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壹、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歷經艱辛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堅強的強大精神力量。離開愛國主義這個靈魂,任何精神都不能凝聚全民族的思想,都不可能成為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同的精神財富。“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感情,提高愛國主義覺悟,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當代中國,熱愛祖國是同熱愛中國***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壹起的,只有中國***產黨的正確領導,我們才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崇高理想。中國是統壹的多民族國家,完成祖國統壹大業是中華民族的神聖使命,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懂得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公民應盡的義務,自覺地同危害祖國、分裂祖國的行為作鬥爭。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社會發展中形成的,體現著中華民族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基本價值,是民族精神的寶貴遺產。繼承和發揚“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誠實守信、與人為善等傳統美德對於提高我們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革命傳統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歷史時期形成的寶貴財富,是對傳統美德的豐富和發展。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兩彈壹星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等優秀革命傳統。鄧小平同誌把革命傳統概括為五種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後己精神,壓倒壹切敵人、壓倒壹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這些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堅定信念、鼓舞鬥誌、振奮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話說得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青少年學生要樹立勤奮學習的精神,特別是獨生子女,壹定要強調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光講享樂,不講奮鬥是不可能成才的,這是壹個基本觀點。
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都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精神財富。與我們今天倡導的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基本道德規範,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都是壹脈相承的。青少年既是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的實踐者。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青少年身上,寄托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廣大青少年壹定要自覺得接受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
我們還要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做人的基本信條。在依法治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更加需要講求誠信。當前,社會生活中壹些道德失範、不信守合同、不講究職業道德等現象給我們健康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少數學生考試作弊、言行不壹的情況還時有發生。我們要堅決抵制和剎住這股歪風邪氣,這不僅僅是壹個考風的問題,實際上是壹個人的品質問題,是壹個關系學風和社會風氣的重大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
摘自《中國教育報》並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