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拉巴布來自傳統習俗。

拉巴布來自傳統習俗。

臘八節起源的神話典故

傳說壹:臘八節是臘月初八(十二月),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朱元璋在獄中闖禍受罪的時候,當時又冷又餓,朱元璋竟然從牢裏的老鼠洞裏挖出了壹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雜糧。朱元璋把這些東西煮成粥。因為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就把這鍋雜糧粥叫做臘八粥。我享受了壹頓美味的飯菜。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朝南皇帝。為了紀念獄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壹天定為臘八節,並正式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王之子。他看到眾生都在遭受身體的病痛、疾病和死亡,他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了“成佛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

傳說三:臘八節來源於“用紅豆扮鬼”的習俗。傳說古代五帝之壹的顓頊,死後把三個兒子變成惡鬼,出來嚇唬小孩子。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他們認為,成人和兒童患中風和健康狀況不佳是因為流行病幽靈。這些惡鬼無所畏懼,只怕紅豆,所以有“紅豆扮鬼”的說法。所以臘月初八,用紅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四:臘八節源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記憶。當時嶽飛率領部隊在朱仙鎮抗金,正值嚴冬九月。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紛紛送粥。嶽家軍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千粥”,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臘月初八用雜糧和豆子煮粥,終於成為壹種習俗。

傳說五:秦始皇修長城,所有民工奉命前來。他們很多年不能回家,他們依靠家人給他們送食物。壹些家在千山壹水之隔的農民工,無法送飯,導致很多農民工餓死在長城遺址。有壹年臘月初八,沒有飯吃的民工合夥積攢了幾把粗糧,放在鍋裏煮成稀粥,每人喝了壹碗,最後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在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作為紀念。

傳說六:相傳老兩口過著艱苦節儉的生活,積蓄了壹筆財富,但他們的寶貝兒子卻辜負了期望,娶了媳婦也不賢惠。他們很快就失去了他們的財富。臘月初八,小兩口又凍又餓。幸好有村民和鄰居幫忙,用米、面、豆、菜煮了壹鍋“混粥”。意思是:“吃個混粥,記住教訓。”這粥讓小兩口改掉了壞習慣,走上了正道,靠努力生活,日子壹天天好起來。臘八粥的流行習俗是人們遵循它來警示後代。

臘八節的習俗

1,犧牲

應劭《風俗通》說:《禮記傳》:壹個獵蠟人為了祭祀祖先,獵殺動物。或曰:“若為蠟工,則收之,新之交之,則賞之以大祭。”其起源很早,《禮記·郊祀特》記載:“夷家為蠟。蠟是也,索是也,十二月,集萬物而求之。”《史記·黃三列傳補》也說:“顏地神農氏取之為田作,故為蠟祭報天地。”夏朝稱“嘉平”,殷朝稱“清泗”,周朝稱“大蠟”,漢代改為“蠟”。祭祀的對象有八個:神農、第壹神、後稷、農神、田官神、郵桌神、開道畫界人、貓虎神、方堤神、水神、蟲神。先秦的臘月節在至日後的第三天舉行,南北朝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八。在唐宋時期,這個節日被塗上了壹層佛的色彩。相傳釋迦牟尼成佛前,從未想過要苦行,餓昏了頭。壹個牧羊女用野果拌雜糧,用清泉煮粥救了她。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冥想,終於在12月8日成佛。此後,佛教將這壹天定為“佛道日”,誦經紀念,成為壹個節日。到了明清時期,拜神拜佛取代了祭祖,慶祝豐收,驅除疫災,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日習俗主要是煮飯、送人、品臘八粥、捧清風伽師。與此同時,許多人從那時起就渴望過春節,忙著殺豬,做豆腐,用膠水做風魚和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氛圍逐漸濃厚起來。

2、臘八粥

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已經有1000多年了。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

說到“臘八節”,大概大多數人腦海裏蹦出的第壹個念頭就是“喝臘八粥”。真正的老北京風俗更多始於清朝。肖福興說,就臘八節而言,幾乎所有的習俗都圍繞著喝臘八粥,但最早的臘八粥是給窮人吃的。“到了年底,窮人什麽都不吃了,就把鍋蓋和壇子邊上剩下的米煮成粥,漸漸形成了壹種習俗,最終流傳到了官府、朝廷和寺廟。”

在漫長的民俗演變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諺語,即“臘八粥送信”、“臘八後是年”。肖福興解釋說,作為節日習俗,如果說新年是壹首交響樂,那麽臘八節就是第壹章“序曲”,“新年”開始了。臘八粥又稱八寶粥,包含五種口味,八寶粥寓意吉祥如意。在五味中,苦味占有壹席之地,這與臘八節的窮人有關,並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民俗。

“如果失去了這個意義,那就是剝去了核心。過去舊社會有對立分離的現象,那壹天臘八粥的意義非同壹般。”肖復興說。

3.臘八蒜

臘月初八釀臘八蒜,這是北方,尤其是華北的習俗。它的材料是醋和蒜瓣。

4.吃冰

在臘八節的前壹天,人們通常用鋼鍋舀水並冷凍。當臘八節到來的時候,他們會把冰移開,把冰打碎。據說這壹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以後壹年都不會肚子疼。

5、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乾縣的民間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之前,也就是臘月初八左右,乾縣家家戶戶都會曬豆腐,民間稱之為“臘八豆腐”。

6.臘八面

在中國北方壹些很少或不產大米的地方,人們吃臘八面而不是臘八粥。第二天,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會吃臘八面。

7.麥粒米

西寧臘八節不喝粥,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新磨好的麥粒與牛羊肉同煮,配以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文火煮壹夜。根據青海的傳說,臘月初八是釋迦牟尼出家的日子。道士出家前,有個牧羊女獻上乳糜,用清香的五谷果熬粥給佛祖。那粥就是麥仁粥,後來成為青海的“臘八粥”。根據這種做法,後人把這種飲食方法制成了青海人的食譜,它也成為餐館中的流行菜。

  • 上一篇:美國經濟學研究生留學哪些學校比較好?
  • 下一篇:苗藥中疾病的命名與分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