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世俗倫理是什麽意識?

世俗倫理是什麽意識?

毫無疑問,任何倫理命題的提出都必須基於兩個基礎,壹是社會道德現實的需要,二是學科發展研究的需要;回答任何命題也需要兩個前提,壹是社會生活提供的現實道德資源,二是學術研究提供的理論知識資源。倫理自發性是存在於人類認知領域、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和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壹種隱性的、恒定的、原初的道德現象。道德意識是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超越、精神自律和道德操縱、理想的懸掛和對人生意義追求的道德期待的壹種更具“人性”的東西。雖然不在壹個位置上,但也不能做任何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重要的是在現實道德建設中的轉化和提升。

第壹,倫理自發性為什麽成立?

把倫理和自發性聯系在壹起,很容易陷入唯心主義的誤區。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定義自發性的邊界。自發性原本是指自然界存在的某種自然功能和自然屬性。它完全排除了人為因素,呈現出壹種純粹的自然現象。比如日月星辰西起西落,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大海潮起潮落,這些都完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是呈現了壹個原始的真相。再比如,人體的壹些功能,比如心臟的自動收縮,胃的自然蠕動,皮膚對外界冷暖變化的觀察,都不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參與,而是人體的自然功能。當我們把目光投向社會領域時,會發現很多事務,包括精神意識,也有更深更復雜的自發因素潛伏其中。

從人的認識來看,意識領域的倫理是壹種公認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只有在被主體——人作為客體來認識之後,才被稱為意識存在。比如我們在評價壹個人或壹個社會的倫理標準時,是因為這個人或這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倫理現象因為我們的感知而進入大腦,與大腦中原有的參照系進行比較後做出判斷。當然,大腦中的原始參照系很多來自於原始社會生活的形象和烙印,但也有相當壹部分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反映了人的本能特征,比如愛,扶弱,骨肉情誼等等。這些天生的或本能的特征不會因為種族、國家、文化背景、社會制度、時代變遷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教育程序低、社會地位差而消失。這種荒謬的現象和道德觀念,是任何社會都存在的普遍的、永恒的、道德的自發性。沒有有和沒有的區別,只有量和高的區別。在某些人身上,人性的倫理自發表現得更多,這個人的道德水準也相應更高。叔本華稱這種為“天生的同情心”,“每個人生來就有,堅不可摧,並且已經被證明是非自私行為的唯壹來源,只有這種行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1)從人類歷史演變的事實來看,社會制度也是如此。文明取代野蠻,落後走向先進,這是壹個自然的過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馬克思說:“社會經濟形式的發展是壹個自然的歷史過程。無論個人主觀上多麽超脫於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與其他任何觀點相比,我的觀點是個人不能對這些關系負責。馬克思的這段話至少可以給我們三點啟示:第壹,社會制度的產生也有自發的內容。比如,先進的生產力往往是在落後的舊制度中產生、發展、壯大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相繼更替過程也是如此,甚至資本主義之前的幾種社會形態都是後人以其總結命名的,其演變也是按照自己的軌跡自發進行的。第二,任何制度都有自己的倫理,所體現的制度倫理就是制度的自發性。其實被後人認為是道德的東西,可能是前壹個時代的制度倫理自發做出的。比如原始社會財富的絕對平均分配,只能是當時生產力極低的社會造成的。如果我們今天仍然讓不工作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獲得同樣的財富,並認為這是道德的,那將是荒謬的。第三,制度倫理的自發性往往先於並超越生活在這種制度下的人們的個體道德;生活在這種制度下的個人不可能也不應該自發地對這種倫理負責,因為個人永遠受制於制度。但如果我們以此來否定那個時代特有的文明形態,那當然也同樣可笑。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市場經濟也是如此。作為壹種社會經濟形態,它當然有自己內在的規律和規則,在經濟領域必須遵守,沒有選擇。作為經濟生活的壹項基本制度,它體現了壹定的倫理自發性,如公平、競爭、效率、互利等,這些都是市場經濟制度所包含的。它是壹種有益於社會和個人的道德現象,與社會和政治制度或參與者的地位無關。恩格斯曾指出:“壹項社會活動和壹系列社會過程越是超出人們的自覺控制,越是超出人們的控制,越是顯得受到純粹偶然性的支配,它們的內在規律就越會在這種具有自發必然性的偶然性中實現。因此,道德自發性是壹種隱含的、持續的、原始的道德現象。無論人們如何定義和區分,它總是存在的。

第二,道德意識如何可能

說到道德意識,我們先簡單區分壹下倫理和道德,或許有助於問題的確定。

通常,我們在同壹意義上使用倫理和道德。但進壹步分析就會發現,“倫理”似乎比“道德”更具有社會包容性,具有人類知識、規則和應用的普遍性,甚至具有壹種本能和自發性。這也是我們認為“倫理自發性”可以成立的理論基礎。另壹方面,道德似乎更關註個體,更關註精神體驗和追求。與“倫理”相比,它遠離本能和自然,多了壹些空靈和懸浮,多了壹些精神的修煉和道德的操控,少了壹些邏輯的抽象暗示,多了壹些價值意義的真理。當然,更多人的參與讓它變得更復雜、更困難、更高尚、更“人”。換句話說,人們之所以稱之為人,可能是因為人們意識到了道德的意義,並使之成為意識的產物。

事實上,我們對倫理的自發追問和闡釋,是對道德意識的關註和張揚,這必然導致道德意識的凸顯。倫理自發性,因為缺乏道德意識,充其量是自然本能的張揚,無法踏入意識——精神的神聖殿堂。道德如果缺乏人們生動的思想和積極的行動,就會失去存在的支撐。馬克思在他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自然界本身規定了動物應該遵循的活動範圍,動物會在這個範圍內安全地活動,而不會試圖超越這個範圍,甚至不會考慮還有什麽別的範圍存在。上帝也給人指定了同樣的目標——使人和他自己變得高尚,但上帝要他找到實現這壹目標的手段;上帝也讓人們選擇壹個最適合他的,能改善他和社會的職位。(1)在這裏,如果我們抽走神的想象的、縹緲的力量,我們就會看到,道德意識實際上是人的“自覺的道德”或“道德意識”,它不僅使我們自發地探索和追求倫理成為可能,而且構成了我們在這個意義上使用“道德意識”的理論來源。

毫無疑問,使用壹個很少使用的描述性話語,提出壹個新的倫理概念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為什麽需要這個‘話語’和概念。馬克思曾指出“動物與其生命活動是直接同壹的”,而“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變成自己意誌和意識的對象。它的生命活動是有意義的。”⑤美國歷史學家湯因比也認為:“人類處於這樣壹種麻煩而困惑的境地。他們是動物,同時又是有自我意識的靈性存在。也就是說,因為人類的天性中有靈性的壹面,所以知道自己被賦予了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尊嚴,覺得自己應該維護這種尊嚴。意識作為壹種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特殊能力,是人類所擁有的,這不僅使人類區別於動物,也使人類不再滿足於做壹個簡單的生命體,不斷追求生命的意義。”人是什麽"?為什麽活著?”“我應該怎樣生活?“諸如此類的問題壹直困擾著人類。人類在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回答,不斷的清理,壹步壹步走向文明。這種追求是沿著這樣壹條道路進行的:

第壹,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超越。

奧地利著名學者弗蘭克說得好:“人對意義的追求是其生命的原始動力,而追求生命意義的嘗試是壹個人最基本的動力。(7)在這種基本動機的支配下,人給自己做了恰當的定位:他來自動物,與動物同屬壹族但又不同,有動物的壹面,但又超越動物;我們不能沒有物質生活。為了獲得足夠的財富,過上優越富足的生活,我們不斷努力創造,但我們並沒有把財富作為目的,也沒有把物質財富的豐富作為生活的全部。為了精神的充實和道德的高尚,我們甚至想選擇貧窮。這種對隱藏在人的存在方式中的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的認識,讓人不得不克制自己。如果他們壹味放縱,那他們和動物沒什麽區別。人也要超越自己,否則和動物沒什麽區別。這種對人類自我行為的調控,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甚至人與生態、人與環境的道德關系。這種道德關系在現實道德生活中形成了兩種相反方向的張力。壹種是用道德力量控制動物性,遠離動物,壹步步逼近“意義”的極致。壹個是動物本性已經脫離了道德的藩籬,越來越接近動物的殘暴和瘋狂。在這裏,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超越成為人性與獸性、道德與非道德的分水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道德總是建立在犧牲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說,沒有犧牲就沒有道德,沒有自我約束就沒有對生命意義和人類道德意識的追求。

第二,人的精神自律和道德操弄。

顯然,人給自己的基本邊界和約束,還是有壹定的生物性的。如果就此打住,人類自我約束的意義並沒有超出進化的範疇——人類只是高於其他動物,並沒有真正成為人類的道德意識。因為道德本質上是善良之心和良好行為的統壹。馬克思是動機和效果的統壹者。他非常贊賞康德認為基於善意的行為才是道德行為的觀點,並重申了“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這壹結論。事實上,壹切金錢、物質、名譽、地位,都能激起壹個人的欲望,甚至成為他行善的動力;納稅以逃避懲罰,照顧喪偶者以贏得遺產或獲得好名聲,努力工作以獲得高位,甚至下水救人以獲得“英雄”的名聲等等。,雖然比那些偷稅漏稅、欺軟怕硬、危機時刻出手相助、困難時刻出手相助的人強多了,但在動機上並不好,更談不上是壹種“自律”行為。試想,壹旦他們可以逃脫懲罰,壹旦沒有金錢或名利地位的誘惑,他們還能做好事、做好事嗎?中國傳統道德主張“慎獨”,君子“隱而不見”。所以君子慎獨,從內心世界到外在行動達到統壹,是壹種道德自覺。千百年來,如此高的道德境界,壹直被試圖在道德上提升自己的人們所追求、實踐和驗證。即使在今天,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也沒有改變那些真正善良的人們在道德上追求自我完善的努力,它仍然是他們道德生活的壹個準則。

第三,人的理想被懸置,道德期待被期待。

其實我們上面說的定位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存在的二元結構。壹方面,“人直接是自然的東西”,是自然的壹部分。另壹方面,人有自己的內在尺度,為了實現對動物和自身生存狀態的超越,他總是被創造的欲望所驅使,總是在激起壹種走向自由的力量和關懷的終極熱情。然而,現實的不完美和人的不自由使得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從而越來越期待完美和自由。這是自然與超自然、生命自然與超生命自然在創造和實踐中的消極統壹。人類理想和道德期望的中止,無疑是消極統壹壹步步實現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環節。

首先,理想的懸置和道德的期待源於人的生命結構,使人對意義的追求有了堅實的生理和物質基礎。從心理學上講,理想和道德都是人的心理需求,都是人們為滿足精神需求而設定的精神目標和境界期望。馬斯洛曾經用大量的臨床數據證明“人只靠面包活著”並不荒謬,但只有在沒有面包的時候才成立,這和“人吃飯是為了活著”是壹樣的道理,但“人從來不是為了吃飯而活著”表達的是同樣的道理。人有更重要的追求,當壹種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其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會立即出現,這些需求(而不是身體的饑餓)就會開始控制身體。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新的(更高級的)需求就出現了,以此類推IiC。

其次,理想的懸置和道德的期待,在人們能夠感受到的現實世界中設置了壹個普遍的價值尺度,使人們有可能從超越當前觀點、超越當前有限事物的立場出發,審視人和社會的現狀,提醒人們回望自己目的的合理性和行為的意義與依據。當然,這種高價值尺度是不可能甚至不可能實現的,只是壹種“懸浮”和“期待”但它給人們提供了壹個充滿希望的活動空間和壹個堅實的價值歸宿。人們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導致了這個歸宿。“橋”和“路”。人類就這樣壹步步走向自我解放和自我發展。

最後,理想的懸置和道德的期待,作為人們的主動行動,不是低語,而是深深植根於壹個時代的現實生活中。因為任何理想都離不開現實,現實是理想的基礎,理想是現實的提升。沒有現實的理想只能是空想。同樣,任何期待也只能是壹種基於對過去和現在總結的期待和希望。人們在現實基礎上的不斷奮鬥,使理想成為現實,期望成為現實,實現了的理想和期望成為新的理想和期望的基礎。通過每壹次改進基礎上的努力,人類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善,社會更加進步。

三、兩者的關系及其意義

由前述可知,道德自發性與道德自覺性並不在壹個層面上,道德等級意義的使用並不局限於不同人、不同群體、不同時期的道德層面,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評價等。,而且並不局限於不同職業、不同場合甚至不同社會對道德內容和道德生活的具體要求,而是要說明道德為什麽是有等級的,道德是如何有等級的。事實上,這已經對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之間的關系和意義做出了基本的診斷和解釋。但由於它們之間的關系有點像藤蔓壹樣纏繞在壹起,可以分開單獨形成,實際上是壹體的,壽命長短壹致,其余的不能依附,所以需要做壹些補充。

當然,不同等級的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性各有特點。處於較低等級的倫理自發性無疑比處於較高等級的道德自覺更具有先在性和普遍性,表現出世俗世界的大眾化傾向,更容易成為社會大多數人接受的規範,使整個社會道德置於堅實的基礎之上。道德意識更具有絕對性和指導性,體現了道德的崇高性,更貼近道德的本質,使之成為人類的精神祈禱和內在秩序,從而凈化靈魂、引導情緒、調節社會。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倫理自發的世俗化往往導致世俗化,遮蔽了道德的崇高性,使倫理自發遠離崇高,沒有成為道德;道德意識的絕對化和崇高化,容易導致遠離生活和現實,最終因為高不可攀而變得模糊。可見,任何簡單的對某壹立場的倫理的肯定或否定,都難免有失偏頗。只有把倫理的自發性和道德的自覺性放在壹個整合的位置上,形成壹個由低到高,不同等級並存、交融的道德體系,才是符合實際的、科學的。只有用這樣的道德理論指導道德實踐,社會才能呈現良好的道德局面。這是提出和研究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的第壹個意義。

顯然,道德自發性和道德意識的範圍是不同的。倫理自發性是從社會結構中抽象出倫理規則來規範社會和人類。是壹種基本的社會規範,比較適合制度類和經濟類。雖然不高尚,但卻是真實的。道德意識主要適用於人類精神的範圍,用維特根斯坦的話來說,就是“人類心靈記錄的壹種傾向‘1n %。雖然也來源於生活現實,但更多的是致力於道德超脫,用形而上的精神調節人心,進而調節社會。在這裏,如何正確處理制度倫理與個體道德、經濟倫理與社會道德的關系,進而實現大眾化、普世化的道德向高層次、高級道德的轉化和提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這是我們提出和研究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的第二層含義。

誠然,對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及其關系的探討和把握,並不是要演繹出壹些死板的教條,但如果把抽象的理論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則可能使理論活起來。因為,自發的倫理從邊緣的社會倫理價值轉變為核心倫理價值的組成部分是不爭的事實,而自覺的核心倫理價值的某些部分會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而逐漸退居邊緣,甚至會因為生命的喪失而被排擠。屬於市場經濟的競爭、公平、效率、信用等制度倫理自發成為社會道德的組成部分,而平均主義、等級思想等傳統道德觀念失去了大多數人的道德認同,被淘汰,都是例證。這就構成了我們提出和研究倫理自發性和道德自覺的第三層含義,即對實踐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抽象並上升為理論,然後將抽象的理論付諸現實以檢驗和指導道德實踐。當然,面對市場經濟這壹社會事實,整個社會道德正處於轉型和重構之中。雖然現實比理論復雜得多,但理論從來都不是多余的,任何有價值的理論探討都是有意義的。

註:①叔本華:《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任麗孟慶時譯,商務印書館,1996,第294頁。

②《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號賈。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75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3頁。

⑤馬克思:((1849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五十頁。

⑥《21世紀展望》,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第3-4頁。

⑦弗蘭克:活出生命的意義,第82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5頁。

⑨中庸。

⑩馬斯洛:動機與格子。第四十三任賈。

⑾引自東西方宗教倫理及其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第112頁。

  • 上一篇:專業化特征的生產組織形式的答案是什麽?

    (1)四種類型的專業化組織

    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生產類型。(1)按照生產計劃的來源,可以分為訂單生產和庫存生產。訂單式生產開始根據用戶提出的具體訂單需求來組織生產,比如造船、建造等。按庫存生產是基於市場需求預測的計劃生產。壹般放養式生產的產品都是標準產品或者定型產品,比如電視機、小型機床、電機等。(2)根據生產的連續程度,可分為連續

  • 下一篇:衣服之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