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藥物制劑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化研究

藥物制劑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化研究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藥物研發能力相對較弱。主要原因是R&D主體不同和R&D投資不足。R&D的短期目標和R&D資源不足。我國在藥物創新能力上與國外差距較大,在制劑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究上也存在較大差距。由於各種原因,藥物制劑從申報過程到生產過程的過渡存在很多問題。

壹、藥品質量管理理念

藥品的質量關系到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如何有效控制藥品質量,壹直是醫學界積極探索的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制藥行業認識到藥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測試出來的。近年來,我國強調企業是產品質量的第壹責任人。

QbD是質量來源於設計的簡稱,強調設計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是科學的、基於風險的藥物研發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是從產品研發到產業化的精心設計,是對產品特性、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之間關系的透徹理解。藥品質量=f(藥品、輔料和制造),藥品質量是因變量。藥物和輔料的特性、配伍和制造決定了藥物的質量。R&D水平高、較早實施cGMP、藥品監管嚴格的歐美發達國家,近年來提出QbD質量管理理念,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在中國,新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於2007年6月65438+10月1日生效。為解決申報生產工藝與實際生產工藝差異較大的問題,將生產審批流程往後推。2008年5月,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列表化學品變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壹)》,進壹步加強了這方面的監管。有助於國內企業學習和樹立QbD藥品質量管理理念,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藥品質量,有助於解決藥物制劑產業化問題。

第二,註意過程放大效應的影響

各種制劑和具體品種的過程放大效應程度不同,需要考慮的重點也不同。比如粉末直接填充硬膠囊的工藝放大效應壹般較小;壹些溶液型小容量註射劑滅菌前的過程放大效應壹般不大;而乳劑、脂質體、微球、部分固體制劑、緩釋制劑是多組分、多相體系,涉及多相攪拌、擠出、混合等多單元操作,其過程放大效應要大得多。在工藝放大過程中,受設備、操作條件和工藝參數影響較大,組分間的相互作用和物理狀態的變化程度難以預測。

為確保臨床階段驗證的實驗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生產和上市中重現,在藥物制劑工藝放大過程中必須保持產品質量的壹致性。需要加強部分品種體外釋放與體內吸收相關性的實驗研究,工藝放大試驗時必須監測制劑的釋放性能。對於工藝放大效應大的品種,其生產規模應逐步放大。在國外,緩釋微球的生產規模逐步擴大時,壹般是以前的2倍,並對膨脹微球的各項參數進行評價和驗證,以確認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甚至在某壹階段進行生物利用度(BA)或生物等效性(BE)評價。中試和產業化研究是極其重要的環節,不是簡單的工藝放大過程。關系到申報工藝能否應用於大規模生產,關系到產品質量的重現性,關系到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在放大過程中有較大變化,要重新進行BA或BE試驗,甚至要重新進行臨床研究和穩定性研究。

三、影響藥物制劑技術產業化的原因

制備技術的實驗室階段-中試-小規模生產-大規模生產的平穩過渡是建立在前期全面紮實的研究基礎上的。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和相應的配套設備儀器。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藥物制劑技術的研發是壹個重要的環節。國內大部分醫藥企業或相關研究機構由於R&D投入不足、R&D條件不完善、R&D水平較低,實驗室階段實驗次數和實驗量有限,加上原料來源少、時間緊,對處方工藝的研究往往不足,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種處方工藝因素研究不深入。壹些制劑技術轉移項目很少考慮工藝放大效應、原料來源和質量、設備適用性等因素。因此,相當壹部分制劑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壹些缺陷,不成熟的實驗室處方和工藝往往給中試和產業化研究帶來很大困難,在中試放大和產業化過程中往往會改變處方和工藝。

在發達國家,產業化研究階段起步較早,該批試驗產品在三期臨床試驗開始前就已達到較大的生產規模,使用生產規模的試驗樣品也是獲得客觀可靠的藥代動力學和臨床試驗數據的前提,雖然這樣會大大增加研發成本;此外,產業化研究及相關驗證由專門部門進行,研究在專門場所用各種設備和儀器(包括生產設備)完成。產品通過審批後,將成熟規範的工藝規程交給生產車間。相比較而言,國內大部分研究機構和醫藥企業都沒有這種模式,缺乏產業化研究環節的劣勢顯而易見。車間試生產存在技術問題,經常擾亂正常的生產秩序和GMP管理,影響產品質量。

四。建議

針對我國藥物制劑技術的產業化,研究機構和制藥企業應首先樹立QbD藥品質量管理理念,通過設計保證和控制產品質量,從研發之初就考慮產業化和最終產品質量。但要實現這壹目標,需要創造條件解決相關問題,這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中國目前的情況,建議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調控,倡導創新,加大研發投入。藥品是壹種特殊的商品,過度競爭和無序競爭必將危及醫藥行業的發展。相當壹部分藥企缺乏R&D資金,低水平重復開發品種的比例很高,造成壹方面R&D投入低,R&D資源浪費的局面。因此,有必要進行宏觀調控,制定相關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在R&D的投資和創新。

2.提高制劑技術發展的研究水平。藥物制劑技術的研發涉及多個學科,也是壹項實證性的實驗研究。研究中需要綜合考慮工藝處方設計、設備、工藝參數、原輔料、驗證、制劑質量評價、標準制定等因素。可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極限技術和條件,開展該技術的影響因素試驗,找出影響技術和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確定相應的設計空間,提高實驗室配方技術的適用性或持久性,為中試和工業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中試和產業化研究。未經中試的技術成果往往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直接工藝放大或產業化轉移的風險很大。中試和產業化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需要建立相應的基地,組建相應的技術團隊,對具體品種進行工藝放大效果評估,才能完成從中試到小規模生產再到大規模生產的平穩過渡。

4.推動企業成為研發主體。發達國家藥物研發的主體是企業,而國內藥企大多是生產型企業。推進科研院所進入企業集團的步伐,整合R&D資源,加速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只有企業成為R&D的主體,樹立QbD藥品質量管理理念,R&D項目才會與市場掛鉤,才會在設計中考慮中試和產業化,才會在設計中考慮最終產品的質量。

5.其他人。輔料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應加強國產藥用輔料的管理,提高輔料的質量和相關標準。藥物制劑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需要培養相關人才,高校應重視和加強工業藥學、中試、產業化等相關課程,為培養相關技術人才打好基礎。

  • 上一篇:職場人的焦慮是壹個萬億美元的“商機”
  • 下一篇:《論語》中神、帝、命、天、天命的區別與理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