節初具規模時,就有掛燈籠、看燈籠的活動。到了唐代,元宵節及其前後壹天被官方定為國定假日,官署停止辦公,觀燈。《兩京新錄》中有“許晉五禁觀燈”的記載。唐玄宗出生第二年的元夜,他大開宮門。在宮殿外面,他“做了壹個二十英尺高的燈籠輪...點了五萬盞燈籠,果然如花樹”,命宮女、長安姑娘等千余人觀看。此後,歷代皇帝都在元宵節“禦樓觀燈”,表示與民同樂。元宵節活動在民間開始流行,並發展成為吃元宵、走親訪友、送燈籠等習俗。宋代將元宵節寫進法律,元宵節由三夜增加到五夜。民間看花燈之風空前。元宵節仍然是元明清時期的重要節日。明朝永樂七年的聖旨記載“上元節始於11日,放假10天。“足見當時對元宵節的重視。直到今天,元宵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了吃元宵,放煙花和玩燈籠,更盛大的燈展,書展,猜燈謎和其他活動也舉行。在古代,看燈籠僅限於油燈、漆燈,或者燒香點蠟。在那個時候,“火樹銀花”只限於手工小工藝品。但到了現代,電子和原子的時代,電氣化和機械化給燈展增添了全新的內容。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和習俗,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各民族之間。然而,由於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差異,同樣的節日習俗在傳承過程中卻發生了不同的變異。比如端午節的習俗有插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在中國南方,多采用賽龍舟、紀念屈原等活動。在中國北方,多采用佩戴香囊、交換香藥等活動。端午節在少數民族中有著千變萬化的變化,如生活在小涼山的彜族,他們以草藥為中心內容慶祝端午節。端午節那天,他們上山采藥,或三五成群,肩上扛著藥鋤頭,背上背著筐。黎明時分,他們徜徉於山川、溝壑、河溝,嘗遍了各地的草藥,孜孜不倦地采集,形成了“佳節加山茱萸,男女忙采草藥”的生動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日是壹樣的,但具體的活動是不壹樣的,這是節日習俗變異的結果。群眾性的

  • 上一篇:美國中學各類考試分析
  • 下一篇:衡陽旅遊村衡陽鄉村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