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苗藥中疾病的命名與分類

苗藥中疾病的命名與分類

苗族醫生對疾病的命名和分類

苗醫對疾病的命名具有形象思維簡單生動的特點。根據疾病的外觀體征,多采用動植物造型。

形象、聲音、金屬色以類比形象命名,如上肢抽動如鷹翼的“腰子經”,膝關節紅而有光澤、形似貓頭的“貓頭綜合征”,色如高粱的“高粱痘綜合征”,色如銅鐵的“銅癤”、“鐵癤”。還有的以主要癥狀、病因、病變部位命名或相互結合,如米色綜合征、雪皮風綜合征、寒風經、白口菌、男色綜合征、嶽家樂綜合征等。苗醫中流行壹句話“百病八證”。但由於地域、分支不同,百病八證分為“三十六經七十二候”,有的稱為“三十六候,七十二病二候”或“四十九候,四十九轉,十丹毒”。據說這些數字只是針對百病八證的概念,並不是確切的數字。壹般來說,苗醫將各種疾病按其壹定的性質進行分類,分為經、證、譯、龜、小兒胎病、新生兒驚風、丹毒、療、膽、花、瘡等。

(1)經:起病急、病情兇險、發熱、抽搐、昏迷或疼痛的疾病,大多歸入“經”類,如三十六經:仙脈經(馬諸經)、脈佐經(馬馬經)、代換經(魚肚經)、陸牧經(陸牧經)、諸太經(天臺經)。還有說貴州東方話的苗醫嗎?月經病,嗯(拉經),衣批嗯(半經),啞嗯(啞經),讀書嗯(火經),住嗯(寒經),哈恩(快經),幹嗯(慢經)。

(2)證候類型

對於以疼痛、嘔吐、發熱、咳嗽、出血、青春痘、皮疹為主要癥狀,或同時具有單壹癥狀或幾種癥狀的各種疾病,苗醫將此類疾病歸類為“證候”,如八股燥證(公雞證)、沙木證(綠沙證)、昏延證(爆頭證)、能崗證等72種證候。曹倩東方講苗藥副刊;常見的綜合征有拿合同(黃鱔綜合征)、恩亂綜合征(丟經綜合征)、愛我(烏鴉綜合征)、虎溪綜合征(肌肉收縮綜合征)等二十多種。

因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或感受到汙濁之氣而引起的各種急性癥狀,如口鼻出血、心口疼痛、吐瀉暈厥、昏迷痙攣等。,伴有壹定的動物動作,苗醫統稱為譯,包括朱砂譯(辰砂譯)、心經譯(心經譯)、八股譯(。

(4)胎兒疾病

由於營養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農村地區的兒童經常出現消瘦、疲勞、頭發幹燥、厭食、哭鬧和夜間睡眠恐懼。苗醫根據其癥狀和哭鬧的不同稱之為12胎病:胎麥(馬胎)、胎教(牛胎)、胎容(羊胎)、胎燥(雞胎)、胎結構。

(5)疾病

是新生兒對各種有害環境最常見的適應不良或過敏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體熱發黃、易怒、哭鬧、嘔吐、厭食、打噴嚏流眼淚、手印發紫等。根據不同的病因和表現,有不同的病癥,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抽幾天煙、巧抽、靛抽、全抽。

(6)丹類

該病發病突然,起初有發熱、惡寒、頭痛、關節痛、惡心等全身癥狀,隨後出現皮疹。皮疹略高於皮膚,色紅,表面光亮灼熱。有手掌那麽大,然後遍布全身,或癢或痛,毛發無固定之處。苗醫根據丹毒的初始位置和傳播路徑,將其分為10丹毒:天脈丹(肺棗丹)、天脈丹(走棗丹)、天脈丹(歸脈丹)。

(7)類別

起初患處腫脹疼痛,繼而向深部及周圍擴展,形成壹大片紅腫熱痛的腫塊,全身出現寒熱癥狀。常見的有讀仿(火)、歐仿(水)、恨仿(巴固)。

(8)鮮花

多為蟲癭失調誤治所致,皮膚紅腫潰爛,腐肉外翻,如花。此時大多伴有全身癥狀,如消瘦、面色蒼白、食欲不振、低燒等。有些是以病變命名,如老巫榜(乳花)、骨汁榜(背花)、母榜(坐花),有些則不是由\\\\\\\\\"引起的。

(9)癤類

它是壹種急性皮膚傳染病,因病竈形狀小而深,硬如指甲而得名。常發生於人體暴露部位,如頭面部和四肢,伴有寒戰、高熱、煩渴,甚至昏迷。這種疾病的發作是突然和危險的。不緊急救治,必死無疑。根據癤子的特征,有不公平幹樣(飛癤子)、不公平幹樣(水癤子)、不公平幹樣(幹癤子)、不公平幹樣(火癤子)、不公平幹樣(銅癤子)、不公平幹樣(鐵癤子)。

(10)瘡

指的是壹種淺表病變的皮膚病。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和發生部位,又包括:閱萬婆(火瘡)、幹牛婆(白口瘡)、葛五婆(乳瘡)。

(11)烏龜

它是長在腹部的各種各樣的腫塊,看起來像烏龜的背部。如果腫塊是軟的,就會消失,手就會重新出現。聚散無常叫崩播(氣龜);質量硬,不需要叫它播(血龜);堅硬如石,稱衣播(石龜)。圓的沒有角的叫“母龜”,圓的有角的叫“公龜”。

據統計,苗醫掌握的疾病有200多種,廣泛涉及內外病、婦兒、神經、精神、骨傷、皮膚、寄生蟲、各種傳染病、流行病等。分類方法自成體系,具有壹定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但由於地域、方言不同,各地苗醫的名、證、治各不相同,存在同名異名的現象,如“蛾證”。湘西方言“蛾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鼻音激越、咳嗽氣短、胸痛等。黔東方言“蛾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為發熱、扁桃體腫痛。再比如黔東方言的“雷公證”是劇烈的頭痛,尤其是戴帽子,而湘西方言的“雷公證”表現為胸痛、咳嗽、吐血等。,和“名不副實的病人”的待遇大相徑庭。否則,同病異名者,如食生米、面色萎黃、浮腫,湘西方言稱為“米色綜合征”,貴州東方方言稱為“黃脹病”;同樣的癥狀還有口幹舌燥、暴飲暴食、腹脹消瘦,有的地方稱為“魚肚經”,有的地方稱為“水證”。對不同姓名、相同癥狀的患者開的方子、開的藥,壹般都是相同或相似的。

  • 上一篇:拉巴布來自傳統習俗。
  • 下一篇:蔚縣民俗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